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碧辉煌”的宋代青绿山水画

2015-07-13南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473000

大众文艺 2015年4期
关键词:王希孟李唐青绿

张 辉 (南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473000)

“金碧辉煌”的宋代青绿山水画

张 辉 (南阳理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473000)

宋代经济文化发展北京下,宋代青绿山水也得到兴盛发展,达到顶峰。王希孟、李唐、赵伯驹等画家更进一步推动了宋代青绿山水的发展,他们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丰富多彩的意蕴表达,体现了中国所特有的审美观念,通过对这一时期青绿山水画的研究,了解其绘画风格以及对后世绘画的影响。

青绿山水;王希孟;李唐;技法

中国传统绘画有着悠久的历史,各个流派、各个画种如涓涓清泉,汇成了浩瀚的中华民族传统艺术长河,中国青绿山水画便是其中一支支流。源于南北朝,兴起于唐代,兴盛发展壮大于宋代。这与当时的政治、思想文化以及人们的审美是分不开的。

青绿山水颜色华丽富有装饰性,属工笔重彩范畴。米芾《画史》中讲到:“王诜学李成皴法,以金碌为之……”,元朝汤垕《画鉴》中说到:“李思训画着色山水,用金碧辉映,……”。故青绿山水又有“金碧辉煌”之感。由于宋代初期的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生活的繁荣,使山水画也得到了成熟并高速发展,朝廷开设画院并广邀天下名家,宋代青绿山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得以生存并发展。并出现了以王希孟、李唐、赵伯驹为代表的大批优秀画家。

《千里江山图》可以成为宋代青绿山水画的代表之作,是王希孟唯一传世之作,迄今为止最大的一副青绿山水花卷,大青绿设色,技法上大大拓展了唐代“笔法”仅勾勒成山,平涂石色的画法,别具一格。表现全景式雄峻厚拔、阔然开朗的意境。画中天光色层出不穷,千里江山气象万千,千峰万壑排列布局、高低远近错落有序,茂林修竹、路桥连接、行人时隐时现,寺观、庄园、水舟、亭榭置于山间,如一副人间仙境。1当时人称此画“此画一点一画均无败笔,远山近水,山村野市,渔艇客舟,桥梁水车,乃至飞鸟翔空,细若小点,无不出精心,运以细毫”。《千里江山图》在技法上继承了传统青绿法,延续了李思训的“线”法,适当吸收了董源、巨然的笔法,用浓淡水墨勾出山石轮廓,后以圆润柔软线条勾皴,再用浓淡墨色渲染,衬托山石前后,突出其层次感,已经不再像隋唐青绿山水时期只重视勾勒填色的装饰画法,为山石皴法和色彩渲染留出余地。画面极富变化色泽灿烂,富丽堂皇。不仅大胆借鉴了传统水墨中的写实技法,使水墨画中的技法与勾勒填色的青绿山水相结合,并完美地与皴法相糅合,自此,青绿山水与水墨画一样注重自然写实,也具有了笔墨情趣。

如同王希孟一样,画家李唐也使用浓绿重青,其山水画中浓烈气氛及其精神状态极为一致,这便是南宋“水磨刚劲”派的青绿山水画。由于宋朝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画家自身的经历遭遇,画家将其情感融入画面之中,便形成了以“大斧劈皴”为特点的“水墨苍劲”的山水画风。以《清溪渔隐图》、《长夏江寺图》为代表。《清溪渔隐图》在构图上彻底突破了之前山水全景式构图,上不留天,下不留地,以自然景物中的“清溪”为主体。在山石的用笔上采用“大斧劈皴”,突破前人先勾轮廓反复皴染的笔法。只是略勾轮廓,在用蘸满水墨的笔头以侧锋一气呵成,皴染为一体,皴笔简练,颇得天趣。《长夏江寺图》布局紧凑,画面饱满,主峰位于画面中部、外加小桥流水,整幅画面丰富又有整体感。在用笔上刚劲挺拔,并以斧披皴横扫,再赋以青绿颜色,为“大斧劈皴”水墨与青绿结合之作。卷尾处宋高宗题“李唐可比唐李思训”,足见李唐青绿山水的最高评价。李唐所独创的“大斧劈皴”极大丰富了古代山水画的表现技巧和内涵,在李唐之后,历朝历代的画家都受到他的影响。

除了雍容大气的王希孟、刚劲苍健的李唐,宋代青绿山水画风不断丰富并变化,苍健、刚劲的李唐一派画风在南宋几乎占据了整个画坛,但是,皇家宗室的赵伯驹、赵伯骕却从古风画中汲取精华,继承隋唐,并且在王希孟、李唐的画中也寻找点滴,形成独特风格及画法。不仅具有表现力,而且极富文人情怀。在青绿山水兴盛的宋代,赵伯驹、赵伯骕的青绿山水画一方面体现了宫廷贵族的富贵审美趣味,另一方面二人将文人画的思想和理论运用于青绿山水的创作之中,开创了青绿山水的新境界,雅俗共赏,使文人画和青绿画相融合。画面无论横卷、竖卷都是春天的群山、屋宇、树木、人物、流水等景物,之间相互辉映,相得益彰。颜色雨润而富有光泽。赵伯骕的《万松金阙图》在构图上独具意境,在水的画法上则采用传统的春蚕吐丝式的线条勾写,根据波浪起伏组织线条,简洁有序且符合自然现象。整幅画面富有朝气,吸收各家所长,并融入了文人画的思想,最终变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因此二人的画也被称之为“精致、苍润”的青绿山水画。宋代赵希鹄将赵伯驹列为南渡后第一画家,可见二人在宋代青绿山水画坛中的重要地位。

宋代是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代,绘画名家辈出,特别是山水画家,各个画派也竞相涌现,不仅有“米家山水”“青绿山水”以及以南宋四大家为达标的南宋院体山水画,山水画迎来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以王希孟、李唐、赵伯驹、赵伯骕等为代表的青绿画家,不仅对前人的技法加以继承发展,并且不断创新改革,形成了水墨山水与青绿画的结合并与文人画相融合,画家的创作目的逐渐从以统治者的喜好变为抒发自身情感。宋代以后,青绿山水仍活跃于画坛,在现代青绿山水画的创作中,因受文人画以及其他形式主义的影响,发展缓慢,逐渐陷入困境。但青绿山水发展至今已有千年的历程,重新崛起指日可待,我们应继承精华,把握发展规律,继承传统并加以发展,为中国艺术增色添彩。

注释:

1.江宏《中国山水画通鉴·千里江山》上海图画出版社,2006.

[1]江宏.中国山水画通鉴·千里江山[M].上海,上海图画出版社,2006.

[2]徐书城.中国绘画艺术史[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3]徐书城.中国绘画断代史·宋代绘画[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4]令狐彪.宋代画院研究[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1.

[5]李来源,林木.中国古代画论发展史[M].上海,上海美术出版社,1997.

猜你喜欢

王希孟李唐青绿
熊石望
仙境烟台,只此青绿
分析王希孟绘制《千里江山图》成功因素
李唐&萧照:徒儿,放下屠刀吧!
爱在一起 感恩有你
庭院中的童年
高考状元vs高分低能
千里江山图
爱心义诊
大千世界 磅礴浑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