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看当前经济形势

2015-07-11韩保江

时事报告(大学生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经济

◎ 韩保江



如何看当前经济形势

◎ 韩保江

过去20年,每当中国经济部分指标数据下降,一些舆论就会冒出唱衰中国发展的论调。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唱衰中国论”再度泛起。多家机构预测,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速难以保七。7月15日,上半年“成绩单”出炉:GDP实际增长7%,主要指标全线回暖,“三驾马车”企稳向好,中国不仅没有“衰退”,反而站得更稳了。如此亮眼的“成绩”,既让中国老百姓心里踏实,也让唱衰中国的人无话可说。

一、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中国上半年7%的GDP增长,超出了此前一些机构的预测。GDP、CPI、就业等数据都共同指向一个字:稳。从三大需求的指标来看,逐月回暖。二季度最显著的亮点,就是主要指标增速在回暖。

初步核算,2015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29686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0%。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7.0%,二季度增长7.0%。总体来看,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呈现缓中趋稳、稳中向好、稳中有进的态势,符合增长预期。

我们来晒一晒“成绩单”。

第一,农业基础得到巩固。全国夏粮总产量14107万吨,比上年增加447万吨,增长3.3%。全年粮食产量有望实现“十二连丰”。农业形势好,有利于确保我国口粮的绝对安全。

第二,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逐月回升。固定资产投资5、6月份当月增速连续两个月回升,增速下滑的趋势得到了初步遏制;社会消费零售总额5月份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和运行态势总体是好的。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新的增长点正在加快孕育并不断破茧而出,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加快形成并不断蓄积力量。经济发展前景仍然广阔,对此一定要有信心。

——2015年7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长春召开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实际增长10.2%,6月份实际增长10.6%,分别比上个月提高0.3和0.4个百分点;上半年出口增速尽管只有1%左右,但是从月度的情况来看,6月份出口增长2.1%,由负转正。

第三,房地产市场趋于回暖。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3955亿元,同比名义增长4.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7%)。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5026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3.9%,一季度为同比下降9.2%。其中,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上半年成交面积同比增长48%。房地产市场明显回暖。

上半年中国经济出现的亮点和积极变化,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在中央推出的一系列重大举措引领下,结构继续优化,增长质量有所提高。从需求结构来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继续提升,需求结构变化符合调控方向。同时,民生继续改善,居民收入“跑赢”GDP的同时,居民消费也保持稳定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尤为重要的是,透过“成绩单”,我们看到中国经济在两个重要环节上均出现了积极变化:一个是趋势,它体现着经济发展的大致走向;另一个是结构,它是反映一个经济体“健康”程度的重要指标。

从趋势来看,企稳态势比较明显。2014年第四季度GDP增长7.3%,2015年第一、二季度增长均为7.0%,这表明尽管我国经济呈现向下的走势,但波动幅度越来越平缓,目前仍在合理区间平稳运行。

从结构来看,经济结构继续优化。从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发展继续加快,占GDP比重为49.5%,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快于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最大的动力。从需求结构看,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继续提升。上半年,最终消费支出拉动GDP增长4.2个百分点,贡献率为60.0%,比上年同期提高了5.7个百分点,内需结构进一步改善。从能耗看,单位GDP能耗上半年同比下降5.9%,一季度下降5.6%,下降的幅度有所扩大。

我们要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基数不断提高,以及包括劳动人口、资本积累、资源环境等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驱动力逐渐弱化,经济增速放缓属于正常现象。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数据,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日本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韩国从21世纪初开始,都出现了明显的经济增长换挡,经济增速均开始趋势性地低于5%。因此,尽管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速比2014年同期回落0.4个百分点,但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减速换挡的客观实际,也符合典型经济体的一般规律。

