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风韵,文墨飘香
——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红丝砚”的保护与传承
2015-07-12青岛大学音乐学院266000
王 颖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 266000)
古城风韵,文墨飘香
——青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红丝砚”的保护与传承
王 颖 (青岛大学音乐学院 266000)
青州作为古九州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形式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其中红丝砚便是其中一颗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宝。近些年青州在红丝砚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做出了显著的成绩,但由于各项政策法规不健全,非遗保护工作面临一些突出的问题,本文将从红丝砚的历史渊源,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以及保护现状的角度出发来介绍这件民间珍宝。针对在保护和传承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作者更加深入地从红丝砚的文化历史及传承人研究,艺术风格创新,传承体系研究以及数字化传播手段等方面提出几项具体举措。
青州红丝砚;风格创新;传承体系;传播手段
《尚书 禹贡》记载“海岱惟青州”,青州地处东海(海)和泰山(岱)之间,位于东方,东方属木,木色为青,故名青州。宋代苏辙盛赞青州:“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随着近30年世界各国对于代表民族精神意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的增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强调“鼓励各国政府、各非政府组织和各地方社区开展鉴别、保护和利用起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活动。”中国2005年由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以行政力量提出保护措施,并明确指出要建立名录体系。青州政府各部门普查近2001条线索,建立了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其中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节庆、礼仪、民俗、传统手工艺技能等188项国家级省级和市级非遗项目,其中作为四大名砚之一的红丝砚被列其中,红丝石作为国内外独有的稀缺矿产资源,因与墨相亲,发墨如油且墨色相凝如漆而被用来制砚,青州红丝砚制作技艺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从西晋至今传承了一千年后依然保留完整,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依靠这种古老的技艺所制作的砚台具有很好的观赏价值、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红丝砚作为艺术品意境悠远,造型古朴浑厚纹样线条却不失精巧别致,实为艺术史上的绚丽瑰宝。
一、红丝砚的理论研究
(一)红丝砚的历史地位及传承人研究
1.历史地位研究
红丝砚“细润如玉,温嫩而不滑,扣之有声,贮水不耗,发墨不损毫,久用笔锋不退”。西晋张华撰《博物志》中有:“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一”;唐代书法家柳公权在《论砚》中称“蓄砚以青州为第一”;宋欧阳修《砚谱》云“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当代著名书法家赵朴初先生亦赞美:“昔者柳公权,论砚推青州。青州红丝石,奇异盖其尤。云水行亦天,墨海翻洪流。临砚动豪兴,挥笔势难收。品评宜第一,吾服唐与欧”。从柳公权到苏轼到米芾,从赵朴初到启功到刘海粟,历代书画大家们对它视若珍宝。自古红丝砚以簸箕式、莲蓬式、履式、内相式、门字式、手抄式、双夔式为主。
青州红丝石石材最早发现于城西四十里邵庄镇黑山的红丝石洞,但是到宋代已经基本采空,石脉的短缺使得这项近千年的传统艺术品几近灭绝,所幸建国后又在黑山的阳面发现了新的石坑,至此被历代文人墨客所推崇的名砚又重回历史舞台,并展现其独领风骚的赫赫雄姿。黑山顶上的石头大多是黑色的,而山却掩藏着红色的石头,这不得不令人联想到墨与砚的亲密关系,或许冥冥之中这是一份馈赠,赠予这块土地灵气,灵性十足的青州人似乎读懂了这份良苦用心,山下的红丝石不用来制砚岂不辜负了?
