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质量标准研究

2015-07-13张君雁杨晨辉游磊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13期
关键词:质量标准人才培养课程

张君雁 杨晨辉 游磊

摘要:对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指导下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质量标准进行研究,结合该课程特征提出课程质量标准的SMART原则和指导思想,明确课程质量标准的总目标,给出课程教学要求,规范课程质量标准的实施,进而实现提高课程质量和人才培养的目标。

关键词: 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质量标准;人才培养;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SMART原则

中图分类号: 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60-0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course quality standard of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 is researched under the guidance of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of comprehensiv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The SMART principle and guiding ideology are put forward by combining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is course. The overall goals of this course quality standard are made clear. The teaching requirements of this course are giv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is course quality standard is normalized. Thus, the course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and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can be achieved.

Key words: data structure and algorithm; course; quality standard; talent training; comprehensive local undergraduate college; SMART principle

1 引言

《数据结构与算法》是计算机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任务是培养学生问题求解技术与抽象方法的能力,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和程序设计方法的重要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和方法,重点难点等方面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1-2],但是与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的定位相结合时,就突显出以下问题:

1)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系统性不突出,理论内容和实际应用结合不紧密,导致该课程质量标准和培养目标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2)课堂教学措施和效果难以准确评价,培养的人才是否符合市场需求也未可知。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将根据《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地位,结合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采用SMART原则[3-4]作为指导思想,建立一套完善的课程质量标准,并将其贯穿于该课程的整个实施过程,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2 SMART原则

SMART原则是目标管理的经典理论,本文将其与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5, 6]《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质量标准问题的内涵相结合,提出如下原则:

S=Specific(明确性):即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质量标准。

M=Measurable(可衡量性):即所设计的课程质量标准应该是明确的,而不是模糊的。应该有一组明确的量度标准,作为衡量是否达成目标的依据。

A=Attainable(可达成性):即所设计的课程质量标准能够被执行人接受,如果仅仅靠一些行政手段,利用权利的影响力一厢情愿地把所制定的课程质量标准强行实施,结果总是适得其反的。

R=Relevant(相关性):即所设计的课程质量标准与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其他目标应该是高度相关的。如果实现了某个单一目标,但与其他的目标完全不相关,或者相关度很低,那这个课程质量标准即使被达到了,意义也不是很大。

T=Time-bound(时限性):即所设计的课程质量标准必须在时限范围内达成和实施,否则失去了应有的现实意义。

3 课程质量标准

3.1 指导思想

本文为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设计的《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质量标准依照以下指导思想进行:

①方向性:该课程质量标准的建立要坚持正确的导向,要与教育教学的总目标相一致,评价标准要与国家或上级部门公布的标准相一致。指标的设计应努力反映现代教学理论和评价思想,要超越但又不脱离实际现有的教学水平、教师水平和技术水平。

②科学性:课程质量标准的各个环节都必须能反映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的发展目标和教学规律;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课程质量标准系统,同时要保证各个课程质量标准之间的独立性,尽量减少冗余,坚持科学性,遵循科学的教育理论和统计学方法。

③客观性原则:课程质量标准的建立要以真实的资料为基础,对课程质量做出客观的价值判断,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克服课程质量标准选取过程中的主观随意性和情感因素。各项指标应采用量化的形式,所设计的标准应符合一定的数学模型,同时为避免机械化,应在全面的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进行标准的建立。

④可行性原则:该课程质量标准要符合上述的SMART原则,在实施时要综合考虑到人力、物力、财力、时间等各种制约因素。

3.2 目标与标准

3.2.1 质量总目标

根据教育部教指委提出的计算机专业《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依据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7, 8],提出《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质量目标,如表1所示。

3.2.2 确定课程教学要求

根据上述质量总目标,将《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教学内容划分为3个模块,并将每个模块分解成若干教学单元,明确各教学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和目标,如表2所示。

3.2.3 课程质量标准的实施

要确保课程质量标准得以实现,关键在于有切合实际的教学措施及实施规范。课程质量标准作为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应针对课程的教学文档、教学实施、教学反馈三个方面进行全程规范,本文给出《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质量标准的实施规范,如表3所示。

在反馈环节中的评课,包含了学生评课、专家评课和企业评课。学生评课是学习完本课程的学生在学习了本课程的后续课程后再对本课程的有效性做出评价。专家评课则是由本领域内的专家对本课程的全部实施环节的规范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企业评课是只由相关的企业专家,或者是录用了本专业毕业生的企业的负责人,对学生学习了本课程是否能学以致用做出评价。

4 结论

《数据结构与算法》是一门逻辑性强、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对提高学生程序开发能力和培养算法设计与分析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的课程。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建设为目标,这就要求课程质量标准的设置应更关注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以及社会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需求。本文通过对《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质量标准进行研究,制定了该课程的质量标准和实施规范,明确了综合性地方本科院校《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的定位,促进课程的教学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 吕亚荣, 缪相林. 数据结构与算法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探索[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18):23-29.

[2] 刘馨月, 张宪超, 于红. 数据结构与算法核心课程建设[J]. 计算机教育,2011,6(4):65-68.

[3] 周彦斐. 运用SMART原则优化项目教学过程探究[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15(4):94-96.

[4] 陆如萍. SMART原则在教学目标设定中的应用探究[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1(2):196-199.

[5] 王志英.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途径探讨[J]. 现代企业教育,2014,16(3): 430-432.

[6] 廖诗艳. 质性评价: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的路径[J]. 教育探索,2014,7(5):66-68.

[7] 强俊, 周鸣争, 汪军. IT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体系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1(1):100-102.

[8] 刘永俊, 常晋义. 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0(8): 6744-6746.

猜你喜欢

质量标准人才培养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功劳木质量标准的改进
石见穿质量标准的研究
抗骨增生丸质量标准的改进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