从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看《白鹿原》中秦地文化的翻译
2015-07-13贾立平赵静
贾立平 赵静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从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看《白鹿原》中秦地文化的翻译
贾立平 赵静
西安理工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大势所趋,是历史的必然。输出、传播陕西特色民俗文化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陕西籍作家陈忠实所著《白鹿原》中蕴含的陕西民俗文化该怎样翻译才能达到文化传播的目的?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为《白鹿原》的翻译提供了导向,使《白鹿原》中的物质遗存、礼学制度、民间宗教信仰、人名和关中方言的翻译易于译语读者理解又忠实原语文化,有利于陕西民俗文化“走出去”。
苏珊·巴斯奈特文化 翻译理论 秦地文化 《白鹿原》
一、引言
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倡导下,输出、传播陕西特色民俗文化也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让陕西民俗文化其固有的特色和个性清楚、明了地展现在国外友人的面前,促进陕西民俗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陕西民俗文化,喜欢陕西民俗文化,进而传播陕西民俗文化。
文化传播过程中文化翻译的作用举足轻重。如何把承载地域性特点或文化特色的词语、话语或文化现象清楚、易懂地讲述给有完全不同社会背景,生活环境,人生阅历,甚至是不同国度,不同肤色,不同种族的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认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3]。语言与文化紧密联系,翻译绝对不是一个纯粹的语言行为,它根植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之中,是以文化为依托,以文本为载体的文化传播活动[2]。
翻译应以文化作为翻译的单位而不仅仅是词、句子、语篇等;翻译不单是一个简单的译码,重组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传播与被理解,即交流的过程;翻译不应局限于对原文文本的描述,而更应注重该文本在译语文化里功能的等值;翻译的原则和规范有一个历时的变化,不同时间,不同需要就会有不同的原则和准则,翻译就是满足一定的文化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4]。
所以,苏珊·巴斯奈特(S u s a 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理论可以给具有文化特色的文本内容的翻译提供向导,理论上是可以解决上面提到的翻译过程中可能会遇见的问题。
文化翻译观给《白鹿原》中秦地文化的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如:物质遗存的翻译、礼学制度的翻译、民间宗教信仰的翻译、人名的翻译、关中方言的翻译等。使译语既贴近译语读者又忠实于原语,达到文化等值的效果。
二、从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看《白鹿原》中秦地文化的信息处理
古老的秦地经几千年历史更迭,文化积淀,遗留下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且至今深深地影响着当代秦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结构[7]。
陈忠实,这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同样也深受秦地秦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心理结构影响,在创作《白鹿原》过程中以秦地为背景,用秦地方言写作,描绘出秦地的自然风景,呈现出秦地特有的物质遗存,展现出秦地的礼学制度,及对秦地民间宗教信仰的描写,《白鹿原》中处处透着秦味,把秦地文化清晰、明了地展现在了世人面前,这有利于秦地文化的传播,便于秦地文化“走出去”。
《白鹿原》这样一部地域特色鲜明的小说中所蕴含的秦地文化信息该怎样处理,采用怎样的翻译方法,才能使译语读者清晰明了地理解文本内容呢?这就需要原语与译语在文化翻译功能上等值,即文化翻译等值,这样才不会晦涩难懂。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的文化翻译理论为《白鹿原》的翻译提供了理论依据。
(一)物质遗存的翻译
物质遗存是经过历史的积淀而存留下来物质形态,物质遗存分为自然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关中平原上有许多著名的原坡,白鹿原、渭北高原、龙首原、神禾原、少陵原、乐游原、经常被人们吟唱传诵。
例1. 学堂就设在祠堂里[1]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地一个或者 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在日本祠堂也经常出现,这种家庙一般称作“祠堂”,其中有宗祠、支祠和家祠之分。联系上下文可知,文中的“祠堂”指白鹿镇的祠堂,属家族式祠堂,如要达到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应该采用意译,即淡化形式的方法,应翻译为“Ancestral hall”。
例2. 白嘉轩背着褡裢[5]走进康复元中药铺[1]
褡裢是一种中间开口而两端装东西的口袋,大的可以搭在肩上,小的可以挂在腰带上。它是昔日我国民间长期使用的一种布口袋,通常用很结实的家机布制成,长方形,中间开口。里面放着纸、笔、墨盒、信封信笺、印章印泥、地契文书、证件帐簿……等等,都是处理文牍的用具。过去的商人或帐房先生外出时,总是将它搭在肩上,空出两手行动方便。后来各式各样的背包、提包发展起来,再也见不到褡裢了。应采取直译+注释是方法,应译为“dalian,a long, rectangular bag sewn up at both ends with an opening in the middle (usually worn round the waist or across the shoulder).”
