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2015-07-13罗云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5年13期
关键词:教学目的课程目标项目教学法

罗云

摘要: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打破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分离的教学模式,通过知识与技术、过程与方法的实践一体化项目构建,以项目为线索,以子项目为模块,有机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于项目教学中,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增进学习,从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合作意识以及提升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方面,找到一个新型教学方法和教学思路的增效途径。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课程目标;教学目的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13-0138-02

Abstract: The project teaching method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lass application, break the long separ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knowledge and skill, process and method of practice integration project, to the project as a clue, to sub project module, organic to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on project teaching, encourage students from passive accept knowledge into active enhance the learning, in order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ve spirit, cooper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mproving the students' emotional attitude and value to find a new teaching method and teaching ideas of synergistic way diameter.

Key words: project teaching; junior middle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urriculum; curriculum; teaching purpose

自初中信息技术基础教育课程实施以来,其教学目标、教学理念随着课程的深入展开而发生了巨大变化,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但从中我们也看到了许多不足,首先是由于网络发展速度太快,加上目前大多数学校电脑软硬件更新过慢从而与外界信息不对称,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也存在一些与实际脱节的情况;其次是学生对教学目的的了解不够深刻,表现为过分依赖教师的课堂授课,在灵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对信息技术的创新性理解上,缺乏独立思考能力;再则,由于教学知识点比较零散,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较低,加之初中生处于青春发育期独特的生理、心理变化,诸多因素导致学生学习注意力无法集中,因而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所强调的发散性思维和求异思维的课堂教学效果不甚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对项目教学法应用,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1 项目教学法的定义

项目教学法就是通过师生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即制作某一特定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来实施教学,其项目活动内容针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一事物(有学习和研究价值并且是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进行深入的、直接的了解和观察。整个项目教学是一种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教育活动,具体过程为以学习者自发兴趣和原动学习力进行设置项目、开展项目、完成项目和评价总结项目。值得注意的是,项目教学法只是教学环节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但不是日常教学的全部,也无法替代正规教学。在项目教学活动中,项目活动主要覆盖相关部分正规课程的学习,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观察、协作、互助、动手、研究、分析等相关能力,有区别于普通教育的特征所在,是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原动力学习的主要途径。

2 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

2.1 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目标

根据《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精神,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设置为:走近信息世界、管理计算机、数据统析与分析、数据图表及其分析、应用文档设计与制作、图片获取与处理、音视频获取与处理、多媒体作品设计与制作。该课程设计科学合理,构成一个纵向的学习序列和横向的独立关系,这两部分学习内容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信息技术与生活、学习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清晰地认识到信息技术不仅是学习内容,也是学习工具,养成在日常生活中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和应用信息技术去解决问题的态度与能力。

2.2 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必要性

学习是一种获得成长享受的求知行为,是知识、能力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自助性活动和自发性需求,而项目教学法的主要特征就是主动、高效、愉快的教学模式,即探究式、研究式的教学方式,也是实践教学的最高形式。换言之,项目教学法就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某一具体的工作任务,其过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本位,淡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强化创造、创新思维,淡化僵硬、标准的线性思维。因而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应用,势必产生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其重要性与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3 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实践

3.1 项目选取

项目选取和任务分割都是项目教学法中的关键部分,尤其是项目选取。项目选取应秉承这样的原则:首先,无论项目大小和项目难易,它都是一个完整的小系统,教师须按其固有的科学规律开发课程项目或设计任务;其次,在选择项目时,应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使学生不因项目过于简单而失去兴趣,也不因难度过大而丧失信心,通过难易结合、循序渐进的方法设置具有一定的难度、广度和深度的趣味性学习项目,解决初中生在学习信息技术过程中遇上的问题,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引发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教学效果。

以下我们将以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应用文档设计与制作》正规教学章节为例,创建《今天我来做老师(WPS+PDF)》项目。项目中心内容为通过学生与师生角色互换而产生的思考及新认识以文字形式表达出来,训练学生开放性思维和逆向换位思维,沿用新方法、新途径去思考学习中遇上的问题,寻求首创性综合思维的建构。该项目包括交叉学科中的语言文字组织能力、日常数学观察能力,以及项目选取所需强化的创建文档能力、制作文档的能力、布局文档能力,以及文档与PDF的转换能力。

