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贺州过山瑶服饰的装饰特性

2015-07-12广西贺州学院设计学院542899

大众文艺 2015年15期
关键词:平头贺州头饰

黄 戈 (广西贺州学院设计学院 542899)

刍议贺州过山瑶服饰的装饰特性

黄 戈 (广西贺州学院设计学院 542899)

由于我们国家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因此,少数民族的服饰代表着少数民族人民情感的表述和记录,少数民族服饰的历史流变,是民族情感凝聚、沉淀以及释放的表现过程。贺州过山瑶族的服饰具有它独特的风格和文化符号功能,在现代化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的审美价值观念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特别是在当代视觉文化冲击下,瑶族的审美标准已不是以往的审美模式了。本文主要对贺州过山瑶服饰的装饰特性进行分析讨论。

贺州过山瑶;瑶族服饰;装饰特性

我们国家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文化历史,经过岁月的沉淀,少数民族的服饰逐渐形成了他们特有的服饰文化体系。少数民族的服饰是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融合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少数民族在现代化社会主义文化的结构下,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观念。下面主要对贺州过山瑶服饰的装饰特性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广西贺州瑶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帮助。

一、贺州过山瑶服饰的历史渊源

贺州过山瑶族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东边最远到广东省清远市,西边到柳州,南边到梧州,北边到桂林市,占地面积大约在11855平方公里。贺州过山瑶族主要分布在贺州的山区,由于山区山高谷深、交通极不便利构成了瑶族民俗民间文化生长和传承的独特地理环境。(过山瑶族主要是指在山领间辗转迁徙,过着游居的盘瑶,贺州的过山瑶主要生活在贺州的鹅塘镇和公会镇。

据史料记载,在公元2000年前,瑶族的祖先已经开始在江淮区域繁衍生息,根据调查可以发现现阶段贺州瑶族的人口数量已经到达33余万,占世界瑶族人口数量的10%,他们主要居住在贺州的山区,主要由高山瑶、土瑶、包帕瑶、红头瑶以及平地瑶组成。瑶族同胞聚居地区山林茂密、交通不便利,瑶族人在这里过着世外桃源般的生活。在这样的与世隔绝的环境下,瑶族人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瑶族文化,其他最为著名的瑶族服饰文化至今还在传承,因此,就有很高的民族文化开发价值。

二、贺州过山瑶的人群分布以及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现状

贺州市位于南岭余脉山区,处于湘、粤、贵少数民族聚集较多的金三角地区。该地区大约有12个瑶族支系,分别为八步区贺街镇和黄洞镇的东山瑶、步头的西山瑶、桂岭的天堂瑶、开山镇的开山瑶、鹅塘镇和沙田镇的土瑶、公会镇的工会瑶、水口镇的包帕瑶、文竹镇的仙山瑶、红花镇的红瑶、富川县东片的平地瑶以及西片的高山瑶。

贺州过山瑶的服饰文化主要可以分为过山瑶、土瑶以及平地瑶,三类中最具特色的就是过山瑶服饰。山瑶服饰把头饰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尖头、平头以及包帕,又把尖头头饰分为尖塔式尖头、斜形尖头和小尖头三类;平头头饰又分为包帕平头、缠纱平头以及平点平头三类;包帕头饰分为单帕和重帕两大类。随着时间的推移瑶族服饰依然保持着古朴、大方和简练的服饰特点。

三、贺州过山瑶服饰的装饰特性和文化内涵

(一)瑶族服饰种类繁多

由于少数民族普遍都爱美,因此,很讲究穿着打扮,服饰的种类繁多。瑶族服饰的型制主要包括上衣、下装、绑腿、头饰、发饰、配饰、背包、背带等。瑶族女性的服饰上身为圆领花边带襟、下身为桃花长裤或百折长裙,然后再配上腰带和围裙;瑶族男性服饰为黑布包扎大平头、上衣为瑶锦装饰、黑色唐装短衣以及方格腰带。由于瑶族的体系较多,因此,受地理环境和审美观念的影响,瑶族各个体系之间的服饰差距较大,特别是在头饰方面,相差更大。

