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网络课程学习界面设计的调查与分析

2015-07-13王露茵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13期
关键词:网络课程界面设计调查

王露茵

摘要:网络课程学习界面设计要符合易学易用、布局清晰统一和细节完善的原则,以实现高效的网络学习目的。根据对150门网络课程学习界面设计的评分统计,以及其中9门课程的操作测试结果,可看出我国网络课程学习界面的设计水平不高,原因在于缺乏学习者和专业设计人员的参与。完善学习界面设计将有助于减少操作问题,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和课程使用的满意度。

关键词:网络课程;界面设计;调查

中图分类号:TP3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46-02

Abstract: network course learning interface design to meet to learn and easy to use, clear layout unified and perfect the details of the principle, in order to achieve efficient network learning objectives. According to 150 network courses learning score statistics for interface design, and the nine courses of operation test results of, we can see that our country network courses learning interface design level is not high. The reason is that the lack of learning and professional design personnel's participation. To improve the learning interface design will help reduce operating problems,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use of curriculum and network learning satisfaction.

Key words: network course; interface design; investigation

网络课程的学习界面承担着将大量学习资源和网站功能进行有序组织和呈现的工作,好的界面设计有助于学习者快速掌握课程的使用方法、寻找学习资料,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调查并研究网络课程学习界面的设计对网络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涉及视觉效果、交互操作等方面,考虑其学习用途,应遵循三个原则:易学易用、布局清晰统一、细节完善。

1 中国网络课程学习界面的设计现状

根据网络课程界面设计的基本原则,对随机选取的150门课程进行评分统计,内容包括主页设计、布局及整体设计、设计细节三方面,评分结果反映目前界面设计的现状。

1.1 总体设计水平不高

所有课程的平均得分只有21.34(见表1),结果并不理想。“主页设计”平均得分最低,只有4.28分,设计效果不佳、功能不完善。“布局及整体设计”和“细节设计”的情况稍好,分别得到9.78和7.17的平均分,而且有获得满分的课程。

从总分统计表来看,得分主要集中在20到29分之间,30分以上的课程只有10门,部分课程甚至只有几分。可见设计优秀的课程凤毛麟角,大部分课程处于中等水平。

1.2 未体现“易学易用”原则

在具体评分中失分最多的项目有:学习入口不明确、栏目名称有歧义、没有提供课程使用说明或帮助、布局不符合使用习惯、内容的层级关系不明显等,都与“易学易用”原则相关。例如很多“课程说明”栏目都只是对学习内容的简介,缺少对网站使用和学习过程的说明。课程栏目的名称五花八门,主要的学习栏目会采用“学习课件”、“课程教案”、“课程学习”、“课程章节”等不同的名称,让第一次浏览的人无所适从。在此情况下,假如不能明确提示学习的入口,加上缺乏课程使用说明,学习的效率将会大大降低。

究其根源都是因为未将“易学易用”原则放在首位,简单沿用普通网站的界面设计或仅根据教学资源来编排网站,没有考虑学习者的理解和学习过程,影响学习体验的效果。

1.3 设计考虑不周

在评分统计中发现,不少课程主页设计、布局及整体设计和细节设计三方面的表现并不均衡,某一方面得分特别高或特别低的情况很常见。可见目前学习界面的设计普遍存在考虑不周的现象,只重视部分功能或效果,设计缺陷很多。另一方面,网络课程通常内容较多,功能庞杂,而负责更新、检查和维护的人员却很少,很多细节上的错误没能得到及时更正。

2 网络课程操作效果测试

为检验界面设计与课程操作效果之间的联系,从前面统计的课程中选出9门进行操作测试,其中3门课程的各项得分及总分接近平均分,称为平均分组,3门课程为高分组,3门课程为低分组。每门课程安排3名志愿者进行浏览操作和任务测试,最后统计三组课程在操作方面出现的问题和得到的评价。

2.1 界面设计优秀的课程能得到更多测试者的认可

通过课程主页的评价(表3)可看出,高分组的负面评价最少,低分组的负面评价最多,而正面评价最少。

在总体信息反馈中(表4),低分组仍然是正面评价最少、负面评价最多的。尽管不能武断地说界面设计水平低的课程,内容和质量一定差,但界面设计好的课程,确实得到更多用户的肯定。另外,高分组与平均分组的总体评价完全相同。所以,界面设计不必过分追求视觉方面的惊艳效果,通用的界面布局和设计风格足以使人产生亲切感。

2.2 界面设计直接影响课程网站的顺利操作

对测试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归类统计,结果如表5。高分组课程在测试中发现的各类问题数均比较少,低分组正好相反。这表明,界面设计得分高的课程,其使用相对比较顺畅。在“导致学习任务中断的次数”中,低分组课程有5次之多,即出现了5次没有找到主要学习资源或不能完成操作任务的情况,问题都是由于链接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假如在真正的学习中,这就代表了5次失败的学习过程。

可见,网络课程的界面设计并不只是视觉上的美化,它与课程的使用有直接联系,完善与提高界面设计,有助于减少学习过程中的失误,使学习更加便捷顺畅。

3 问题分析及建议

3.1 问题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学习界面设计在中国网络课程的建设中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设计效果不够专业和严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二:

1)课程没有进行学习者使用测试。缺乏专业背景的学习者在实际使用中会比课程的建设者碰到更多的问题,而大部分的问题只要通过简单的使用测试,以及适当的界面设计就能得到改善。

2)专业的界面设计人员极少全程参与课程开发。设计师与课程的开发者、使用者都缺乏足够的交流,对课程的教学理念、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几乎一无所知,无法提供建设性意见,导致设计上出现了许多原可避免的问题。

3.2 网络课程学习界面设计的建议

相对于学习资源和网站平台的建设,学习界面的设计和修改要容易和方便得多,如果能加强课程团队的合作,提高对界面设计重要性的认识,必然可在短时间内改进界面的设计效果。改进建议如下:

1)学习界面设计应体现学习的主题和主要内容。设计要从课程自身的特点出发,避免套用机构网站的版面效果,也不宜强调学习以外的信息。

2)在页面显著位置提供足够的学习引导和提示信息。不管课程使用何种学习模式,都应针对网站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学习过程作完整的说明。简要的提示可直接显示在主页上,详细的帮助或说明可专门设置一个栏目。

3)使用容易理解和符合人们习惯的设计方案。网络课程的创新应体现在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中,而不是视觉效果上,使用人们最熟悉和习惯的效果,往往是最合理和最有效的。

4)检查细节是否已完善无误。一个微小的错误就会极大降低使用者对网站的评价,降低网站的专业形象。如果用户对网站失去信心,学习的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综上所述,网络课程建设应重视学习界面设计的作用,以操作的便捷性为目标,提高视觉效果与使用功能两方面的质量。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将会出现更多不同形式的教学媒介和应用软件,而以易用性为目标的用户界面设计理念仍然会贯穿其中。因此,对界面设计与用户操作之间的相关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 林育曼.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课件界面设计调查与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01):90.

[2] 张桐.远程开放教育网络课程设计现状评析——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86.

[3]罗伯特·赫克曼.一目了然:web和移动应用设计通识方法[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4] 斯蒂夫·克鲁格.点石成金:访客至上的网页设计秘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网络课程界面设计调查
《京燕儿》APP界面设计
中医养生APP界面设计
“共享员工”平台界面设计
面向智能手机的UI界面设计
虚拟化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网络课程设计中学习动力培养策略研究
高校思政课网络教育阵地开辟的探索与研究
浅析混合学习模式下的教师培训网络课程设计策略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