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是非功过谁与评说
——评菲利普·罗斯的《复仇女神》

2015-07-12黄淑芳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37

名作欣赏 2015年30期
关键词:菲利普罗斯犹太人

⊙黄淑芳[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37]

是非功过谁与评说
——评菲利普·罗斯的《复仇女神》

⊙黄淑芳[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上海200237]

本文介绍了菲利普·罗斯的最新作品“复仇女神”系列作品的第四部《复仇女神》。作品通过发生在犹太社区韦奎克地区的一场瘟疫再一次探讨了犹太人的苦难命运以及普遍的人性枷锁,代表了罗斯晚年作品回归现实主义的风格。

菲利普·罗斯《复仇女神》犹太命运

2011年5月18日,英国作家菲利普·罗斯成为第四位获得布克国际文学奖的作家。评委会主席葛考斯基在颁奖时说:“从1959年的《再见,哥伦布》到2010年的《复仇女神》,他始终保持了高超的创作水平。我不知道还有谁能够像罗斯一样在五十年间杰作不断。”①《复仇女神》(Nemesis)是菲利普·罗斯的第三十一部作品(2010年由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出版)。自从2006年起,年逾古稀的菲利普·罗斯以一年一部小说的惊人速度推出新作,其旺盛的创作精力令文坛后辈为之汗颜。除2007年的《鬼影退场》(Exit Ghost)被罗斯定位为祖克曼系列的封笔之作外,《凡夫俗子》(Everyman,2006)、《满腔怒火》(Indignation,2008)和《屈辱人生》(Humbling,2009)与刚刚出版的《复仇女神》构成“复仇女神”(Nemeses)系列四部曲。

除了出版时间和篇幅,“复仇女神”系列里的作品看来似乎相关性不大,至少不像“祖克曼系列”或“罗斯系列”那样一目了然。《复仇女神》出版前,罗斯在一次访谈中坦承自己并不明确知道这些作品之间是如何相关联的。罗斯的一个好友认为这些作品中都有一个“受难的女人”:《屈辱人生》中杀死丈夫的西比尔;《凡夫俗子》和《满腔怒火》中自杀的女孩和女人,这是他自己都不曾注意到的;而《复仇女神》的出版让我们看到了这四部作品的内在联系,人与命运的抗争与失败。也许我们应该说这几部作品都是关于受难的“犹太人”以及他们在命运面前的渺小与软弱无力。其实罗斯的所有作品都是关于受难的犹太人的,而这些受难的犹太人并不是仅仅因为他们是犹太人而经历苦难。正如格戈斯所言:“如果说马拉默德认为‘所有的人都是犹太人’,那么罗斯则想着重强调所有的人都是人。”②《凡夫俗子》关注任何人都无法逃避的生老病死;《满腔怒火》以“越战”为背景展示青年的成长与困惑;《屈辱人生》通过江郎才尽的老演员的故事诉说艺术生命终结的悲哀;《复仇女神》则告诉我们人类在瘟疫到来时如何束手无策。

《复仇女神》让期待幽默、荒诞以及大胆的性描写的人们大失所望,因为这部新作里完全没有这些贴了罗斯标签的特点,这是一部最不像罗斯作品的罗斯作品。评论界对《复仇女神》的评价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老作家已经走到了艺术生命的尽头,但是更多的评论家则认为这部作品是菲利普·罗斯的又一力作。③评论家罗伯逊给出了较为公允的评价,“《复仇女神》就其行文而言,是极具冲击力的,精确的,甚至是完美的”,但是故事本身又让人觉得“平淡,熟悉,有那么一点怠惰之嫌”。因为如此的作品对于一般小说家而言已经是相当精彩了,但毕竟不是罗斯的最佳表现。④“复仇女神”系列可以说是作家写作风格的实验,体现了作家勇于尝试的精神,他尝试写短小的作品,简单的故事,想把强大的冲击力浓缩到小部头作品里去。因为作家一直在担心受以网络为代表的各种媒体冲击着的美国大众已经没有心情去阅读大部头了,他认为“严肃阅读所需要的专注、焦点、独处、静默都已经远离了人们”。菲利普·罗斯一直是很有时代感的作家,他敏锐地看到社会发展的方向,并勇于充当时代的弄潮儿。他起步于现实主义,成为现代主义大潮中的麻烦制造者,以其对犹太人大胆的颠覆性的塑造搅乱了人们的生活,继而在作品中融入后现代的荒诞与黑色幽默,让人们迷失于意义;随后,他又引领文坛回归现实主义,因其作品中融入诸多心理以及历史的因素被称为新现实主义,而最近几年的作品,尤其是《复仇女神》让人看到了另一个境界:返璞归真。

菲利普·罗斯把《复仇女神》的故事再一次安排在了他的家乡,新泽西的纽沃克,将他童年经历过的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的灾难放在1944年,“二战”即将结束的时候。在典型的犹太社区韦奎克——罗斯(现实以及小说里的罗斯)、波特诺伊、祖克曼和麦森纳都在这里度过了他们的童年——“孩子是犹太人最大的希望”,而在这个故事里,孩子们无端地承受了身体的伤痛甚至死亡。那时候小儿麻痹症对人们来说是非常可怕的瘟疫,因为当时医疗水平有限,既不知该病的起因,又没有特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因为患病者通常都是少年儿童,更是让这种似乎来自上帝的惩罚显得没来由的残忍。故事的主人公尤金·坎特尔(Eugene Cantor),绰号“巴基”,是个身体强壮、意志坚强且心地善良的青年。故事发生时他二十三岁,因视力不好而未能同他的好友们一同参战,他因此心存愧疚,认为自己未能尽大丈夫职责:保家卫国。巴基从体育学院毕业后成为韦奎克(Weequahic)地区的校长路学校(Chancellor Avenue School)的体育老师,并负责看管学校操场。巴基把操场当作自己的战场,尽职尽责地看护着在这里玩耍的孩子们,调停他们之间的矛盾,保护他们不受校外不良青年的欺侮,像家长一样爱着他们,教他们勇敢,并因自己强壮的身体和精湛的体育技能而被孩子们视为英雄。但是当瘟疫袭来,巴基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他一方面想坚守自己的岗位,用自己的力量去保护孩子们;另一方面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他看管的孩子并不能从病魔手下逃脱。当歇斯底里的病孩家长责怪他时,他陷入了无限的矛盾与痛苦中,他质问上帝为何如此残忍,同时怀疑自己,感到自己如此渺小和软弱。当女友劝他离开这个是非之地,到远离被病毒侵袭的城镇,和她一起到“空气清新”的波克诺斯(Poconos)夏令营去工作时,他犹豫之后还是答应了。初到夏令营的美好很快被一个染病孩子的事件搅乱,巴基深信是自己带来了病毒,并因此受尽良心的折磨。

