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疏证》按语研究
2015-07-12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专业在读研究生210024
张 念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古典文献专业在读研究生 210024)
《论语疏证》是杨树达先生的一部力作。其证文后杨先生所做的按语,不仅是杨先生思想的体现,从中还可管窥当时《论语》学的研究概况,也可对杨先生所处时代的学风有一些了解。
《疏证》中共有按语169条,《学而》篇的数目最多,为22条,《乡党》篇、《阳货》篇、《尧曰》篇的数目最少,均为3条。按语风格言简意赅,且皆用文言文所写。
一、《疏证》按语类型
笔者将这些按语按照内容进行了大致的分类,逐一举例说明:
第一,训诂字词类。此类是对《论语》原文和证文中的字词进行解释。共26条。如“林放问礼之本”章,其原文有:“丧,与其易也,宁戚。”后附按语:“树达按:易,慢易也。”
第二,考证类。此类是对《论语》原文以及证文中的史实等进行考证。共6条。例如“从我于陈蔡者”章,其原文“言语:宰我,子贡”后附按语:“树达按:《史记·仲尼弟子传》载子贡说齐吴越之事,疑出于纵横家之所为,今不取。”
第三,解释证文类。此类表明以上证文所表达的宗旨,或者交代证文中的问题。共62条。如“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章,后附三段证文,每段证文后皆有一句按语,分别是:“树达按:此鲁昭公不肯忍忿,遂客死于乾侯也”,“树达按:此赵襄子能忍忿之事也”,“树达按:以上谓仁不忍。”
第四,点评前人过失。此类评价前人注解过失。共9条。例如“尧之为君也”章,后附按语:“树达按:《集解》引孔安国说释五人为‘禹,稷,契,皋陶,伯益’,是也。其说实本《孟子》此章,而疏家皆不及,失之。”
第五,解释《论语》原文文意。此类解释《论语》原文的大意,未做深入阐发。共65条。例如“宰予昼寝”章,后附按语:“树达按:宰予非疾而昼寝,故孔子严责之。”
第六,阐发义理。此类深入解释《论语》的内涵,共39条。如“学而时习之”章,后附按语:“又按:时习而说,学者自修之事也;朋来而乐,以文会友之事也;不知而不愠,则为德性坚定之人矣。孔子之言次第极分明也。”
二、《疏证》按语中体现的时代特征
任何时期的学术,都与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而《疏证》做为民国的经典著作,也体现了民国的时代特征:
第一,结合时事解读孔子思想。民国时期战火纷飞,广大知识分子的学术研究,也因此受到了阻碍。因此,《疏证》的按语便借孔子之口表现了出了“渴望和平”的倾向。如“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章,后附按语:“颜子欲铸库兵为农器而孔子称之,此又孔子尚和平反武力之一事也。”在“泰伯”章后附按语:“此孔子赞和平,非武力之义也。”
二战中,法西斯大肆宣扬所谓“民族优越论”,并以此肆意践踏世界其他种族,令人不齿。故而《疏证》的按语中也针对此赞美孔子不以血统地缘做为夷夏之界。在“夷狄之有君”章后的按语便如此写到:“盖孔子于夷夏之界,不以血统种族及地理与其他条件为准,而以行为为准。其生在二千数百年以前,恍若预知数千年后有希特勒,东条英机等败类将持其民族优越论以祸天下而预为之防者,此等见解何等卓越!此等智慧何等深远!”
第二,用现代哲学思想解读《论语》。在民国西学东进的背景下,当时很多的学者都试图做到中西结合,《疏证》也体现出了这种倾向。如“不在其位”章,后附按语:“树达按: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经也;弦高佯为郑吏以犒秦,权也。国家存亡在呼吸之顷,如弦高以不在其位而不谋,则悖矣。此又古人行事深合辩证法者也。”显然,其中的“辩证法”是源自西方哲学中的概念。无独有偶,在按语中有许多处都提到了“辩证法”。
三、《疏证》按语中体现的学术思想
深入地发掘《疏证》的按语,可以了解其中蕴含的学术观点和思想,下面分以下几点加以说明:
第一,体现了删繁就简,求真务实的思想。《疏证》最与前人不同的是其以引书作为注疏的重点,通过引书内容与原文的互相参证,既无繁复的训诂,也无空虚的义理讲解。当引书内容不能很好的证明《论语》原文,或已有研究存在不足之处,便以按语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语言简洁,没有占很大的篇幅,都体现了作者想一改过去冗赘繁芜之风,创造一种更加简洁易懂的注疏形式的思想。
第二,对孔子及其学说持较为公允客观的态度。首先,在对待孔子的称谓上,在《疏证》中,基本以“孔子”称之,不称“圣人”,“夫子”或者“孔夫子”等。从称谓的变化即可看出,杨先生对孔子的态度并不像以往的注家那样奉为神明,但是也没有贬低孔子的倾向。其次,对于孔子的学说并不采取一味回护和赞赏的态度,也有批评和反对。例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章,后附按语:“孔子此语似有轻视教育之病,若能尽心教育,民不可无知也。以民为愚不可知,于是乃假手于鬼神以恐之,淮南子所云是也,此为民不可知必然之结论。”可见杨先生认为孔子的说法有失偏颇,应该让人民接受教育。
