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中韩设计学科教育体系差异

2015-07-13漆炫烨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430070

大众文艺 2015年11期
关键词:韩国设计教育

漆炫烨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430070)

浅论中韩设计学科教育体系差异

漆炫烨 (武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430070)

设计作为一门充满艺术气息的学科,不论是在推动现代科技还是在文化发展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设计学科举足轻重的今天,对未来的设计师们的设计教育则显得格外的重要,不仅是要提升设计师们的设计水平,更要提高设计师们的设计修养。文章结合自身体验的情况下,对中韩两国设计学科的教育体系差异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中韩设计学科教育体系的优点与不足。只有不断吸收消化国外的优秀教育方法,并融入到中国的设计教育体系当中,创造出真正适合中国学生的设计教育方法,才能真正地提高他们的设计能力,才能打造出更多富有中国文化的设计,振兴中国制造。

韩国;当代设计;教育体系;比较

一、引言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设计行业在推动国家竞争力上起到了巨大作用,这也致使设计这一独立学科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而谈到世界各国设计人在设计方面的成就,不得不承认,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作为亚洲四小龙之首,韩国的设计行业突飞猛进,不仅为国家经济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甚至在设计方面的话语权已经能够挑战日本的地位。这一切与韩国对于设计设计学科的投入与实践教育密不可分。而作为紧邻韩国的中国,却始终没有找到最适合的教育方法,探讨中韩设计教育差异,并借鉴学习韩国设计教育的成功经验,对于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国设计发展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二、韩国设计教育现状

韩国作为亚洲四小龙之首,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不仅工业设计的总体实力稳步增长,其经济发展的速度也实在是不容小觑,并且已经拥有相当成熟而稳定的设计教育与公司对接的结构,除此之外,韩国所拥有的优秀本土企业的实力也逐渐能够与国际一线企业比肩,比如三星株式会社、韩国现代汽车株式会社、LG株式会社等。韩国著名平面设计师白金男老师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设计的社会文化责任反映出的是教育体系的适应问题,现今设计教育集中在技术、物质、经济理论层面,而本质上的伦理、社会、文化、公共责任没有完全体现;整体教育过程中设计教育的定向缺失:现今设计教育是以大学为中心,而针对成人的设计教育也只是止步于单纯的修养课程”。此可以看出,无论是韩国或是中国的设计教育,都需要找到其合适的方法。

首先,韩国对于设计的普及方式是由下而上的渗透式普及法,而中国对于设计的普及则是由上而下的推动式普及法,这点表现在韩国尤为重视民众的艺术修养和设计眼光,而这种意识在中国却很少被宣传和普及。韩国经常会无偿举办各种各样的设计展览以及艺术展,而且对于民众来说,带上全家共同观展已经成为韩国人的一种普遍的娱乐活动。在韩国,大部分的展览都是免费开放的,不仅如此,在展馆的布置上,韩国人也是十分用心,不仅对于展馆的场地要求严格,对于展览的宣传海报以及免费发放的宣传画册也具有相当严格的一套要求,也正是这样谨慎严格的态度,无论是大型还是小型的展览,质量一定都是相当高的,这也促进了民众渴望观展的愿望。从韩国人对于展览的热衷不难看出,艺术修养已经深深刻入了他们的骨子里,对于有艺术感的事物他们往往会比别人更敏感。韩国人认为,展览是生活的一部分,优秀的展览可能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启发。这种思想显然与国家对设计的教育及普及有很大的关系。在国内,很多一线城市也不乏各种优秀且高质量的展览,同时也会有很多人专程前去观看展览,但是像韩国这样普及并且被国人热衷的情况确实是少之又少的。这一点也足以证明韩国人并非是仅仅对成年人进行普及责任式的设计教育,而是一直非常有意识地从小培养儿童们的艺术修养和设计眼光,这样有意识的培养与渗透以及循序渐进的植入方式,让韩国人由内而外地接受了艺术和设计的概念,并且在心中根深蒂固。

其次,韩国的设计教育尤其重视动手能力,而中国的设计教育更倾向于理论。大多数中国设计学科的学生们对于自己所学的东西都很懵懂,并不是没有认真学习,而恰恰是因为过多理论的堆积没有付诸于实践。的确,国内的设计教育过于重视理论知识的积累,但对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却缺乏关注。重视理论固然重要,但真正的设计,无论是外型的设计还是复杂的内部构造,都是决定一个设计作品好坏的关键因素,这需要设计师用行动来研究探索,而不是纸上谈兵就可以轻松做到的。

韩国与中国设计教育的差异,表现在对于课程的要求上,在韩国的设计学院,几乎所有的课程都要求自己动手做出全真模型,很多设计学院的教授“天马行空”的要求看似无法做到,但是学生在真正经历之后却能对于“制作”更深入地了解,而且很好地完成这些“不可能的任务”。起初学生们也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在制作过程中,通过亲手制作与感受,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提高,在克服一个个困难和阻碍的同时,也让他们明白了设计和制作是分不开的,这充分说明了理论和实际能力相结合才能够发挥作用,设计与理解并非是一体的,能够做设计不代表能理解,只有理解透彻,才能做出优秀的设计。除此之外,中韩设计教育的差异还能在学生的作品集中得到体现,通过对比作品集不难发现,韩国的学生的作品集通常做得简单而有说服力。在韩国学生的作品集中,几乎所有的作品都能看到从概念到实体的整个设计流程。中国的设计教育更强调结果,而韩国的设计教育则更强调过程。动脑,是设计的必经过程,而动手,却是提升整个设计的精华所在。

