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党员党性教育实效性研究

2015-07-12苏州大学215000

学周刊 2015年31期
关键词:党性实效性师生

钟 静 石 勇(苏州大学215000)

网络信息时代高校党员党性教育实效性研究

钟 静 石 勇(苏州大学215000)

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给高校党员党性教育工作带来了绝佳的改革和发展机遇,但也使党性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顺应信息化潮流,利用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和信息化教育手段,不断转变高校党员党性教育形式与方法,创新党性教育的工作机制,是提高高校党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的有效途径。

网络信息技术高校党性教育

党性教育工作是我们党党建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必然要求。高校党员是我党知识层级较高的党员群体,其党性教育事关我党在知识分子中的影响力,关系着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政治素质和道德水平。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逐渐渗透到高校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个方面,高校党员的行为模式、价值观念、政治态度、心理发展等也随之发生变化,置身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党性教育工作,面临着更为复杂的环境,承载着更为艰巨的任务,传统的高校党员党性教育工作观念和手段都有待转变。

一、高校党员党性教育的现状

党性,一般说来是指一个政党本身所固有的属性,集中体现着其所代表的阶级属性,不同阶级的政党具有不同的党性。在中国共产党《党章》中,有这样的表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根本属性就是我们每一个共产党员所应具有的党性。要实现党的最终目标,就要我们培养一支作风好,纪律严,团结紧,具有良好党性修养的党员队伍,要建设这样的一支队伍,需要对党员进行持续的教育,同时要求党员要坚定政治信念,加强党性修养,强化先锋队意识,保持先进性。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党性教育。党性教育的好坏事关党员素质的高低。

高校党员包括教职工党员和学生党员,他们学历高,知识丰富,是我党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们对新事物感兴趣,对新出现的各种思潮敏感。这也因此对高校党员的党性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更具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学生党员党性教育工作一直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但相对来说,教职工党员党性教育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面对新媒体日新月异的信息,多数教职工党员党性教育的内容过于老旧,主要是通过印发理论学习参考资料或读本、邀请专家做专题报告等形式,采用说教式的方式,简单枯燥,没有很好地把握时代脉搏,不能很好地结合现实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帮助师生党员解决在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理论、实践问题。而且,教职工党员自我教育的主动性也不高,他们把大多数的精力花费在备课、学术研究或日常事务性工作等方面,除了兼职的党务工作者,其他教职工党员很少会主动关注和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也极少主动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同其他党员谈心交心,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忽视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另外,党性教育的工作机制管理机制比较落后,没有跟上时代发展,对新技术的利用率不高,党性教育的实效性有待提高。

二、网络信息时代如何增强高校党员党性教育实效性

(一)利用互联网丰富的信息资源,增强党性教育的时代性和针对性

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丰富且传播迅速,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资源开展党性教育时,应当注意信息的时代性和针对性。事实上,党性教育的内容存在一定的共性,它其中所包含理想信念教育、组织纪律教育、宗旨意识教育等内容,不管时代如何变迁,都是党性教育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但这些基本内容具体到不同区域,不同时代,不同党员、不同层级又各有不同。比如在革命战争年代,党性教育强调的是革命性、奉献性,党员的党性一般是在武装斗争乃至牺牲生命中来体现。但随着时代的变化,党对党员的党性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当前的党性已不再是一味地强调无私奉献和牺牲个人利益乃至流血牺牲来体现,而是正视党员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人利益、个人价值的追求,同时注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来体现。因此,在开展党性教育时,要立足于党的中心任务和时代背景,结合党员个人的实际情况,把共性内容与时代特征结合起来,让党性教育与党员的年龄、性别、工作特性等结合起来,把我党在新时期的理论创新最新成果、改革开放的新鲜经验、发展稳定的重点难点,及时转化为教育内容,使其实际化、层次化、个性化。在充分利用互联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的基础上,借助先进的多媒体教育形式和手段,把资源优势转变为教学优势,让党员在接受党性教育的过程中充分体验情景,感悟真情,不断反思,从而让党性教育的实效性不断得到加强。

(二)发挥互联网特性,转变党性教育的工作方式

党性教育是一个“由知而信,由信而行”的思想改造过程,是知识、技能、态度教育的统一,具体表现为传授党的理论知识,培养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度、忠诚感,提高党员用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以便能更好地实现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在开展党性教育的过程中,经常会采用灌输和重复的方式来进行,一般来说,适当的采取这些形式是不可避免的。但随着年轻党员的增多,他们的自我意识更强,喜欢对信息进行自主选择,如果仅仅依靠单纯的灌输,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尤其面对网络世界里海量信息的冲击,所传递的信息如果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很难引起真正的关注,也难以真正的消化吸收。因此,在党性教育过程中,也应该注重“灌输”与“理解”、“理性”与“感性”、“传授”与“体验”、“他觉”与“自觉”相结合,借助互联网的多元特性,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视觉听觉,让党性教育工作从平面单一化走向立体多元化。

其次,互联网信息具有及时性,传统教育方式禁锢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往往难以保证较高的参与度。可以建立专门的学习网站,在校园网建立“网络党校”“学习论坛”“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组成网络党建家园,让师生除了可以实地参加学习外,也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

再次,互联网的高互动性为高校师生工作学习及参与学校事务提供了全新的平台,师生党员无论是工作学习,还是对学校发展有建议或想法都会借助网络来交流,网络也成为把师生党员和党组织连接起来的最为便利的纽带。要充分利用这一纽带,创新党性教育的互动性,在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关注师生党员的相关诉求与个性想法,并及时地进行疏导,从而增强党性教育实效性。

(三)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党性教育的工作机制

在网络信息时代,网络成为高校师生获取理论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要掌握党性教育工作的主动权,就必须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党性教育管理机制,以信息化手段实现党性教育方法的多样化、管理方式的规范化、组织实施的现代化。高校党组织及党务工作者、党员可以通过网络党校、网络支部等平台,实现党性教育的在线学习交流。建立党员信息库平台,实现党员相关资料的随时查阅、更新,这种即时性、便捷性、交互性、直观性的信息化操作,不再受到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从而让学校各党支部之间、党政部门之间、党员之间、党员与其他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更加便捷有效,有助于提高党性教育工作的效率,推动整个学校党性教育工作的发展。

此外,要着力建设党性教育工作的反馈改进机制,不断提升党性教育的实际效果。对于党性教育,在对其实时监控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收集和分析数据信息,努力寻求现行机制的问题和缺陷。另一方面,还要创新并畅通信息的反馈渠道,确保反馈信息得到及时有效的传输,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变动。这样,不仅能克服现存机制弱点,还能规避未来发展中潜在的问题,使党性教育的效果和质量得到有力的保证。

[1]陈燕楠.党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

[2]汪家鏐,张志新.新时期的党性和党性锻炼.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9.

[3]陈慧.以信息化提升高校党员党性教育的有效性.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4]夏显.关于高校各级党校建设的若干思考.求实,2006(5).

[5]李书华,刘兵勇.新形势下提高高校党校教育有效性的途径探索.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2).

(责编 张 宇)

猜你喜欢

党性实效性师生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提高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麻辣师生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