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的纪录片行囊

2015-07-13周元王晗

数码影像时代 2015年3期
关键词:摄制组佳能延时

周元 王晗

很多纪录片工作者都在为一件事情犯愁,那就是这次拍摄要带哪些设备呢?设备太多拿不了,设备太少显得不专业。怎样既能保质保量拍摄,又能合理携带适用的设备呢?是否价格越贵的设备越适合纪录片拍摄呢?笔者从事纪录片拍摄十年,从全国各地的拍摄中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剧统计,2013年佳能5D MarkII和5D MarkIII这对兔子兄弟,在全球纪录片领域使用率超过百分之五十,也就是说全球用单反拍摄纪录片的人已占大多数;近两年最火的中国纪录片之一《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使用了F3,第二季使用了F55这样的电影级设备拍摄,但是单反和电影级设备真的适合每一部纪录片吗?本文试从两人摄制组、四人摄制组和多人摄制组三个角度,分析外出拍摄纪录片携带设备的合理性。让我们一起拿起行囊开拍纪录片吧。

迷你的两人小型摄制组

电影、电视剧摄制组少则几十人,多则上百人,纪录片则不能相提并论。某些获奖的独立纪录片常常只有一个人拍摄。因为低成本纪录片基本不需要演员,所以两个人的纪录片摄制组也是合情合理的,在央视很多专题片、纪录片栏目也都是两人_组。

以笔者参与过的纪录片《非遗传人在中国》为例,这部纪录片大部分是由两人摄制组完成拍摄工作。具体设备可看表1(注:表内设备清单仅为主要设备,不包含配件等)。摄制组为什么不选择电影摄影机或者单反作为主机拍摄呢?电影摄影机价格连年下降,全套下来和广播级摄像机差不多,单反也是既便宜又方便,但广播级摄像机依然依靠着它的特质存活了下来。首先,广播级摄像机稳定耐用,可以持续工作几十个小时;其次,HDW-800P的高清画质与约144Hbit/s的码流也保证了后期调色的空间;第三,推拉功能也是纪录片常用手法;第四,高质量的音频记录保证播出。以上这几条都是摄制组选择广播级的原因,再者还有便捷性,纪录片的本质是真实,如果在频繁换镜头的时候错过了珍贵的画面,那真是无比遗憾。

镜头我选择用一支广角镜头,使用有二倍镜功能的广角镜头,就几乎可以在长焦端代替标准镜头,真正做到“一镜走天下”。

关于一些辅助设备,我想说要把广播级机器运动画面的特性发挥出来,全靠它们了。三脚架真的很重要,想“摇”一个好镜头,必须有个好脚架。包括滑轮车,它在地板平滑的情况下,完全可以代替轨道,既实用,又方便携带。

佳能单反550D一开始我是带它拍工作照用,结果发现了它惊人的视频功能。这款佳能最早出的低价入门级视频单反,在测试后会发现,除了没有全画幅,视频画面色彩和5D MarkII一样漂亮。