(二)礼学制度的翻译
在秦地,关中平原是核心,陕南、陕北则处于边缘,关中政治、经济、文化相对比较发达,这有利于形成相对比较成熟的政治制度以及哲学思想。在关中形成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周时的礼制,哲学思想是北宋时期张载开创的关学。周时的礼制影响中国文化两千年,己经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制度,北宋的关学则一直没有走出关中地区,成为地域色彩浓郁的哲学学派。
例3. 吴长贵用骡子驮着女儿和嫁妆赶前一天夜里进了白鹿镇[1]。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从娘家带到丈夫家去的衣被、家具及其他用品。各地、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其所送的嫁妆也会不同。小说中的嫁妆是吴长贵为嫁女儿而准备的钱物,如要让有异语文化的人清楚理解,应采用意译,即淡化形式的方法,翻译为“dowry”。
例4.母亲说:“百日也不要等了,‘七七’过了就办。”[1]
小说中是主人公白嘉轩准备娶第五房的时候,父亲白秉德突然暴毙,母亲按照丈夫临终前的叮嘱准备在丈夫‘七七’过了就迎娶木匠卫家的三姑娘.这里的百日和七七,是秦地的丧葬风俗,旧时丧葬礼俗,孝子百日内不宴客,不饮酒娱乐,不到别人家去、不剃头、甚至不洗澡,也不换衣服,谓之“百日守灵尽孝”。
父母死后,要过三个周年,三年内不得婚娶,不穿艳丽的衣服,春节丧主家门上只贴绿纸或黄纸对联,字用白色颜料书写,忌用红纸。“烧七”就是从死者去世之日算起,每七天为一个祭日,称为“头七”、“二七”、“三七”、“四七”、“五七”、“六七”、“七七”,共计49天。民间传说人有三魂七魄,死后一年去一魂,七天去一魄,三年魂尽,七满魄尽,所以要过“七期”和三周年。民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据说死者从去世之后,在49天内,每隔七天阎王要审问亡魂一次,故“七期”又称“过七灾”。根据文化功能等值,应采取直译+注释是方法,“百日”应译为“hundredth day(after the people died one hundred days)”,“七七”应译为“the seventh seven days (after the people died 49 days)”.