相传东海龙王的太子叫小墨龙,与一位地位低下的赤龙女相爱,由于龙王的阻挠,他们不得不相与私奔,龙王发现后就令雷公来追赶他们,当行至青州西郊时雷公将小墨龙和赤龙女劈死了,小墨龙化身墨山,赤龙女则化为一层层的石脉,镶嵌在黑山腰间,从此相伴相依。这样的传说恰恰体现出人们对于黑山及红丝石的人文情怀和敬意,古风遗韵何处寻,赤心犹未忘真君。
2.历史传承人研究
现位于青州城南的“古州名砚店”中有一位红丝砚的历史传承人——高东亮(1981年11月——至今),高东亮为人豁达忠厚,生于红丝砚的传承世家,他从小就受到环境的耳濡目染,对于艺术品有其独到的审美见解,所收藏的红丝砚都是从祖辈传承下来的砚中极品。他的爷爷高学志生于1920年,是远近闻名的石雕艺人,青州城郊的云门山和驼山的石牌坊以及万年桥上的二十四孝图都是他带人雕刻完成的,高老先生收藏了从黑山挖掘出的正宗红丝石,其子高长辉(1955年——至今)和其孙高东亮将红石砚技艺进一步继承发扬,红丝石之所以如此珍贵,不仅是因为其材质的嫩润如玉还在于开采过程的艰辛,据高东亮介绍黑山山洞高一般不到一米,上边青石底下青石,一边往里爬一边一点点开,渣再慢慢倒出来,一个锤子一个钻子一个镐就这样慢慢挖,一个洞往往要开采半年才能见到石头。有青州史料记载:既往六七日,仅得方四五寸,自辛丑夏四月至癸卯春三月经两年,凡工人数十,往其所得,可为砚者大小共五十余。由于开采困难,得到一块好的红丝石变得异常艰难,成为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高东亮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刘克堂先生,经过不断的探索研究高东亮的设计和雕刻技艺日渐成熟,不久的将来我们相信充满人文气息的青州大地上将出现一位工艺雕刻大师。
(二)审美内涵及艺术情趣研究
红丝砚作为一件艺术品自然蕴含了丰富的艺术美和意境美,艺术美是现实的反映、深化和升华,是人的合目的性与规律性的审美创造,因此具有艺术美的事物一定要有规律可循,并且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而意境美则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情中有理,理中有情,情景交融,因而探究艺术美和意境美就要从规律性、实用性、感染力等方面进行论述。制砚存在粗与细、主与次、线与体面、动与静、方与圆刚与柔、有法与无法等方面的规律,粗与细的规律体现在在制作过程中追求整体效果,粗细问题上有所侧重,形成对比,以粗显细,粗中见细。主次规律体现在墨堂的地方是主要的,不能小于三分之二,雕饰部分是次,不得超过砚材的三分之一,另一方面雕饰也要有主次,为主的实一些为次的虚一些。线与体面问题则体现在造型方面注重轮廓线和墨堂线的变化,雕刻方面注意纹样的表现方法,另外还要有体面,否则将没有体积感。砚最重要的价值根本在于实用性,文人用以红丝砚所磨墨润笔护毫,发墨如油,置于匣中,数日墨汁不干,作为四大名砚这首,红丝砚流淌的是情,笔墨之间寄托了多少情思,或悲或喜,或朴或华,或壮志豪情或碧玉小家,无数的情景诗篇忧国乡情寄于笔下,笔旁似有一位故人在坚守,翘首与期盼中目睹着扩日诗作佳偶天成,心中却仍放不下远方的那座伟岸的重栾。
二、红丝砚保护现状及具体举措施综合研究
(一)开采地保护
随着红丝砚经济价值的逐年升高,红丝石的开采量加大,这样势必造成资源的逐渐匮乏,政府从保护文化遗产的角度出发,将开采地进行部分保护,封锁山洞,进而避免因过渡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但基于利益诱惑,违规开采的情况时有发生,政府如何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是现在所面临的首要问题,要加大法制宣传力度,加强周边村落的设施建设和监控设备安装,对于违法违规情况做出明确的惩治措施,切实加强人们的法制观念。从根本上抑制红丝砚市场的过渡炒作和哄抬市场价格现象,这需要从更大的国家制度方面进行改制,加大反腐力度,遵守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
(二)避免滥制滥造和因袭摹仿
作为具有收藏价值的艺术品,红丝砚的艺术生命力不容小觑,根据其时代特点进行创新,赋予砚新的艺术表现力,这需要从艺术和传统上对砚进行深入详尽的理论研究,吸取其它砚的优秀制作工艺和艺术传统,因地制宜,不改变鲁砚“巧用天工、简朴大方”的艺术风格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而非一味地注重经济效益而用杂砚、下品砚进行大量摹仿再通过商业炒作而赚取利润。艺术品具有传承性,它代表的是一个民族的一脉相承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性格,应使其真正体现民族文化特色,作为一种文化传承品一代代继承下去,文化创作者应加强历史责任感和奉献精神,排除干扰,加强理论和技艺学习,提高文化修养和审美鉴赏能力,真正沉下心进行钻研创造。另外对非遗文化加以保护,减轻保护性开发利用是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三、红丝砚制作技艺传承机制及传播普及措施研究
