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下的两岸经贸科技合作协同发展
2015-07-12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财政金融系台湾政治大学招商银行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台北富邦金控银行台北0大楼分行王春源江和华王昭伟周慧玲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财政金融系 .台湾政治大学 .招商银行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台北富邦金控银行台北0大楼分行 王春源 江和华 王昭伟 周慧玲
一带一路战略布局下的两岸经贸科技合作协同发展
1.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财政金融系2.台湾政治大学3.招商银行总行资产负债管理部4.台北富邦金控银行台北101大楼分行王春源1江和华2王昭伟3周慧玲4
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大陆将展开全方位发展格局。两岸经贸合作方面,应加强“投资拉动型贸易”以及第三产业的服务型贸易。两岸科技合作方面,两岸除应加强现有的各项科技合作外,还应从基础做起,改革教育体制使创新文化从“根”做起。在“中国崛起”下,大陆的自信心与综合国力将产生良性循环并不断强化,其实两岸早已挥别早期的“中国法统之争”,大陆应以更宏观之心胸与视野善待台湾,以利大陆区域形象之高起。总之,若在正确政策施行不久后,两岸关系“小惠未徧”现象将会发生质变,达到两岸协同发展的高峰极致。
一带一路两岸协同发展两岸经贸与科技合作政治服务市场
1 前言
2013年9月,大陆提出筹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它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将发展与“沿线”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合作关系,以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共同体来开创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在“一带一路”全方位对外开放(过去,大陆的开放是以贸易为中心且单向式开放,但未来大陆的开放将以投资为中心,且是主动的双向开放)战略下,论述两岸协同发展。
2 两岸协同发展观
2009年,前总书记胡锦涛在《告台湾同胞书》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携手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同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两岸共同提升中华民族整体经济竞争力,成为北京领导人对两岸经贸的共同讲法[1]。2012年底,中共十八大决议将巩固和深化两岸关系作为和平发展基础。2014 年11月,萧万长先生与习近平主席会面。萧万长提出,共同打造“升级版”两岸经济关系新架构,并积极完成ECFA后续协商,特别是加速“货贸”协议商谈进度。所谓“升级版”两岸经济关系新架构,包括建构共同参与区域整合新机制、建构两岸经济合作新模式、建构两岸交流新平台[2]。2014年12月,海协会会长陈德铭访台,行程涉及台湾的养老保健、生物科技、生态环保、水产养殖、中草药种植、生态观光与信息等产业。从宏观经济面看,大陆正处于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之升级阶段。陈德铭指出,希望能在同为华人的台湾挖掘出可供大陆借鉴之经验。至于两岸合作模式,将一改昔日以台湾出资为主的方式,现在大陆坐拥近4兆的美元外汇储备,未来两岸合作更倾向于大陆出资、台湾出技术之模式[3]。总之,不论从领导层之政策决心与认知或实际的两岸交流行动,两岸的协同发展已有一定基础。
有关两岸协同发展,本文提出“九二共识——ECFA”之理论架构作观察与诠释基础。有关两岸互利双赢的政经架构,在政治层面可以“九二共识”为基础,在经济层面则以ECFA为载体(bearing),这两者可结合成两岸的“政治经济架构”或两岸和平发展架构。在两岸政经架构下,两岸应由经济合作走向“政治合作”,例如两岸在“国际分工”以分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及减少两岸交流的“交易成本”等。
“国安会”前秘书长苏起也指出,政经是连动的,ECFA也有政治意义,这代表两岸的政治互信已达一定程度,因此ECFA兼具经济利益与政治号召意义[1]。然而,ECFA作为两岸和解表征,甚至两岸政治整合基础,为制度化协商建立滩头堡,其推进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台湾挂钩快速增长的大陆市场,以及有助台湾与重要经贸伙伴洽签FTA进而突破区域主义(regionalism)边缘化困境等[4],皆已超乎单纯经济协议功能所能实现的目标。展望未来,两岸都各自面临经济转型或产业升级瓶颈,例如大陆拟由“外向型经济”转为兼顾“内需型经济”,而台湾则面临区域经济整合(如东协加1、东协加3、东协加6、中日韩自贸区等)被边缘化疑虑,或经贸对手竞争或产业升级瓶颈等等,这都需两岸资源进一步的再优化配置或分工,以追求双边的最大利益与互惠。