第三,体现了追本溯源的思想。首先,在训诂类按语中,有很多按语中都采用了《说文》中对词语的解释,而且在点评类按语中,杨先生更注意对古注的吸收,相对于朱注,杨先生认为古训更加合理。如“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章,后附按语:“毋意正《少仪篇》所谓毋测未至也。朱子训为私意,古训之未闻,殆未是也。”体现了杨先生重视古注的倾向。其次,在《疏证》中的按语中,杨先生还使用了互证法,即取《论语》本书之文前后互证,这也体现了杨先生用《论语》本书来探求《论语》本意的思想,也是杨先生追本溯源的倾向的体现。
第四,不泥于古注,提出新解。在《疏证》中,杨先生多有新解,而且这些新解多发前人之未发,也给后人研究《论语》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如“君子怀德,小人怀土”章,皇侃注为:“君子身之所安,安于有德之事……小人不贵于德,唯安于乡土,不期利害,是以安之不能迁也。”朱熹解为:“怀德,谓存其固有之善。怀土,谓溺其所处之安……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而《疏证》之解则为:“怀土者怠于迁,所谓安土重迁者是也。安安而能迁,则与怀土怀居者异矣。此孔子劝劳动,戒安惰也。”显然杨先生在此没有拘泥于前注,在怀土怀德,以及君子小人之别上纠结,而另提出了自己的新解。
四、按语中体现的杨树达先生的伦理思想
杨先生本着“文以载道”的原则,常对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这就是杨先生的伦理思想。这些思想在《疏证》的按语中更多地体现了出来。
儒家思想中,“仁”是其中的根本,而“仁”的思想中,孝悌又是根本,所以在《论语》中有“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之语。杨先生对于这样的观点也十分赞同,遂有按语曰:“爱亲,孝也;敬兄,悌也。儒家学说,欲使人本其爱亲敬兄长之良知良能而扩大之,由家庭以及其国家,以及全人类,进而至于大同,所谓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也。然博爱人类进而至大同之境,乃以爱亲敬兄之良知良能为其始基,故曰孝悌为仁之本。” 从以上按语可以看出,杨先生完全接受了儒家伦理思想中“孝悌为仁之本”的观点,或者说他的伦理观的重要内容是仁义和孝弟。
在孔子以及孔门的思想中,忠信又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学而》篇中,孔子说到"主忠信。”同样的话又见于《颜渊》篇。在《学而》篇中,子夏说:“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在《里仁》篇中,子游说: “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在这句话后,附按语曰:“孔子于事君处友并云不可则止。数者,不可而不止之谓也。不可而不止,则见辱与疏矣。君臣朋友皆以义合,合则相与,不合则不必强也。"杨先生再次说明,无论事君还是待友,都该以义合,这又与孔子的伦理思想相一致。
杨先生的伦理思想虽然与孔子的伦理思想有很多一致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杨先生自己的特色。
第一,杨先生表现出了更开放更先进的历史观。如《学而篇》中“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这一句的“君”,历来注家都释为“国君”,但杨先生则释为“贤君”,并认为“夷夏之界”不能单纯以地理或者其他条件为准,应以具体的行为为标准。此观点无疑是更合理的。
第二,杨先生表现出了更多对国家和集体利益的重视。如“以德报怨”章后,按语曰:“以德报德,孔子就受德者言之。子贡子路之事,孔子就施德者言之。施而不受报,足以阻他人之施。孔子为社会计,不许个人以让为名高而损社会也。”这表明杨先生认为社会与国家的利益是高于一切的。
第三,杨先生表现出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反对,这跟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关系,这也再次表现出了杨先生是一位心系天下,读圣贤书,仍闻窗外事的学者。具体按语在上文中已列举,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从《疏证》的按语可看出:首先,在民国时期,经学研究并未停止,“西学东进”为中国传统经学增加了不同于以往的新的色彩;其次,在《疏证》中体现了总结前人成果,删繁就简,不拘于前人之研究,公正评价孔子的倾向,亦可说明,到了民国时期,经学研究已进入了总结期;再次也能看出,杨先生不仅是具备儒家传统道德的学者,而且还关心国家和社会,不仅其学术成果值得后来的学人继承,其高尚的品格更值得后人学习。
[1]杨树达.论语疏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2]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3]杨树达.积微翁诗文钞[M].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4]陈冠伟.杨树达伦理思想研究[J].伦理学研究,2012(1).
[5]刘斌.民国《论语》学研究[J].山东大学,2008.
[6]马瑞霞.《论语疏证》研究[J].兰州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