(一)制作技艺传承体系研究
红丝砚制作工艺得以传承是一大幸事,它的加工流程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步选料时拿起石料用锤子轻轻敲击,听声音检查有无裂痕,再将石料湿水观察纹理变化,有无瑕疵,颜色艳丽纹理富于变化没有瑕疵的为佳品。第二步相石要观察料石的光泽和纹理并因材设计。第三步设计力求简朴大方,根据石头的形状确定雕刻砚台的形状和图案。第四部制胚要根据设计好的形状,把砚台外形根据要求裁切出来。第五步雕刻要灵活运用雕刻工具,把握深浅运刀力度,图案布局和疏密。第六步打磨,雕刻完成后用细石将砚通磨一遍,再用细砂纸水磨至水触无铓为止,图案部分可以撒些金刚砂用牙刷磨光。最后一部蜂蜡,将砚台通过水煮日晒的方式加热, 用毛刷将蜂蜡均匀涂抹,使其晶莹光洁,用时用细砂纸将砚台轻轻打磨即可。
(二)利用数字化传播媒介扩展普及范围研究
网络作为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交流平台在文化传播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利用数字化传播媒介进行文化的宣传和普及是非遗保护工作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要建立数字化展示系统,综合多媒体信息、视频、音频、图片、文字和虚拟场景展示等方式,并广泛应用于非遗展示场馆和网络。其次可通过三维动画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运用红外线扫描对红丝砚制作人的肢体动作进行捕捉,经模型修复和动画处理形成清晰的动作画面,生成虚拟逼真的场景,令人们能够身临其境地观察红丝砚的成品和再现工艺制作过程,动作捕捉技术还可提供三维动作数据用于动画和网络游戏的开发。另外还可以开发计算机软件,将红丝砚设计的造型内容、样式、雕刻的纹样等归纳,开发出相应的软件运用于现代工艺美术设计中,与学校高等教育相互融合。
四、结语
“唐人早重青州石,田海推迁世罕知。今日层台观鲁砚,百花丛里见红丝。”红丝砚承载了数千年的中国诗情,笔墨间多少文人墨客寄情于红丝砚的绝美柔情,研墨润毫多乐趣,爱观红上走云烟。这份恩赐令青州人民自豪,同时也更多了一份历史的使命感,传承人将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情致传承下去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夯实雕刻基本功,积累理论知识,提高审美意境是红丝砚历史传承人努力的方向,同时政府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对市场进行有效调节,使红丝砚不要淹没在人声鼎沸的芸芸之中。这是一件熠熠生辉的瑰宝,它需要的是一份理解一段缘分,读懂它呵护它,它才会给我们爱的馈赠。
[1]田素英. 魅力青州[M].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8).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8).
[3]陈延亮.守望民族的精神家园——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现状调查[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11).
[4]别金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综述[J].旅游论坛,2008(12).
[5]杨海波.数字技术与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山东社会科学,2009(1).
[6]韩基灿.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特点及其意义[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
[7]宛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保护之忧[J].探索与争鸣,2007(7).
[8]王群.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项目的现状及保护对策[J].民族艺术研究,2005(5).
王颖,1990年4月18日出生,女,山东青州人,青岛大学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方向:作曲理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