3 两岸经贸合作论
贸易是通过跨界与地理范围的资源流动,它可交换本地与他地区之有无,且以本身具有相对或“比较利益”的产品进行交换。因此,贸易除增加全体人民的效用与福祉,对产业发展也促进甚大。
在两岸经贸方面,由于台湾与大陆语言相通、地理相近,台湾企业因此能借助“中国崛起”而壮大。另外,两岸经济制度或产业结构亦有相互拉抬、学习合作、互补共赢之处,例如1980年代,大陆改革开放之初,经济制度逐渐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因此,台湾与新加坡等华人地区之经济经验与管理技术,就成为大陆改革开放之初的学习对象,且1980年代后,台商的大陆投资潮不但带动台湾的“投资型贸易”荣景,也为“中国崛起”的物质建设贡献基础。如今,大陆已从“世界工厂”转型为“世界市场”并朝全面小康社会迈进。未来几年,大陆的“第三产业”将飞跃发展,例如生活消费、生技医疗、文创产业、新能源、互联网等,都是富有潜力之行业。台商建研会理事长张汉文表示,大陆内需新商机很大一部分是台商之优势,未来应通过ECFA后续协议让台企在大陆的这些领域发光发热。另外,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也表示,未来两岸共同努力的方向,应是共创世界品牌、共订全球产业标准、掌握全球通路、开拓商机、引领全球发展方向等。
其实,未来两岸经贸合作应强调“投资拉动型贸易”与“第三产业的服务贸易”。基本上,投资拉动型贸易可达几个效果:一是入岛入心。任何投资所带动的经济成长与降低失业率,都是当地政府所欢迎的。一方面,若陆资扩大对台投资,不但带动大陆内地的对台贸易,同时也可潜移默化“入岛入心”之效果;二是易于建构两岸公共财。先前,大陆拟筹建高速公路网达于台湾,这是具有两岸公共财性质的,只是海峡天堑更甚长江。然而若扩大陆资对台投资,则往往能建构更多的“两岸公共财”同为两岸所用、所享;三是厚植两岸关系物质基础。依马克思理论,下层之物质基础若变动则上层之政治基础将相依随着变动。因此,若扩大陆资对台投资,则对两岸关系稳定将具有正面影响;四是对大陆闲置生产力之优化配置。大陆经多年之高速经济发展,尤其金融海啸后的4兆元扩大内需,造成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因此扩大对台投资是资源优化配置之一环;五是展现“一带一路”投资首选。“一带一路”的海上之路,首先从台湾海峡经过,因此扩大对台投资将是“一带一路”之投资首选,因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其次,第三产业或服务业增值化与合作方面,台湾商业总会与大陆商业联合会共同宣布两岸服务业(第三产业)将深化合作。大陆“十二五”规划中,第三产业的GDP比重将由43%增长到47%。台湾服务业素以细致见长,若两岸携手服务业发展自是双赢。2013年,中国大陆GDP达56.9兆元人民币,服务业贡献达46.1%,首次超越工业的43.9%,这代
表大陆已由“世界工厂”转成消费王国。未来,支撑中国大陆经济快速成长的将是“内需消费”。大陆海协会会长陈德铭指出,大陆去年服务业在GDP的占比虽然首度超过制造业,但比台湾的70%多及许多中等发达国家还落后很多;反观台湾,服务业水平高,但去年全球服务业进出口排名,台湾竟落后于澳门。陈德铭指出,两岸在服务业有巨大合作商机,特别是在养老、医疗等生活服务业。台湾的最大优势是语言文化,台湾不仅可抢占大陆13亿人口市场,还可借道进军全球70亿多人口的市场。其实,中国大陆不但已逐渐转为服务业为主的产业型态,服务贸易进口亦大增。2013年,服务贸易进口成长高达17%,超过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服务贸易进口大国,服务贸易进口金额高达329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而服务贸易赤字更是全球第一,迅速扩张至1185亿美元,再次验证中国大陆服务业市场发展潜力无穷。检视中国大陆服务贸易逆差项目,可发现逆差主要集中于旅游、运输服务、专利使用费和特许费、保险服务等方面。长期以来,两岸经贸合作以制造业为主,但近年来,服务业跃升成两岸经贸舞台的新主角。台湾服务业联盟协会荣誉理事长张平沼表示,除了中小企业,许多台湾人也赴大陆进行微型创业,用较低的资金、设备场地和人力成本,自己当起老板。虽然,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仍卡关在“立法院”,但仍应有其他方式来进行两岸的服务贸易合作,例如通过福建的自由贸易区或大陆单方面优惠台资进入大陆的服务业市场。
4 两岸科技合作论
4.1两岸科技合作基础
