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强国战略下志愿者服务的困境与解决策略

2015-07-12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400030

大众文艺 2015年15期
关键词:强国志愿志愿者

刘 静 (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 400030)

文化强国战略下志愿者服务的困境与解决策略

刘 静 (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 400030)

文化志愿者的重要性意义愈来愈受到重视,新的时代为志愿者服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文化强国战略下的志愿者服务亟待更新认识和思维水平,本文认为,文化民生作为实践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逻辑起点和思想基础,文化志愿者服务需要从发展和实践中总结经验,找寻志愿服务的现实困境与解决策略,从制度层面探索更具有社会效益和长效机制的志愿服务体系,使志愿服务的理念走向生活深入民心。

志愿服务;文化强国;民生视角;长效机制

文化志愿者有别于普通志愿者,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志愿者服务工作所具备的文化属性。每个社会公众都是志愿者,人人都期望社会更加和谐与美好,志愿服务是人文精神的高级表现形式,但和普通志愿服务工作不同的是,“文化志愿者是指那些利用自己的文化知识或文化、艺术及体育等技能自愿为他人和社会提供不以物质报酬为目的文化服务的人”1。结合重庆地区文化工作的地域性特点,特别是一系列活跃在基层的劳模先锋代表、社区志愿者、党员团员小组等,将志愿服务和帮扶友爱的重庆人形象更加完满,文化志愿者工作进一步完善准入制度、考核培训、活动组织、后续帮扶等环节,从注重志愿服务工作数量向质量转变,更注意积极推广先进典型和优秀团队的志愿服务工作经验。我们在强调“牺牲”和“奉献”的同时,更加注意志愿服务的品质成效和团队管理,求得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服务意识和服务精神愈来愈受到现代社会的普遍关注,文化志愿者服务作为一项备具现代人文精神和内涵的重要课题,理应得到社会和公众的积极参与和思想重视。一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植根于公众意识的首先应当是一种平等尊重、与人友善、互帮互助的理念和行动,这也是志愿者服务的根本出发点。广义上讲,从扶贫开发到社区工作,从环境保护到文体赛事,甚至地震海啸灾难中的应急救护等,志愿者们传递先进文化和互助思想,是文化志愿者团队的有机组成部分。文化志愿者锻炼提升的不单单是个人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躬身实践并促成了社会互助与团结友爱,集合个人的业余或专门的时间、精力、技能、资源或其他方面的强项,不计物质报酬而热心提供给他人、社区、公众的公益性服务工作,在诸多消除文盲、疾病免疫、环境保护、抗险救灾等社会运动更多的是依靠文化志愿者们的帮助。新形势下,文化民生亟待愈来愈多的公众加入到志愿服务的具体工作中来,志愿服务不单需要热情,更加需要友爱互助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入到公众的日常生活之中。志愿服务的民生视角和长效机制,需要在文化强国战略背景下更新思想和认识,探索多样化的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形式。

一、文化强国战略对志愿者服务的意义价值

文化强国战略充分体现当代社会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远见,毋庸置疑,文化作为软实力成为和平与发展年代引导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精神和灵魂,在倡导经济和物质硬实力的社会大潮中,愈来愈多的民族意识到自身文化凝聚力和塑造民族品格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文化强国呢?一般而言,“在文化上,能够以自己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影响别国人民,能够对别国输出自己的价值观的国家,可称之为文化强国”。2一旦文化软实力的大厦倾倒、意识形态的防线溃败、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扭曲,那么随之到来的将是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的坍塌,发展与进步将无从谈起,文化输出以及文化强国更是无从谈起。思想的启悟将引领一个民族的未来,民众呼唤文化强国,中国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的沉闷、僵化、保守、封闭,使得民众文化心理上堆积陈旧的国民劣根性,限制和束缚几代人的成长和进步,思想认识和文化眼界不能打开,那么民族凝聚力和社会向心力就无法形成。文化在现代社会所体现的竞争力愈来愈受到充分重视,首先为社会成员的发展提供文化条件和思想氛围,文化志愿者们只有从内在地对当下所处文化环境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只有真正让一个人或一个团体思想和认识上成长进步,才能提供更加长效的互助与扶持。对文化强国战略的进一步宣传和学习,从服务对象来看可以提供更好的服务社会文化环境,而从文化志愿者来看,则可以提升主体的思想境界和深化主体服务理念。重庆各区县文化馆、公共图书馆、社区文化室等建设近年来大力推进,以北碚区为例,老城区天奇广场北碚文化馆定期文艺汇演、新城区嘉陵步行街书报电子借阅点的试行、西南大学党员活动日进社区等,充分调动包括高校在内的公共文化资源的利用效率,取得较好的群众口碑和积极反响。