三、中国设计教育现状

中国设计路在何方?华东师范大学设计院院长魏劭农认为,随着西方近代工业文明及其生活方式和各种社会思潮的涌入与冲击,以个体手工艺为基础的中国设计传统及其所代表的中国传统的设计文化与审美价值体系逐渐失去了主导地位。与此同时,中国又始终没有完全走完自己的工业化道路,没有真正建立起新的设计文化及审美价值体系,导致了中国当下设计领域价值取向和审美判断的混乱。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家提出“高等教育产业化”的政策引导下,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在爆发式的扩张,除了政策引导,与制造业的发展也分不开。制造业的迅速发展驱动了市场对于设计人才的大量需求,这也导致了中国成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艺术教育大国。据初步统计:中国目前设有设计专业(包括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建筑设 计、服装设计等)的高校(包括高职高专)超过一千所,保守一点估计每年招生人数已达数十万人,设计类专业已经成为中国高校发展最热门的专业之一。[2]但是中国的设计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被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催化的,这与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有极大的不同。被催化出来的教育就出现了“教育产业化”,在教育产业化之下的设计教育,无论是生源、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和体系,都还不够完善。

除此之外,没有国家战略支撑的设计教育似乎都相当的没有底气,相比之下,1988年,韩国借助汉城奥运会提出“设计立国”,1997年,韩国政府颁布设计振兴法案,设计振兴院成立,1998年提出“设计韩国”的战略口号,并定下每年12月份为韩国的“设计月”,韩国政府的这些举措都明确地证明了设计对于韩国发展的重要性。中国的设计教育一直都处于茫然摸索的状态,没有国家战略支撑与导向,设计教育似乎一直处于夹缝中求生的挣扎状态。

四、中国的设计教育需要什么

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自由似乎一直都是一个被呼吁的话题,无论是爱好自由,还是学习自由,都是中国学生最渴望得到的,这一点与家庭教育有关,但是也与传统的教育方式分不开。韩国作为一个相当严谨的国家,在设计教育上却给予了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

这不仅体现在学生对于学习用具以及辅助工具使用的自由上,也体现在学生的专业方向选择上,相比中国对于应试型的一次性决定专业划分,韩国的专业划分方式则给了学生更大的发挥空间,专业方向由学生在进入学校学习之后自己决定,全面发展或是单一培养也是看学生自己的兴趣。在这种条件下,学生们通常都是各方向都有涉猎并拥有自己十分专业的一个方向,可谓是多方面人才。

自由发展的学生往往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并且这也很大程度地避免了学生对于专业不满意而无法改变专业而导致厌学弃学的现象。这种有弹性的选择方法不仅给学生更大更广阔的的平台,也能给学生自由选择教学老师的机会。对于韩国人来说,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他们认为不能由教师来选择学生,而是需要学生选择教师。这种教师淘汰制让所有的教师“不得不”尽职尽责地进行教学,同时也要不断的学习知识,以防止被学生“淘汰”。在中国,教师是一个相当高尚而重要的职业,这也导致没人敢于质疑教师的一言一行,这种教师选择学生的模式很容易掺入个人情感因素,而出现学生极端好坏的现象,在设计教育中,也容易出现学生不敢质疑教师的权威而导致学习知识模棱两可的情况。

除此之外,中国的设计教育在整个教育发展中是相当独立的一环,并没有很好地与其它学科相结合,这也导致设计类的人才无法涉及别的领域。中国和韩国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的差异也随处可见,韩国的课程真正做到了学生自由选择自由选修,而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必修是必须选择的课程,选修也是必须选择的课程。中国在专业课程部分以外,对政治、经济、军事、体育、工学、外语等也尤为重视,特别是英语的比重尤为高。而韩国则实行多专业及多学位制度,让学生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机会。韩国的设计教育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除了着重培养动手能力与创新能力,他们还会注意培养学生的感受能力,所以会开设许多有意思且促进学生进步的实践课程。相对比之下,中国的设计类学科的课程设置则缺少了对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感受能力的课程选项。

从宏观上来看,我国的教育设计应该更多地注入一些国际化因素,也应该更多地强调学生的动手能力,并在培养设计技巧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设计素养。这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视觉感悟能力和创新学习能力。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实现设计的意义。中国的设计教育欠缺的不是能力也不是行动力,而是行动的方向,尽管由传统的工业设计教育转型到新型工业设计教育不是易事,但是只要中国设计教育人能够意识到这些缺失,齐心协力,一定能够成功带领中国设计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将中国设计推向每一处,渗透入每一个角落。中国的设计教育应保持原有的长处,同时借鉴韩国设计教育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在挖掘学生无限潜力的基础上不断进步与发展。就如华东师范大学设计院院长魏邵农说的,“中国的设计和设计教育需要一种面对现实和过去的勇气,也更需要一种面向未来的文化自觉”。

[1]佚名.Design360°.北京.观念与设计杂志社,2010.

[2]王受之.中国设计教育批评.

[4]曹继军.颜维琦.中国需要怎样的设计教育.光明日报,2014.07.

[5]王绍强.漫游韩国设计:活力十足的设计之都.博硕文化公司,2012.

�和韩国工业设计教育的比较分析.韩国首尔大学.探索争鸣.

G648.2.

猜你喜欢

韩国设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韩国“第一步”
聚焦韩国大选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设计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