3.2 项目教学实践

项目选取后,分析其教学内容,确定项目任务分割。在实施《今天我来做老师(WPS+PDF)》项目之前,教师先进行环境创设,可以向学生作简洁的项目意义介绍,说明项目的作用,以此激发学生完成项目开发的兴趣。接下来将每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相关的知识融于任务中,以章节、单元式(模块、主题式)将“假设(如果)我是老师”设置为主线,进行五个项目任务分解,即:编辑、排版、页面设置、图片插入及PDF转换。最后将这五个模块项目再根据需要继续划分成若干个由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构成的实验项目,比如常用的工具栏、菜单命令、快捷菜单,另外还有插入图片、艺术字、自选图形、文本框、表格编辑、设置插入对象的格式等操作方式,通过这些任务的连缀来完成项目任务中必须掌握的相应的知识点。

可以说,项目实施阶段是整个项目教学法的核心环节,整个过程的完成以学生的自学和相互协作为主,机房机位的安排也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及不同能力所产生的配合作用进行有机组合。在这个阶段,教师虽然并不是手把手地把结论告诉学生,但必须及时恰当地发现学生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并引导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督促学生按质按量地完成项目计划中的各个开发环节。

3.3 过程性考核和总结性评价

过程性考核不是项目教学的结果,主要安排在学生按计划完成子任务后的考核。评估考核由学生和教师共同完成,教师再对学生在项目开发整个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参与作用进行阶段性总结。例如:学生完成了“创建文档”模块开发后,教师根据任务要求进行检验,标题、副标题以及文字的字号设置是否符合要求,并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对全班学生做出讲解。在过程性考核评价中,教师在考核学生的项目进度的同时还要对学生及表现突出的开发小组提出表扬,进一步激发和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结性评价相当重要,教师和学生同样共同参与,目的是为了集众人之长,对思路和技巧进行系统性总结。其中,相关思路总结可以帮助学生寻找之前准备工作的充分与否、实施过程环环相扣与否;而技巧总结则重视各个模块开发环节中遇到的难题,并对之进行启发性总结。在总结性评价互动实践过程中,学生才能全盘接收整个项目活动精髓,从自己和别人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差异中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和拓展延伸性知识。教师对学生完成任务情况及时做出检测和评价,灵活决定对某些环节做讲解和示范,这样既有利于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又能对学生提出改进意见,使学生的学习效果得以提高。

综合以上所述,项目教学法中的项目理论附着于任务,项目构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打破常规思路,突出工作任务和知识体系的结合,促使学生从被动式低层次思维向创造性高层次思维发展,并使之融入常态化的正规必修课程。这种兼顾动手性和学习性经验的获得,正是当前初中教育课程的基础教学纲领指导思想,其项目的实施过程同时也在促进教学互长,增进师生感情,提升学生的情感价值态度和综合学习能力。

4 结论

项目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是传统信息技术教学的重大变革。该教学法注重知识的系统化设计,其项目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增加强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信息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同时在了解计算机工作原理和学会文字、图形等处理技能的同时,对信息的获取和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有个强化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知识产权意识,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从而得到专业化、深入化的综合学习能力,深化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意义,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伟娟. 信息环境下中小学项目教学要求新说[J]. 现代企业教育, 2012(12).

[2] 毛彥平, 刑进生. 项目教学法在信息技术中的教学研究[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1(17).

猜你喜欢

教学目的课程目标项目教学法
国内外高中化学课程目标比较与启示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课程目标达成度分析
大学英语教学中教与学目的的分析和思考
对高职院校教改的几点思考
探析项目教学法在化工管路拆装实训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在中职flash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项目教学法在园林工程招投标与预决算课程中应用
对语文教学目的的思考
计算机导论双语教学研究
历史课程目标及其分类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