灯光是影视工作者的生命,拍得好坏一半看灯光,所以带三盏LED灯布光。按照三点布光原理,三盏灯光刚好一组,LED灯光柔和,可插电池,布光不受电源局限。

轻便的四人摄制组

相比两人摄制组,四人组成的摄制组其实设备并没有增加太多,大家请看表2。这里主要增加了一台高清监视器、一支标准镜头、一个桌面轨道、一架小高清摄像机。

以纪录片《甲午史鉴》为例,这部纪录片主要就是由四人拍摄而成。四人分别为:导演、摄像、主持人、制片人。与两人摄制组相同的设备就不再赘述,主要聊聊新增的四个设备。

拍过片子的朋友都知道,通过黑白小寻像器看拍摄画面不准确,色彩无法掌控,而且细节也看不清楚,多一个彩色高清监视器事半功倍。

使用有二倍镜功能高清标准镜头,可以当长焦镜头使用,纪录片领域长焦是使用率最高的镜头。

多带一架小高清摄像机,是为了提高拍摄效率。特别是这款松下P2高清摄像机HPX173,使用3CCD作为感光元件,即使拍摄时不调PP值,在色彩方面也很出众,高达100Mbit/s的码流在后期调色中也很方便。摄制组主要用它来拍摄延时画面,在到达拍摄地点后,让一名摄制组成员把它架在那儿拍延时画面,其他人员可以继续拍摄其他画面,提高了效率,也增强了片子质量。在采访中也可以应用,比如主机位的摄像机采访,小高清可以反打主持人,也可以拍摄其他角度或者拍摄全景,方便后期剪辑。可惜的是这台小、高清不是全高清摄像机,在拍摄高速运动画面或者比较复杂情景的时候清晰度略低于广播级的摄像机。

专业的多人摄制组

笔者参加过多次十人以上的纪录片摄制组,每次因为题材内容不同,所使用的设备也不同。比如纪录片《京杭运河两岸行》,由于摄制组乘坐两台面包车前往各个拍摄地,所以摇臂轨道无法携带,最终使用了两套广播级摄像机双机拍摄,再携带一套小高清作为辅机,移动拍摄的解决方案就是斯坦尼康。双机拍摄的好处就是大大节约了时间,可以在同一场景双机多角度多景别拍摄,也可以临时拆分成两个摄制组拍摄。斯坦尼康完全可以代替轨道,虽然它还达不到轨道那么平稳,但是在复杂地形地形,斯坦尼康还是可以发挥它自己的威力。

再比如纪录片《澳门韵律》的设备也不一样,摄制组携带一套广播级摄像机。一套佳能5D MarkIII单反相机、一套三米小摇臂、一套定时桌面轨道。携带单反一则是为了它的画质色彩,二则是配备了鱼眼和移轴等特殊镜头,用于延时拍摄和动态拍摄,定时桌面轨道也是为了获取动态的延时画面。

纪录片设备的走向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未来影视设备的发展趋势肯定是朝着巨型化和微型化两个方向发展的。所谓巨型化,指的是摄影机像素量巨大,运算能力巨型化,比如:清晰度达到4K、6K、8K,运算视频压缩能力加强等。微型化,指的是摄影机体积微型化,便于携带。

但就现阶段纪录片拍摄而言,电影级摄影机和单反的弊端显而易见。首先是镜头组问题,虽然佳能等厂家推出了可电动推拉的变焦镜头,但动则几十万的价格让人望而却步,并且在画质上比起定焦镜头确实有差距;其次是方便的问题,一个是不便于携带,二是操作及后期制作不便,机身虽小,但配件太多,比如跟焦问题,现在虽然佳能、松下等厂家推出了可跟焦单反如:佳能700D、佳能70D、松下GH4等,但跟焦速度和精确度往往不如小高清。

我在2015年的下一部纪录片,计划携带:单反一套(拍摄空镜头),小高清一套(拍摄延时和采访)、便携式摇臂、桌面轨道、航拍无人飞机。

笔者用一些自己的经历和积累总结了纪录片拍摄的经验,不一定是最合理的,仅供大家参考。纪录片拍摄在追求画面效果的同时,要以片子内容、经费、时间、人员等等因素为平衡点,选择最适合拍摄的设备。当然最重要的就是纪录片的真实性,无论用什么设备,片子的真实性始终要放在第一位。

猜你喜欢

摄制组佳能延时
基于级联步进延时的顺序等效采样方法及实现
就能帮到这里了,企鹅们,加油
佳能EOS 4000D
佳能EOS 2000D
佳能EOS M50
迟来的更新 佳能EOS 6D Mark II
Two-dimensional Eulerian-Lagrangian Modeling of Shocks on an Electronic Package Embedded in a Projectile with Ultra-high Acceleration
《生态文明启示录》摄制组走进山东
桑塔纳车发动机延时熄火
光控触摸延时开关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