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织锦的传承和保护
2015-07-12余秦锋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710054
王 慧 余秦锋 (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710054)
土家织锦,在土家语中被称为西兰卡普,是土家族自古以来的一种纺织工艺品。从最初的原是编织物到賨布、兰干细布、斑布、土锦到最后被称为的西兰卡普,已经拥有近2000年的历史了。在酉水流域生活着的土家人有一句话这样说到“养女不织花,不如不养她”,由此也可以看出土家织锦对土家人的重要。
一、土家织锦的传承
1.家庭性传承
土家织锦在传承方式上主要是以家庭性传承和区域性传承为主。家庭传承指的是家庭以内进行的织锦传承教学,主要是家庭之间、亲戚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在传统的土家家庭中,男主内女主外的思想一直萦绕在土家人的生活中,所以作为主内之列的吃喝穿戴、纺纱织锦等都是妻子的主管事务了。
在武陵山区的土家族生活一般已姓氏集聚,一个大的山寨由几个大的姓氏组成。传统上的土家织锦工艺是自给自足的,完全上是没有形成产业化,而会织锦的土家人也不是现在所称的民间艺人。她们做织锦只是为了生活所需,为了以后女儿出嫁有足够的嫁妆,为了外孙的望月。所以在数量上,土家织锦是有限的。也正因为如此大部分人的技艺也就不是很好,传承的形式全靠“口诀”、记忆和模仿。土家织锦相比于其他的民间织锦物不同的是,它在传承的过程中也只教技艺图样不教颜色搭配,花纹颜色全靠织造者自己去体会。
2.区域性传承
文化的传承都是依附在相应的大环境下的,跟不能忽略的是大环境下的生产、传播、演变、发展和自然、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也就是区域性的问题。
土家织锦虽然在湖南、湖北、重庆、贵州边区都有一定分布,但是从历史的根源出发,它的源发地还是酉水流域为主。在现在土家织锦依然还保留着原生态的功能,作为一种民俗实用品在民间流通的也就只有龙山的捞车河流域和永顺、保靖、龙山三县的交界乡镇了。
土家族是一个多部落融合的民族,但是生活在武陵山区的土家人在生活习俗、信仰等方面根据南北的划分还是有所区别的。生活在酉水流域的土家族和生活在清江流域的土家族,一个忌白,一个却认为白色代表了纯洁、能干。在成分上也有所不同,由于酉水流域的土家人大部分是古代僚和板楯蛮的后裔,所以在土家织锦的织造上受到僚织物和板楯蛮賨布的影响更强。从而也就造就了酉水流域的土家族和清江流域的土家族在民族习俗上有了大的区别。
近些年来,由于土家织锦逐渐走向旅游市场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制作工艺和制作流程也就没有以前那么开放了。为了利益的关系,土家织锦的织造技术渐渐的变成了谋生的利器,工艺的传承也就仅仅之存在与内部沟通了,闭门学徒的现象也就越来越普遍了。但是这种没有民俗环境的支撑的织造传承是不可能在民间发展起来的。
二、土家织锦的保护
1.濒危的土家织锦
土家织锦作为一种区域性的民间传统工艺技术,几千年以来也辉煌过。电视媒体、报纸杂志都大面积的报道过土家织锦的绚丽多彩,让人们觉得土家织锦是多么的有地位,在人们的生活中是多么的重要,但是显示的情况却不是如此。文化的冲击、大环境的改变,土家织锦也渐渐的走向了失传的道路。在外来文化面前显得是如此的弱小和不堪一击。
对于现代人的生活,在选择生活用品的时候,第一考虑的是实用性其次是美观性,当然经济条件的制约也是选择上一大关键因素。土家织锦相对于其他的生活实用品来说不仅厚重而且不利于清洗,不太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和生活意识。对于不富裕的家庭来说,高昂的土家织锦就完全不在考虑的范围内了。随着土家传统节日的淡化,现实观点的转化,一向以实用性为主的土家织锦也失去了自己赖以生存的环境,所以变得衰落是一种必然趋势。
土家织锦是土家传统文化的一个传承,所以在技艺的传承上要求织造者具有良好的民族感情和艺术领悟能力。但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生活在武陵山区的土家年轻人不再考虑学习织锦文化,而是去外面的时间。这也就导致现在传统工艺人才的流失和技艺越来越缺乏。
土家织锦中丰富的经典传统图纹,需要土家姑娘首先对着织锦实物临摹,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以后。有了一定的构成意识和配色意识,再进行无实物的记忆临摹,最后完成添加个人感情和个人领悟去进行创作,对于没有文化知识的家庭主妇来说是很难完成的。所以,离开了织锦物的对照,民间就很难完成个人织造了更别说传承了。
2.土家织锦的保护
有效的保护土家织锦这块民间瑰宝,就应该成立相应的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之后的工作中做到常年指导从事民族保护工作。同时聘请国内专家、教授参与调研民间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中来,他们有良好的文化背景和现代科学知识,在保护民族的工作上能有很好的意见和建议,能够帮助少数民族的民间文化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
和高等院校、科研部门来进行合作,从年轻的学生工作者中培养高质量的土家织锦研究人才。与民间艺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这样不仅有利于专家、教授、高等院校和科研部门调研,而且还能更好的传播土家织锦的技艺、纹样,从而形成一个大的文化环境。在土家族地区的中小学开展相应的土家织锦文化知识课程和土家织锦技术课程,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让土家融入土家人的生活中。
努力挖掘土家织锦的艺术和工艺特色,来结合现代的工艺产品重新组合土家织锦中的元素,从而创造即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又富有现代视觉语言特征的产品。这样不仅能够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心理要求又能够提升土家织锦现代价值的附加值,大大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因此,土家织锦的现代融合重组,是让古老的土家民间工艺走向现代的一股新鲜力量。
三、结语
土家织锦作为一种民间的工艺民俗品,与相应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经济环境是有着必然联系的。如何在大环境下保护好土家织锦,笔者认为不能消极的保护,要积极的应对。俗话说的好“不进则退”,如果让土家织锦去顺应大环境下的发展是没有前途的,迟早也会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积极开发从保护中寻求发展、寻求创新,在保住民族特色的同时和现代审美结合起来发展艺术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