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节研究课带给我的思考

2015-07-12河北省保定师范附属学校071000

学周刊 2015年27期
关键词:神笔小树想象

(河北省保定师范附属学校071000)

一节研究课带给我的思考

崔丽丽(河北省保定师范附属学校071000)

语文学科是意蕴深厚、多姿多彩的,我们看到的许多优秀的语文课堂呈现的也是“百花齐放、千姿百态”的。到底什么样的课是一节成功的课,评课者众说纷芸。下面,笔者想结合亲身经历的一节研究课《假如》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深入研究,让语文教学更具科学性

语文教学的“科学性”,即语文教学应符合语文自身的学科规律,同时又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认识规律。要上好一节研究课就要抱着研究的角度去备课,要深入钻研教材,要充分考虑到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思想认识。接下来,我以《假如》为例来谈谈我是如何做的。

首先,研究教材自身的学科规律。《假如》是一首儿童诗,有以下特点:第一,诗歌琅琅上口;第二,内容浅显易懂;第三,情感因素浓郁,能够打动学生内心。作者大胆采用想象的艺术表现手法,抒发了一个小朋友要用神笔给小树以阳光雨露,给小鸟以米粒,给不幸的西西一双好腿的强烈心愿,表现了新一代儿童关爱他人、希望给人快乐的美好心灵和人文情怀。总之,研究教材要读懂文章,理解情感要素;通过理解,发挥育人功能。

其次,研究学生学习的认识规律。低年级学生虽然喜欢阅读,喜欢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但因年龄小,头脑中已有表象少,不能更好地进行加工创造、再造想象,只能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情感的认识只停留在表层,触动不了内心情感,并且注意力时间短,不能有效地连续学习40分钟。结合以上特点,我设计了故事引入课文、趣味识字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了深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我采用了以下方式:抓关键词重读,通过重读“红红的”“快活地”体会被阳光照耀下的小树的温暖。联系生活实际去读,如在导学第二小节时,让学生回想自己一个人晚上在家等待妈妈的情景,从而体会文中小鸟的心情,理解“苦苦等待”的含义,触动了学生内心的情感。表演读,做“缩着身子”的动作,体会小树的寒冷。想象读,想象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轻轻叹息,叹息什么?配乐读,在《爱的奉献》中体会作者的爱心。运用以上策略,帮助学生读中理解诗句,读中感悟语言,读中体会情感,从而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关爱,引起共鸣,使读文如同出自内心。

综上所述,备好一节语文课要紧紧围绕课标对教材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的认知,要深入研究教材和学生,让语文教学更具科学性。

二、精心设计,让语文教学更具严谨性

一节成功的课教学设计很重要,就像一部好剧要有好的剧本才行。设计中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适中、重难点突出、练习设计紧扣本课教学目标,课的设计成功了,这节课就成功了一半。备课时要考虑设计的创新性,结构的严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环节的逻辑性,多方面融入到教学设计中,使重点突出,轻松突破难点,学生学起来才会兴趣盎然。接下来还是以《假如》为例来谈谈我是如何精心设计的。

1.首先,故事讲解,情景再现,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入情入境地讲述《神笔马良》的故事,再配上动画,让学生沉浸在故事情节中,课堂伊始就受到爱的熏陶,同时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走进文本,从而实现与文本的对话。

2.其次,趣味识字,加深文章理解。此环节的设计注重多媒体的运用。利用课件创设识字情境,课件背景为马良的图片,字词藏在神笔的后面。学生们把自己想象成马良,施展神笔的魔力,很快读出神笔后面的字词。

3.问题导读,深化文章主旨的认识。运用一个问题切入:“善良的小作者用马良的神笔给谁画了什么?请同学们认真听电脑老师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学生先在小组内自学,交流收获与体验,然后教师导学,通过电脑图片、音乐以及动情的语言创设情境,把自己想象成小树,小鸟和西西,指导学生朗读。

4.环环相扣,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朗读这首诗,学生可能会产生许多共鸣,也可能会产生许多新的“假如”,还可能产生写诗的冲动。因此,我们把课的最后一个环节设计为仿写诗歌,在《爱的奉献》音乐声中让学生受到爱的熏陶。

三、反复磨课,让语文教学精彩不断

一位教育家说过,“好课”是从课堂实践中熔炼出来的,没有任何捷径可行,这是教育行为修炼颠扑不破的法则。磨课的过程是一个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创新的过程,更是教师专业素养不断提升的过程。

第一次试讲,发现因教学环节相似,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降低。因此,课的设计改为:第一小节导学,利用电脑图片和美术作品相结合的形式,温暖阳光照耀下的小树和被冻得瑟瑟发抖的小树比较来读,读出感情。第二三小节自学,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去充分琢磨、体会。

第二次的试讲发现在指导朗读上还有所欠缺,学生没有真正走进人物内心。在其他教师的提议下,我又创新了朗读方式,加入了教师的范读。范读时抓住关键词,夸张着读,学生一下被教师的朗读所感染。于是我让学生同桌互读,小组赛读。对于读的好的孩子让他们上台朗读。学生的小手一双双高高举起。他们那声情并茂的朗读深深地打动了自己、同学以及我的心!

第三次试讲,我欣然采纳了其他教师的建议,上了一节比较成功的课。我让学生把自己放到课文当中,闭上眼睛去想象,学生体会到了文中人物的心情,自然就把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读出来了。学生纯真、善良的心灵已经达到了和诗人的融合。我顺势利导让学生展开想象,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想画什么?此时的课堂沸腾了,学生的小手举得是那么高。

想象并非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我想正是自己在教学中充分抓住语言材料,让学生将这些材料通过读深深地印入孩子们的大脑,自己的想象活动才得以完成。

磨课让课堂精彩不断,也让我尝到了甜头。通过这次磨课,我明白了:好课需要多磨,要“以生为本”,课堂再怎样花哨,再怎样热闹,如果不把课堂变成学堂,如果不能让学生感兴趣、有收获,能力得以提升,那就不是一节成功的课。

总之,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是抱着研究的态度精心设计,是通过多次磨课不断调整,是教师和学生内心的体验。让我们每一节语文课变得更科学、更严谨、更精彩,课堂效率也会随之提高,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责编 金东)

猜你喜欢

神笔小树想象
快乐的想象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我们的小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