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安电影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解读

2015-07-12赵华珍黄河科技学院450005

大众文艺 2015年15期
关键词:李安传统文化

赵华珍 (黄河科技学院 450005)

李安电影中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解读

赵华珍 (黄河科技学院 450005)

李安是非常著名的华人导演,其作品创作深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其作品中被展现的淋漓尽致。同时,李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汲取也有一定的筛选,其中的糟粕部分在其作品中往往会被戏剧性的加以讽刺。对中国传统文化褒贬的合理把握,使得李安成为华语影坛的重要导演之一,并在世界影视界占据有一席之地。基于此,本文从李安电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为出发点,深入分析李安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具体表现,并对其电影中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思考。

李安;中国传统文化;导演;和谐;中庸

李安是中国第一个在美国好莱坞取得巨大成功的导演, 同时他也是通过自己创作影片荣获多项奥斯卡奖的第一人。纵览李安创作的各种风格的电影作品,能够发现文本中都融入着其自身的成长经历、人生思考、生命体验、文化意蕴等。而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极其复杂的多种元素的综合体,其在意识观念中可以总结为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以及儒释道合流的文化大格局。

一、李安电影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一)电影与文化

要谈论李安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概念。对文化的理解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不同的民族和地区对文化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有物质层面的也有精神层面的,对于文化的概念也是各不相同。美国学者萨姆瓦认为:“文化是一种积淀物,是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处世态度、社会阶层的结构、时间观念、空间关系观念、宇宙以及物质财富等等的积淀,是一个大的群体通过若干代的个人和群体努力而获取的。汉语中“文”是象形字,它表示很多装饰花纹互相交叉,富丽而又不单调。《说文解字》里面的解释是:“文,错画也,象交文。”《易·系辞下》中也说:“物相杂,故曰文。”“化”是一个会意字,从“人”从“匕”。“匕”乃回首从人之意,表示引导从善;也可解释为改易、生成、造化,指事物形态或性质的改变。传统文化是指在一个文化群体内通过思想、意识、价值观念、习俗及制度等形式保存下来的文化。传统文化是俗民文化的精华。传统文化体现于群体之中,该群体可以是一个超越国界的群体,亦可以是由少部分人聚居的小型社会,故传统文化乃主要针对文化上的特质而言。这个概念是由埃里克森提出来的。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文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既受到了冲击又得到发展。电影媒体的跨文化传播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历史发展的时代主潮。”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

江西是李安的祖籍,他于1954年生于台湾,自小在书香门第中成长,父亲在一所中学担任校长一职,中国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使得李安接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熏陶和影响。在台湾大学艺术学院毕业的李安开始赴美国留学,之后便在美国定居。先是学习戏剧导演并获得了戏剧学士学位于伊利诺斯大学,之后又学习电影制作并且获得电影硕士学位于纽约大学。因此,李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了解与接受主要是通过间接方式进行的,即家庭环境的感染与父辈的教育。文化接收的间接性以及生活空间的地理转移,促使李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解读与应用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李安曾说过,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一生都是个外来人,自己的家到底归属何方,不像大多数人那样清晰明了,因为在台湾自己是一个外省人,在美国是一个外国人,回到大陆又是一个台胞,这其中有自己的身不由己,当然也有自己的选择,但命运安排了自己做一辈子的外人,因此自己的中国情结、美国之梦与台湾思恋都没有实现。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熏陶与碰撞,促使李安长时间以来都在游离于不同文化之间。其在影片之中也时常将自己的这种心理流露出来,即没有根基的“漂泊感”,尤其是对具有强烈故乡情结代表性的传统文化的坚守,彰显出了李安希望凭借电影这一途径,追溯自身的中国传统文化情感与审美追求的愿望。所以,李安导演的电影不但多数带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色彩,而且拍出了一系列经典的反映中西方文化矛盾及差异的影片,诸如《饮食男女》《喜宴》和《推手》。通过《卧虎藏龙》展示:“文侠“之风格, 还拍出令国际影视界一致称好的英语片《与魔鬼共骑》,《理智与情感》及《冰风暴》,而这三部影片是分别代表着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国及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和上世纪七十年代的社会背景。

二、李安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体现

(一)“和谐”思想

“和谐”是中国人普遍追求的人生理想,“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和美美”都强调“和谐”的重要性。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它包含中国人对幸福、和谐、圆满的追求,对宗族的敬畏,以及家庭的认知等。“回家”与“团聚”这样的场景间接或直接地在李安的作品中出现,体现了李安电影中中国传统的家庭观,同时也隐含了中西方观念的冲突——在西方人的眼中,家庭观念并没有中国人这样强烈,而且他们每个家庭要比中国的传统家庭独立性高。正是由于李安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深深眷恋,所以在他的大部分作品里都体现了团圆和谐的思想。在《与魔鬼共骑》中,杰格又一次遇到了曾经加害于自己的皮特,他举起了手中的枪,然而出乎人意料的是他始终没有开枪。原来是杰格经历这么多的生死战斗,有了新的人生认识,战争已经害的许多人失去了至爱亲人,失去了家园,永无休止的打杀并不会得到什么,还不如放下的恩怨,从而开始自己的新生活。《冰风暴》和《饮食男女》也体现了“团圆和谐”思想。每逢佳节,家庭中所有成员都要回到家中,一家人坐在一起,其乐融融,这就是中国的天伦之乐。电影中家倩选择回家参加星期天晚宴而不和自己的男朋友在一起,一家人尽管都有心事,但也要坐在一起过节日体现了这一思想。 电影《推手》中中国的父亲即使和外国的洋媳妇在生活习惯及语言方面有很多不和谐,但是中国父亲却总是传达着“和谐”的信息。用太极给儿媳妇推拿治病,吃饭时给儿媳妇夹菜,这些都表现了李安电影中和谐的思想。《卧虎藏龙》中,秀莲知道是玉娇龙偷的青冥剑,然而她并不告诉大家,而是通过不断的引导让玉娇龙自觉的把宝剑放到了原来的地方。