“由于文化强大的孕化功能,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层面上的文化强国战略的实现,其前提必然是要以满足和实现文化民生为前提。”3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友爱互助有着积极的倡导,实施文化强国战略,就要切实实践文化民生的道路,推进志愿服务工作的积极开展。从传统的仁义孝悌、正义诚信,大同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再到当代中国的文化强国战略的主体环境,人民群众才是文化的承载者,不断更新文化建设的素材继而发挥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而对于志愿服务工作而言,需要每一个文化志愿服务者加深对志愿服务的认识,学习并理解时代的先进文化,树立积极和先进的服务观念,释放出更多的有价值的精神内涵和文化元素。志愿服务者作为志愿服务的主体,自身具有强大的正能量,才能够积极辐射和传播社会正能量,个人的主体文化意识愈加强烈,文化发展需求愈加突出,那样促使其参加社会文化创造的主观能动性也会愈加强烈。在这一正确价值观的引领下,志愿者才能够始终与底层民众同呼吸共命运,脱离小我的精神趣味和文化品位,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积极参与者的同时,也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最切实的受益者。文化强国战略,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志愿服务者自身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这是一种潜在的文化影响力和凝聚力,有利于促使社会志愿服务者发挥文化创造力、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提高志愿者整体形象,继而传播志愿服务的精神和价值。

二、当下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以重庆地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面临的实际问题为例,充分反映当下时代境遇下,志愿者服务工作面临更加复杂和多变的社会冲突问题,志愿者服务有着来自社会和自身诸多限制性因素,在志愿服务工作发展迅速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难题与困境。比如,重庆各区县之间的志愿服务协作联系相对闭塞,重庆地域特殊的山地地形和阴雨天气对户外志愿服务活动的局限,重庆人群个性的急躁一面对志愿服务沟通调解的耐心不够,黔江、巫山、酉阳等少数地区公共文化资源的薄弱……由于我国具体的国情特点,志愿服务工作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离不开社会文化条件和志愿服务的群众基础的提高,一个显著的例子在于,志愿服务者们自身对待志愿服务的理解客观上仍存在着诸多片面性,甚至于是一种被动式的志愿服务。仅仅停留在行政命令或者团体主导的志愿服务工作,是无法真正走近社会民众的心理认同,必然影响和制约社会志愿服务的实践效果。

结合并分析重庆地区志愿者服务实际工作开展的情况,不难发现其存在问题和根源性原因。重庆地区文化志愿者团队,其自身的组织建设和立法保障问题影响着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建设,不能够真正实现志愿服务的既定目标和持续发展,特别是当志愿服务工作引发的纠纷和误会时,志愿者获得的法律支持还有待提高,本身的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再者,重庆地区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供需矛盾较为突出,一方面志愿服务团队自身专业化水平不够,资金链条断裂,行动积极性有待提高,而另一方面社会对于志愿服务的需求则日益增强,这一客观矛盾制约着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继续开展。“广东省美术馆历经过十年,组建成相对稳定的成型的一支二百人左右文化义工。广东在全国第一个制订文化强省愿景规划。此外,一些名人在文化义工队伍当中,发挥着榜样的作用。如深圳丛飞、广东陈小奇、唐彪等。”4