(三)民间宗教信仰的翻译
宗教在中国文化中强大的影响力不言而喻,古老的秦地也不例外。神学、祭祀这些民间的宗教信仰发挥着救赎人心灵的作用,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
例5. 白嘉轩把人财两旺的这种局面完全归结于迁坟。[1]
一个地方经济越落后,宗教信仰越发达,人们越发需要精神上的慰藉,民间
流传着看黄历,相信巫医神汉,常运用降神的方法来为治病。经济落后,对一些现象无法做出科学的解释就归结为鬼神之说,从现在科学的角度看就是迷信,甚至至今有些落后的村落还存在迷信现象。前面各种的不顺,白嘉轩没办法解释,又不能安于现状,只能想办法破解从而改善现状,要达到文化传播的效果,应该采用直译,翻译为“move the grave”。
(四)人名的翻译
长辈给晚辈取名是一种美好愿望的寄托和祝福。中国自古就有取贱名的习俗,《白鹿原》中更是比比皆是,这是秦地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6];女子的称谓也在书中出现的很频繁,大多没有全名,都是以白赵氏、白吴氏、朱白氏等这样的称谓出现,这也显示出女子的社会地位,这也是秦地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
例6. 他没有费多少心思就给孩子取下马驹的乳名[1]
小说中的几个主人公都有乳名和学名,如马驹、拴狗、黑娃、兔娃、骡驹、牛犊,和白嘉轩、鹿兆谦、白孝文、白孝武、白孝义,并且明确表示了一种贱名文化思想。在医学、科技不发达的过去,人们认为越是金贵的孩子越要取贱名,贱名的孩子好养活,同时也寄托了上一代人对下一代人的祝福和期许。所以应采取直译+注释,翻译为“Maju(the base name of Bai Xiaowen,which bearing the best wishes and expectations)”。
例7.朱白氏放下心来,给他换了一身干净衣服,朱先生夹了一把黄油布伞就出了白鹿书院。[1]
在小说中, 很少出现有名字的女性,连白嘉轩的母亲也一直被称作“ 白赵式”,其他文中出现的就是“ 李家寡妇” , 木匠卫家的三姑娘、胡氏、大姐儿、二姐儿、孝文媳妇等等。像白灵这种有名有姓的女性,简直是凤毛麟角, 少之又少, 这充分反映出当地女人的生活状态,她们社会地位低下。所以对这种称谓的翻译,难点就是英文的“从夫”是:妻子的名字+丈夫的姓氏,根据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的思想达到文化等值,应采取Mrs.+娘家的姓+丈夫的姓的方法,应译为Mrs.Bai Zhu。
(五)关中方言的翻译
陈忠实这位地地道道的陕西人在创作《白鹿原》的过程中用了不少陕西方言,使得人物形象真实自然、贴近生活和秦地文化的乡土气息。方言的翻译是在充分理解原语的意思及所指的基础上用文化等值观转化成相对应的译语。
例8.他(白嘉轩)问:“鬼在哪达?”[1]
“哪达”在陕西方言中是“哪儿”的意思,只恐怕只有地道的陕西人才知道是什么意思,这使白嘉轩的形象更加真实贴切,但在翻译的过程中就必须转化成译语读者所能接受的词,所以“哪达”应翻译为where,整句话就应翻译为where is the ghost?
例9.鹿三也急了:“你就应下嘛!”[1]
“应下”在陕西方言中是“答应”的意思,这里是鹿三为白嘉轩的婚事着急,催促白嘉轩答应其父的提议时说的话。所以翻译成promise合适。
三、结语
综上所述,苏珊·巴斯奈特文化翻译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上可以解决《白鹿原》中特色文化文本内容的翻译。文化的翻译和传播,以秦地文化的翻译为例,是民族内部或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要达到交流的目的,就应清楚、明了地展现出译语人群所能接受的口语或文本形式。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理论的作用就显得举足轻重。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功能等值观给实际的翻译中提供导向,就《白鹿原》中的秦地文化的翻译而言,就应因文本而异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流畅,易懂。使陕西文化‘走出去’,为世人所知。
[1]陈忠实.白鹿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
[2]蔡平.文化翻译与研究[D].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08.
[3]Susan Bassnett,& Andre Lefevere. Constructing Cultures.Essays on Literary Translation [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李必虹.从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论围城英译本中文化信息的处理[J].企业导报,2011(6).
[5]樊袁利.白鹿原.中的民俗词汇翻译研究[C].西安.西安工业大学.2010
[6]陈蕾.《白鹿原》节选翻译报告[C].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013
[7]刘宁.当代陕西作家与秦地传统文化研究--以柳青、陈忠实和贾平凹为中心[C].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