(二)“中庸”思想

“中庸之道”是儒家所倡导的的道德原则,其意思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去除偏 激,选择正确合适的道路。中庸主要是说所有事物都有一定的界限,超过或者没有达到一定的界限,都会影响到事物本身的质,势必向反方向转化,事情就不会得到理想的结局,这就要求我们做事要有分寸,要看到事物的两面性,不要走极端,使事物能够得到最佳的发展。中庸思想主要推崇送的是做事讲究分寸,过犹不及,不偏不倚,做事不求太好,也要避免不足。从李安自身的成长环境的来看,其思想的“外儒内道 ”就是中庸之道的统一。在美国多年的他并没有失掉中华民族所特有的处世态度,而且将这种态度运用到到艺术的创作中,使得电影中的角色都或多或少的带有妥协以及忍让的色彩。李安电影中更多的表现出来的是一 种温柔敦厚的态度。体现了“中和之美”“中庸之美”。正是因为李安电影没有那么多的极端和偏激,才会受到观众的普遍认可和欢迎。电影《喜宴》中当赛门得知威威怀孕后与伟同大吵一架,而高父也得知儿子藏有的秘密,但是他没有教训儿子,而是依然保持原有的态度,并劝告不知情的高母专心吃饭。因为他知道唯独保持沉默,事情才会有好的结果,才不会变得更糟。《推手》中,父亲融入不了儿子的家庭,离家出走却没有扭转局面,反而让所有的人都陷入了僵局。到了最后,父亲还是从儿子家里搬出来,独自居住在唐人街,这是一种无奈的举措,但对于他个人而言,没有比这更好的结局了。李安坚持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端正的态度。从李安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文化深厚的价值底蕴和强大生命力。

三、李安电影中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启示

艺术是时代、社会与生活的镜子,更是人类潜在意识的主要储藏体。而电影艺术作为艺术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一定会受到时代大环境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对社会发展的具体状态进行折射与反映。华人在美国好莱坞的奋斗是非常艰难的,因为有着诸多方面的复杂因素,从华人视角去看,就是对美国社会文化的崇拜与想象,包括对作为权威评判者和仲裁者的美国这一特殊身份的理解等。因此,李安作为荣获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首位华人,其成功具有更深的喻意与内涵,表明他成功的逾越了华人与好莱坞的界限,具有十分重要的代表性意义。从这一角度去分析,李安在两种文化之间的成功跨越为我们带来了重要的思考和启示,即不同文化之间的电影创作,多元文化下的身份认同,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影片中的融入与表现等。尤其是在坚持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如何体现好莱坞式的审美标准与风格,电影艺术在全球化、创新化的发展过程中怎样发扬民族特色等。在当今中西方文化剧烈碰撞与交融的今天,全球化的发展愈演愈烈,李安电影中所展示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比较符合西方电影评论家的审美标准,但从另一侧面也折射出了李安在表现西方文化的时候,其对度的把握也比较到位,因此,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受到了一致好评。尽管当前我国的电影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走出国门在世界影坛中占据一席之地是中国电影的必然发展方向,而李安作为一位国内外皆受欢迎的著名华人导演,其创作思维、创作方法以及创作模式等对我国电影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在全球化的发展时代,唯有迎合世界化的艺术设计才能够成为世界艺术文化的经典,血液里流淌着中国结、台湾情以及美国梦的导演李安,为华人影片的成功做了一个成功的示范。李安电影的未来发展依然很有可能会集中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并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以及融合进行系统的摸索与探究。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李安导演的每部电影都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融合。他在创作上也有明显的文化交融,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传统文化是李安电影的筋骨,而外在方面则是他电影的血肉。将二者融为一体就是所谓的李安电影文化。相信未来的李安会越来越多的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出去,使中国传统文化开辟更广阔的国际视野。

[1]岳圣淞.光影流转中,李安和他的东方梦——浅析李安电影中的中国传统文化再现[J].影视观察.

[2]陈国强.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3]康霞.当东方遇到西方——李安电影中的文化冲突表现[N].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9.

[4]朱立立.知识人的精神私史——台湾现代派小说的一种解读[M].上海三联书店,2005.

[5]徐勤.留守与弃置——论李安电影的东西方文化奇观——解析“父亲三部曲”[J].华文文学, 2004(02) .

[6]安然.简明文化人类学词典[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7]潘先伟.人格的隐忍与性的释放——李安人格及电影艺术内蕴分析[N].电影文学,2008(04).

[8]黄忠梅.人性的冷与温——谈李安对张爱玲《色戒》的“创造性误读”[J].电影文学,2008(06).

赵华珍(1986-),女,汉族,河南太康人,本科,黄河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学、电影学。

猜你喜欢

李安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青梅竹马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不做房间里最聪明的人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清明节的传统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