志愿者服务发展至今天,围绕经济收益和社会利益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仍然存在行政化倾向、散漫化管理、立法性缺失等诸多问题,普通民众对于志愿服务认识和加入这一特殊群体的途径还不够明晰,志愿服务面临的困境还很突出。“社区公共服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我国社区管理的体制、机制以及制度的缺陷,因此,要改变社区公共服务存在的问题,就必须从目前不适应社区公共服务发展的行政体制上入手。”5但同时也应当看到,制约志愿服务工作的内因还在于志愿服务自身的工作开展情况中,需要更加行之有效的服务方式和科学化管理。

此外,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与立法保障中的不足也是其发展的障碍。在重庆区县进行普法宣传工作时,容易与信访机构、民事纠纷调解等机构混淆,群众以为不解决实际问题的志愿服务不值得开展和参与。志愿服务者在从事志愿服务工作中遭受人身和生命财产安全威胁的情况时有发生,而在法律关系上缺乏行之有效的保护,这一环节应得到足够的重视。重庆地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的经费短缺、人员缺失、管理不善、认同感低等诸多问题,已然成为限制志愿服务活动长效发展的短板,需要协同处理和解决。“加强志愿者及其组织自身管理的同时,也就对解决我国志愿服务人员结构单一,流失率高的问题起到了很好的解决,再加强志愿服务法制化的同时,也可以加入对志愿者组织资金来源以及增强志愿服务社会认同的法律支持等。”6同时,重庆地区文化志愿工作开展过程中,围绕志愿者主体资格和相对宽泛的注册制度、志愿服务资金使用监管制度和服务范围是否合理、志愿服务法律关系模糊等问题,也应得到重视和解决。“志愿服务主要是公共服务,而提供公共服务本应是政府的职责,由于政府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不足,才促使了志愿服务的发展,志愿服务为政府节约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成本。”7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志愿服务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困境的解决应当成为社会共识,需要给予更多的物质和精神支持,并积极推进体制建设和法律保障,倡导互助友爱的社会公共文化心理。

三、文化志愿服务困境的解决策略

国外的志愿服务工作更加具有组织性和科学性,对于重庆地区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有着引领作用。特别是,较早的起步工作形成一套相对比较规范化的志愿服务体制,而健全的体制是志愿服务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动力,因此有必要为当下重庆的文化志愿服务工作提供更多的启示。其特点有:社会志愿服务与社会福利挂钩、服务针对性更强、社会志愿服务工作的中心从政府转向基层朝向全民化与社区化发展。只有真正与公众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核心利益挂钩,社会民众能够真正从认识层面积极响应和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形成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和长效机制。因此,围绕社会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社会效益和文化媒介,应当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扩大有组织有管理的志愿服务工作的影响,进而推广一套行之有效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于,摄影广告志愿服务结合专长和兴趣,对重庆各旅游景点的文化宣传上,包括磁器口、朝天门、解放碑、洪崖洞、缙云山,以及重庆云阳龙岗、巫山小三峡、潼南油菜花等品牌,充分以吊脚楼文化、抗战文化等为基础树立品牌形象,有利于增强重庆地域的文化自信。

首先,需要在思想认识上更新固有观念,走出志愿服务的认识误区,在热情和善心基础上还要具备一定的志愿服务技能,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在服务社会的同时明确自身的权利与义务。只有从新的时代背景和重庆地区的地域特色出发,从实在的志愿服务需求出发,培养和锻炼志愿服务工作的各项技能,才能为做好志愿服务工作增添力量。文化强国战略为新时期志愿服务精神的高涨,提供了更加广阔和自由的平台,文化志愿服务工作们更应当紧随时代的脉搏更新自身的思想和认识。

