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计算机专业“卓越工程师”产学联动培养模式下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2015-07-13韦韫韬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13期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计算机

韦韫韬

摘要:以“卓越工程师”产学联动培养模式为基础,提出构建一个适应高校人才培养需求、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适应产学联动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了现有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弊端,提出了转变观念、优化教学、完善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改革途径,为计算机专业“卓越计划”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产学联动;实践教学体系;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53-02

Abstrac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production and learning combination of the excellent engineer, put forward that constructing a production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which can adapt to the needs of university personnel training, enterprise development, cultivate linkage mode is very important. By the analysis of the drawbacks of the exist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put forward the reform way of changing concept,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improving the training mode and evaluation system, to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excellence program of the computer professional.

Key words: Excellent Engineers; Production and Learning Combination;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Computer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需要一大批具有卓越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型人才,而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始终都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薄弱环节,这就要求高校必须重视和加强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如何建立一个适应高校人才培养需求、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适应产学联动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至关重要[1]。

1 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的弊端

1.1 实践教学理念陈旧

近年来,高校一直提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努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长期重视知识讲授,忽视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理念的束缚,大多数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始终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没有真正地去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2],使得高校所培养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质量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要求有着很大差距,无法满足企业对计算机专业工程性人才的需求。

1.2 实践教学安排脱节

由于高校目前的授课方式中,教师讲授知识仍然占据教学主体地位,这就使得理论教学学时较多,实践教学学时明显不足,不能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培养实践动手能力,而且在有限的实践教学中,教师安排的实践问题大多是与实际生产脱节的模拟操作,验证性实验占多半,给学生使用的实验指导书上,从实验目的、实验要求、实验内容到实验步骤,甚至实验结果都已经写的非常清楚,学生只是在“依葫芦画瓢”,去验证实验结果,这就很难调动学生实践兴趣,学生缺少自由发挥、实践动手的空间[3,4]。

1.3 产学联动成为空谈

近年来,随着“卓越计划”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很多高校都已经开展了产学联动培养模式的实行,但由于高校受传统实践教学模式的影响,没有制定详细的产学联动的培养方案,而企业也没有意识到自身在“卓越计划”中的所需要扮演重要角色,从生产安全和自身经济利益的角度出发,企业也不愿意过多地承担卓越人才培养的责任,这就使得学生没有真正的在企业得到生产实习的机会,只是在走马观花,产学联动成为了纸上谈兵[5]。

1.4 实践教学硬件条件落后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一定的硬件基础,这就要求校企合作,共建实训练习平台和实训基地[6]。近年来,高校已经开始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加大了资金的投入力度,建立了不少专业实验室,但高校毕竟资金有限,很难建设大规模的生产实践平台,而且经济发展迅猛,实验室需要不断更新,这就使得高校的实践教学硬件条件常常跟不上企业的发展步伐,学生无法参与到先进的企业生产中去。

1.5 缺乏实践教学评价机制

1)高校仍然采用考试的方法作为学生培养评价体系的重要手段,而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很难在一次考试中检验出来

2)企业没有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学生在企业实际生产中表现出来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准确地评价和反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7]。

3)企业很少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后,为高校提供跟踪随访的机会,高校就无法真正掌握自己所培养的工程型人才的质量,不利于教学改革的实施。

2 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途径

2.1 转变实践教学理念

传统的实践教学理念,都是重视知识讲授,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始终在实践教学环节中都不是主体地位,盲目地跟从教师学习理论知识,完成一些验证性或操作性实验,在这种实践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很难得到培养,所以我们必须转变实践教学理念,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由地设计实验,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真正地培养各项能力。

2.2 优化实践教学环节

1)调整学时比例,受传统知识讲授的教学模式影响,在课程安排上,理论学时远远多于实践学时,高校必须重新调整学时比例,加大实践学时比例,为学生创造更多培养实践动手能力的机会。

2)调整时间教学内容,在实践教学环节要减少那些连实验步骤和实验结果都已经明确写在书本上的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实验,由教师提出实验题目,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实验内容和实验步骤,得出实验结果。

3)调整时间教学手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采用任务驱动式、互动交流式和讨论式等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将理论知识与企业生产实际相结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2.3 完善产学联动的培养模式

所谓的产学联动是要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校企合作,由高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联合培养方案,共同参与工程人才培养,分别在不同的实践教学环节中评价学生培养质量。企业要认识到自身在“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勇于承担工程人才培养的重任,与高校合作,共建实践训练基地,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2.4 搭建工程实训平台

首先,高校必须加大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建设先进的实践教学实验室,而且要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加大开出率,不能让实验室形同虚设,让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成为空话。

其次,在产学联动培养模式的指导下,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实训平台,让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自己动手解决模拟工程实践问题。

最后,企业应该搭建一个稳定的生产实习基地,使学生可以真正地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中去,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工程实践环境。

2.5 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1)改革评价手段,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应该更加重视学生在平时的实践动手能力,不能依靠一次期末考试来决定学生的培养质量,应该将实验设计情况、实验完成情况以及实验报告提交情况等都作为评价的重点。

2)建立企业培养评价体系,学生在企业参与实际生产过程,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自身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采取企业导师评学、学生互评等方式,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价和反馈,这有利于高校改革教学、提升教学质量,更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高校跟踪随访,毕业生进入企业工作3年内,企业应继续对其进行评价反馈,而高校也要对其积极随访,有利于高校针对毕业生的不足,进一步改革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结束语

“卓越计划”旨在培养具有卓越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型人才,而这都要依靠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高校必须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本文分析了现有实践教学体系的弊端,提出了转变观念、优化教学、完善培养模式和评价体系等改革途径,为计算机专业“卓越计划”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金卫东,唐国兴. 应用型本科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研究[J]. 新课程(教育学术),2012(5).

[2] 王雷,凌雪. 机械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施的思考[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1).

[3] 葛友华,陈西府,袁健. 基于知识模块化体系的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J].考试周刊,2012(85).

[4] 毕雪峰,田文举,陈淏. 中德两国机械工程师培养机制对比分析[J].时代教育,2014(7).

[5] 李国富,叶飞帆,邓益民,方志梅. 面向机械工程师训练的实践教学改革[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6] 李必文,袁锋伟. 创新多层次协同的教育模式培养个性化机械工程师[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2(21).

[7] 袁锋伟,李必文,龙双涟. 教学科研互动推进卓越机械工程师培养系列课程改革[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4(11).

猜你喜欢

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互联网+”创新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生物工程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小学期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研究
国际化、大工程背景下机械类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土木工程专业对外交流项目初探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