“经济再平衡”和“产业结构升级”将是大陆经济未来是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2014年,大陆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8个百分点,明显高于投资对增长的贡献。这意味着大陆正转向由消费和服务业为主导的新增长模式。此外,高端制造业和高科技产业也将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反映大陆未来将专注于提升科技能力。其实,两岸之间的科技合作已有一定基础,例如第11届海峡两岸信息产业和技术标准论坛成果丰硕,双方在九大领域达成33项共识,两岸的产业标准合作正朝向“精耕细作”,4G领域自2014年将开展基站及TD-LTE VoLE合作,至于5G概念还在描绘阶段,未来涉及的领域甚为广泛,但若两岸有5G合作,势必成为两岸高亮度的合作项目。据悉,为发展5G,大陆已由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成立“5G推进组”,开展5G无线和网络关键技术研究、频率需求和候选频段研究。这次论坛也发布了10项两岸共通标准文本,加上过去发布的21项,两岸发布的产业共通标准文本已累计达31项。另外,这次达成的30项产业发展共识加上过去达成的258项,总计288项,成果一届比一届丰硕。又如2014年,两岸LED产业合作及交流会议已迈入第六年并完成多项成效,包含推动共通标准、两岸交互认证与检测等。台湾工研院电光所所长刘军廷指出,LED是个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绿能产业,2013年台湾LED照明光电总产值为新台币2195亿元,台湾LED产业在组件研发、制程技术与质量管控上具有相对优势,且LED芯片总营收是全球第一,高达15.8亿美元;而目前大陆的优势在于扩大内需市场与政府的高度支持,以及“十二五”规划的庞大商机。
基本上,科技合作总是伴随着产业合作而进行。目前,ECFA两岸产业合作工作小组已成立7个产业分组,包括冷链物流、LED显示、无线城市、纺织、汽车、医药产业等,各产业未来将持续就质量检验通关、试点、强化技术合作及标准对接等议题推动相关工作。另外,2013年2月,中国昆山试验区成立,有超过50家台资企业集团在试验区设立或筹建区域总部。一年多来,这块“试验田”开展了一系列制度创新、产业创新、融合创新,使两岸深度融合有了初步显现。未来,试验区将瞄准“两岸产业合作转型升级的先行先试区”、“两岸中小企业深度合作的重要载体”、“两岸交流合作模式创新的示范平台”三大建设方向。2013年,区内的台湾商品交易额近10亿元,且昆山试验区与台湾中小企业总会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搭建台湾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平台,推动台湾先进科技型企业集聚落户与配合发展。
4.2科技、创新文化与教育
本质上,科技的基础与来源是基于创意或创新。美国微软总裁比尔·盖茨曾说,“过去的成功并不保证未来的成功”,这是指创新与变革将使企业(模拟于组织或国家)不僵化、年轻活力、迎接挑战等等。基本上,创新的内容包括技术、产品、工作流程、经营策略、组织体系等。经营者要先从观念与心态作调整并鼓励员工发挥创意[6]。通常,创新过程有四个阶段:发现、发明、应用、扩散。
基本上,科技要根深茁壮,就需建立一种创新文化以及教育内涵的变革。英国科学家约瑟曾指出,传统中国在18世纪前,其科技水平是领先世界各国的。综观历史,西方科技文明的人文基础总是建立在对外在物质的好奇与深究上。因此,科技兴国要从教育做起以使创新文化深植于东方文明之中。就教育体系而言,小学初中阶段,可以创意故事之启发以建立创意文化之基础,并深植于童年的记忆中;高中、大学阶段,产业与学界的“建教合作”或德国闻名的“师徒制”可发挥学生的“实作精神”;研究所阶段,可与高端实验室作结合进行最先进的科技创新。总之,有关部门应设立各种创新奖项,使创新文化之创意人得到精神荣誉与物质报酬鼓励。其实,创意文化或教育变革并不影响传统文化的教育内涵,它是要恢复传统中国的科技本能,并适当导正“士大夫谈心性”的“务虚”作风。
5 结论
“立足两岸,布局全球”应是有利大多数台湾人民之愿景或策略,也是两岸双赢之方。对此,两岸还有很多事要做,包括ECFA后续协商、产业合作以及金融、文化、教育等。其实,大陆是台湾走向世界的跳板,而台湾对大陆的经济发展也能作出有力贡献。
在“中国崛起”下,大陆将展开全方位发展格局。在两岸经贸合作方面,应加强“投资拉动型贸易”以及第三产业的服务型贸易。在两岸科技合作方面,两岸除应加强现有的各项科技合作外,亦应从基础做起,改革教育体制,使创新的文化从“根”作起。另外,在“中国崛起”下,大陆的自信心与综合国力总会产生良性循环与彼此强化,两岸早已挥别早期的“中国法统之争”,大陆应以更大之心胸与视野善待台湾以利大陆区域形象之高起。总之,若在正确政策施行下,两岸关系不久便可挥别“小惠未徧”而达到协同发展之完善境界,进而增建更多“两岸共同平台”。
[1] 林浊水. 红蓝绿ECFA协议策略探讨北京的大战略[J].新社会政策,2010(11):2-6.
[2] 联合早报网.两岸打造“升级版”经济架构[EB/OL]. http://www.zaobao.com/ special/report/politic/taiwan/story20141110-410168.
[3] 凤凰财经综合.两岸新常态:大陆出钱、台湾出力[EB/OL]. http://finance. ifeng.com/ a/20141217/13361680_0.shtml.
[4] 洪财隆. ECFA签署周年问题检视[N].新社会政策, 2011-6-30.
[5] Suisheng Zhao ed.,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Mainland China ,Taiwan ,and the 1995-1996 Crisis[M]. New York: Routledge Press, 1999.
[6] 庄文章. 全球跨国投资趋势与台湾信息科技产业全球运筹策略[J].经济部国际投资,20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