其次,需要科学有效地开展地域志愿服务的推广工作,众人拾柴火焰高,结合重庆各区县和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在现代媒介和文化推广方面的成果,使志愿精神获得更多人的支持和理解。“组织者要做好推广工作,把志愿服务活动做到基层、社区、家庭和学校;推广专职工作者带教志愿者的方式,组织开展服务活动;立足实际,搭建广泛的服务平台,不断拓展志愿服务的领域。”8需要进一步营造社会志愿服务的文化条件和舆论背景,只有形成社会合力才能真正使得志愿服务的奉献、友爱精神获得更加普遍的群众支持和持续动力。

第三,建立重庆地域网络化的志愿服务信息平台,完善管理机制,特别是奖励机制。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积极探索和完善志愿服务的管理机制,从志愿者招募和注册,到志愿合同的签署,以及志愿者信息平台建设,都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和智力保障。应设立文化志愿服务的专项基金,明确服务具体文化工作范围,如文体赛事、应急救援、环境保护、义务支教等等,从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各个层面为志愿服务者搭建激励机制和法制保障,形成一系列法规性文件。“明确志愿者的注册机制,建立志愿者信息数据库,明确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奖惩制度,以法律形式规定志愿服务的奖惩方法和措施。”9已经着手进行建设的重庆地区志愿者信息平台和法制建设,将会实际推动志愿服务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最后,重庆地区文化志愿服务工作自身项目制定与服务质量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仅仅具备奉献和互助精神不能够真正实现志愿服务的预定目标,还需从具体服务方式上进行改变。“从整个社会发展的需求角度来看,志愿服务项目还是比较单一,创新不够,没有对项目的开发、制定等方面进行深入、可行性系统分析与研究,难以为民众参与志愿服务活动提供可行的途径。”10围绕志愿服务的目标设立和制定的服务项目过于笼统和简单,多数是囿于志愿者的积极性,而未综合考虑实际需求和项目的可行性设计,简单的海报宣传、短期项目、志愿签名等等,不能够真正形成社会影响和帮扶效益。对于国外优秀的志愿服务项目多是机械化的摹仿,不能够真正形成自身的文化创造力,只有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创新志愿服务的方式方法,结合具体服务经验,才能更好地完成志愿服务工作。

综合来看,无论是文化强国战略的时代背景,还是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内部机制,需要站在更高视野来进行权衡和考量。只有协同社会公共资源配置服务于志愿服务工作的实践需求,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进一步完善志愿服务的人才选拔、社会参与、效果评估、项目建设、权益保障、激励制度、文化建设,同时还要提升服务者自身文化素质和服务意识。构建相对专业的志愿者服务信息化平台,交流和学习优秀的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和成果,在文化强国战略支撑和重庆地域发展规划支持下,进一步夯实文化志愿服务者的自信心和公信力,以更加亲民和务实的态度推动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的长效运行发展。

注释:

1.高和荣.文化志愿者队伍的建设与完善[J].湖湘论坛,2012(6):82.

2.周和平.文化强国战略[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3:14.

3.张春霞.文化民生是文化强国战略的逻辑起点与基础[J].实事求是,2013(2):92.

4.肖英奎.梳理经验探索机制——对全国部分文化志愿者团队的调研报告[J].大众文艺,2013(1):13.

5.蒋舟.社区公共服务困境与对策分析[D].湖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10:32.

6.牛雅林.当代中国志愿服务现状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3:24.

7.张松.志愿服务立法研究——以行政法为视角[D].内蒙古大学,2012:31.

8.刘鹏.提升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对策与建议[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1):35.

9.李志清.石家庄志愿服务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2011:51.

10.邢旭东.我国志愿服务普及对策探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0:28.

刘静,女,1962年3月31日出生,重庆人,工作单位为重庆市沙坪坝区文化馆文艺辅导部,职务为部主任,中级职称,研究方向:群众文化大众文艺。

猜你喜欢

强国志愿志愿者
志愿者
以志愿,致青春
我是志愿者
学习强国”积分兑奖党员学习“比学赶超”
纺织强国再出发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学习强国”礼赞
秦晋争霸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