主人公巴基虽然不是罗斯笔下典型的犹太人,但是他的犹太性仍然犹如标签一样醒目。他对强健的身体的痴迷是为了向世人证明犹太人不是身体羸弱的病毒携带者,他以自己对上帝的怀疑和愤怒证明犹太人不是自己在制造痛苦。但是,恰恰是这样努力摆脱犹太人弱点的强壮而善良的年轻人成了自己内心罪恶感的牺牲品。在某种意义上说,罗斯通过巴基这个形象使得他笔下犹太人这个整体更加特色鲜明。

“复仇女神”是希腊神话中掌管公正的女神,她来决定人们所作所为是否应该得到福祉或者是受到惩罚。可问题是我们在巴基身上看不到这种惩罚的理由。在罗斯笔下,巴基是一个完美的好人,他不明白为什么上帝要让这些无辜的孩子们受苦。他为自己不能上战场而内疚,为逃离自己的“战场”(操场)而自责,为孩子们的痛苦而折磨自己。但是这一切痛苦的源泉似乎都不是巴基自己所能控制的,无论面对战争还是疾病,巴基都无能为力;另一方面,天真烂漫的孩子当然也不应受到惩罚,因而,我们知道,这则故事真正的寓意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在“二战”后期,韦奎克地区在当时是犹太社区(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中的韦奎克地区并没有大面积爆发这种传染病),而瘟疫的爆发让人们把犹太人和病毒联系起来,这与“二战”中纳粹的观点遥相呼应。韦奎克的孩子们在被疾病侵袭之时,欧洲集中营中犹太人则正被赶进毒气室。这种暗中呼应的“影子主题”⑤恰恰显示了作品的微妙之处。但是罗斯没有单纯地谴责上帝的不公,而是把目光放到更具有普遍性的人性上来,巴基因为太过沉重的自责而毁掉了自己的一生,他对上帝的质问——人的苦难到底是谁的过错?没有得到任何的应答。塞克斯顿认为《复仇女神》是“约伯之书”,是关于如何能够与“万能的上帝和解”的受难的故事。⑥因而,《复仇女神》的悲剧是双重的,一重是祸从天降的无奈;另一重则是庸人自扰的悲哀。

也许步入暮年的作家对人生的种种疑问有了清醒的认识,但没有人能给出回答,而对这些问题的纠缠却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事实上,作家也曾多次强调他在“复仇女神”系列中表达的是人生是由很多偶然事件构成的这种观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着宿命的意味,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又看到这命运显然是人自己的选择,你可以选择留下或是离开,你可以选择战斗或是放弃,你可以选择纠结于所谓的错误而痛苦一生或忘却一切伤害而轻装向前。每一次的选择都改写了你人生的轨迹,但没有回头路可走。也许对犹太人来说,苦难因为他们纠结于苦难自身而更加深重;也许对美国来说,恐惧更多源于美国自己的不安全感而不是恐怖分子;也许对人类来说,不可抗拒的毁灭力量一次又一次的袭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类自己为了寻找一个本不存在的答案而迷失了方向。《复仇女神》生动地展示了人类的恐惧,但作品并不是关于恐惧的,也不是关于命运或因果报应的,而是透过红尘的故事显示了作者看破红尘的超然。创作过程中罗斯这样鼓励自己:“不要评判,只管写;不要评判,你没资格。”⑦文学作品的价值同样需要时间去考验,也许多年以后,人们对罗斯这篇精短的小作品会有更客观公正的评价。

①Jury,Louise.“Roth Honoured for 50 Years of Masterpieces”.Evening Standard[J].May 18,2011.

②[美]菲利普·罗斯:《行话:与名作家论文艺》,蒋道超译,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

③Cohen,Leah Hager.“Summer of 44”.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N].Oct.10,2010,p1.

④Robson,Leo.New Statesman[J].Oct.11,2010,Vol. 139 Issue 5022,p50-51.

⑤Power,Kevin.“A Deathly Dilemma”.Irish Times[N]. Oct.16,2010.

⑥Sexton,David.“Roth Takes a Fresh Direction to Serve up Some Divine Retribution”.Evening Standard[N].Sep. 23,2010.

⑦Raab,Scott“Philip Roth Goes Home Again”.Esquire[J]. Oct.2010,Vol.154 Issue 3,p146-154.

作者:黄淑芳,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美国文学。

编辑:水涓 E-mail:shuijuan3936@163.com

本文系2014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重点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编号WS1322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菲利普罗斯犹太人
先来后到
族裔性的空间建构:《拉罗斯》的叙事策略
自己的歌
我想自己做
活跳板
自尊
勇敢地去原谅
大笨熊巴纳比
犹太人的生意经
逃票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