(二)瑶族服饰不仅具有护体和装饰功能,还具有较强的社会功能

同一个地区内瑶族人民,已婚人士、未婚人士以及男女老少服饰之间也有很大差距。例如,贺州平头瑶女士的服装,用黑底格子布把头包扎成平头,外面的装饰为基调桃花红,在少女时期时,母亲会为少女剃光头发,然后留三束长辫扎成盘耳、嘴,再用布进行包扎,被称之为盘王装,因此少女时代的头发不允许外人动的;土瑶女士在少女时期,可以穿由普通制作工艺制作的衣服,但是头饰、绑腿以及腰饰需要母亲亲自制作,或者使用母亲遗留下来的装饰。在瑶族过节期间的盛装,更具珠光宝气和光彩夺目,光彩夺目的服饰,再加上众多金、银、铜等项链和项圈以及手镯等,更加能够体现去瑶族人们对美的追求,从而形成了特有的风格和审美功效。

(三)瑶族服装的色彩

“远看彩虹近看花”是对瑶族服饰色彩最好的评价,瑶族的服饰和早期的农耕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使瑶族的先祖从自然界获得了五种色彩的认知。随着历史文化的不断发展,瑶族服饰的色彩开始向色彩的纯意识审美发展,表明一个民族逐渐走出了自己的心理阴影,开始了充满阳光的民族复兴。

(四)瑶族服饰的制作工艺

贺州瑶族服饰的制作工艺主要可以分为三中,分别为染色、织锦以及刺绣,据史料记载,瑶族的先祖在很早以前就掌握了用植物进行服饰染色,贺州瑶族的传统染色方式主要分为靛青、浆染以及蜡染三种形式。所谓靛青染色工艺就是通过蓝草的植物侵泡在水中进行发酵,等到蓝草开始枯萎变黄时水变成蓝色时,这时把植物等捞起来,然后加入相应的碱性材料进行化学反映,把沉淀在桶底的蓝靛膏收集就可以使用。在进行布料染色时,先将布料侵泡在水中3-4小时,捞出后晒到半干状态时,然后再次进行侵泡,反复进行直到完全染色位置。浆染和蜡染的主要步骤相同,主要的区别在于染料上。进行蜡染时,主要是利用蜡液作为防染材料,防止衣物被染料入侵,最后去掉蜡现花,此方法可以用来染兰花布,具有浓郁的瑶族风情。

(五)瑶族服饰的图案

瑶族服饰以自身色彩斑斓、种类繁多以及图案美丽而出名。瑶族的服饰大多都采用单布缝线后再进行图案绣制。图案的位置一般设计在容易引人注意和容易磨损的地方,使服饰的美观性和实用性都发挥到最佳效果。瑶族人民渴望幸福美满的生活,因此,在服饰上喜欢编制吉祥如意、生机勃勃等图案,表现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还有一些逐吉避凶的图案,从而表现出族人积极向上的情感。在历史上瑶族人民的服饰上没有文字,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族人开始利用文字和图案来记录民族的文化和民族精神。从图案的种类来分,主要可以分为几何图案、动物图案以及植物图案等,几何图案主要分为水波状、四方连续等图案;动物图案主要有鱼形、鸟形、凤凰、乌龟以及蝴蝶等,反映出瑶族人民历史的捕鱼打猎生活;植物团主要包括,八角花、莲花、黄豆花等,从而反映出族人从捕猎向农耕阶段的过渡。

四、结语

上文主要对贺州瑶族的服饰渊源和特点等进行了分析,现阶段,我们国家的少数民族服饰面临着传承、创新和文化再造的巨大使命,因此,我们应该在传承民族服饰文化的同时,要不断寻求创新和突破。瑶族的服饰文化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和发展,聚集实用价值、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与一体,成为了瑶族文化不可或缺的文化珍品。

[1]张世均.我国少数民族服饰文化遗产的特点与人生礼俗[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7(04).

[2]王光新.论新疆少数民族传统服装服饰艺术[J].装饰,2005(07).

[3]孙薇.北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造型及装饰艺术[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

[4]孙静.中国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艺术特点[J].天津工业大学学报,2002(03).

[5]陈庆菊.试论少数民族服饰图案的特点及其运用[J].大视野,2010(15).

黄戈,1987.12.29,男,汉,广西贺州市,本科,助教,研究方向:民族传统服饰与服装研究。

猜你喜欢

平头贺州头饰
改革开放以来苗族头饰研究的学术史梳理与回顾
贺州学院设计学院李鸿光作品选
印象贺州
“平头哥”的悲剧之路
动物奇异行为观察报道(三)
我的家乡最美之贺州
头饰类恐龙
“帽子展”
一字之差
壮家小妞妞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