需要强调的是,在关注经济增长速度的同时,我们更应当关注经济增长量。放眼全球,我国经济连续保持30多年高速增长已属罕见,7%左右的增速仍然是全球比较高的增速,不仅远高于发达国家,也明显高于主要发展中国家。如果2015年GDP增速能够达到7%,那么GDP增量将是2010年以来的最高点。这就是为什么说2015年实现GDP增长7%相当不容易,而且也是很了不起的成就。

2015年1月4日,李克强总理在深圳柴火创客空间体验“创客”们的创意产品,称赞他们充分展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活力。

二、如何看当前的困难和挑战

大疆创新,被称为“首个在全球主要的消费产品领域成为先锋者的中国企业”,也被誉为无人机领域的“苹果”。2015年该公司销售额有望达到10亿美元。人们可能很难想象,大疆创新缘起于一个五六人的研发小团队,2006年创办初期在深圳租农民房办公。如今大疆创新已搬到科技公司扎堆的高新园片区,迎来自己发展的黄金期。千千万万像大疆创新一样的创新、创业型企业也将在中国大地上快速生长。

在为上半年“成绩单”欢欣鼓舞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依旧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复苏艰难曲折,同时,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压力持续加大,经济回稳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夯实。

从国际看,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经济复苏依然步履维艰;主要经济体走势分化,新兴经济体下行压力加大,国际贸易增长动力不足。发达市场中,美国经济在经历了一季度的负增长后,二季度虽达到2.3%,但加息是大概率事件,后期走势还需要观察。欧元区在欧洲央行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支持下,经济出现企稳迹象,但希腊债务危机仍是影响其持续复苏的隐患。日本经济虽走出了通缩,但增长态势疲弱。新兴市场虽然经济增速快于发达国家,但受结构性矛盾突出、资金外流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滑等影响,经济增长普遍放缓。为此,世界银行将201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由3.0%下调至2.8%。

世界经济增长缓慢,加剧了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由此导致国际贸易总体低迷。据世贸组织统计,2012-2014年,国际贸易量增速连续3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2015年一季度,全球贸易量仅增长0.7%。在这种情况下,我国面临的出口压力也在加大。2015年上半年,我国进出口总额11.53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6.9%,完成全年进出口总额增长6%的目标难度较大。

从国内看,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正处于“三期”叠加(经济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和旧动力减弱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另外,一些领域存在着风险隐患。

一是产能过剩问题依旧突出。主要是传统行业多年积累的生产能力严重过剩,产能利用率偏低。产能利用率低,是产能过剩行业最直观的特点。欧美国家一般认为,产能利用率在79%~83%属于产需合理配比。我国产能利用率目前为78.7%,而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焦炭等传统行业产能利用率为70%~75%,新兴制造业如光伏、风电设备等产能利用率甚至在70%以下。这在国际上已经是缺乏竞争力的表现。

中国快递业领跑世界

2014年,中国快递业以139.6亿件的年业务量摘取世界第一的桂冠。这就相当于每天有4000万件、每秒440件快递在寄递途中。预计2015年快递业务收入将完成2650亿元,同比增长可达30%;快递业务量将完成196亿件,同比增长约40%。

二是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问题突出。受产品价格下跌、销售放缓、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企业利润增长放缓。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同比仅增长1.3%,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6.8个百分点;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95元,比上年同期上升0.05元;实现利润总额同比下降0.8%,上年同期为增长9.8%。

中国经济仍面临下行的压力,一些深层次矛盾凸显。但这是“成长中的烦恼”。我们将把握好稳增长与调结构的平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在区间调控的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通过深化改革开放顶住下行压力,做到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

——2015年7月1日,李克强总理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总部的演讲

三是局部地区和部分领域稳增长压力加大。一段时期以来,经济增长下行特别突出地表现在以煤炭、石油、钢铁、有色、化工等资源密集型产业以及这些资源密集型产业占比相对较大的地区,如东北、山西、河北等地。当增速调整延续之时,可能会造成局部群体性失业的出现以及企业债务风险的集聚。

四是金融等领域存在着风险隐患。如上半年我国资本市场出现的较大波动,虽然未给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实质性伤害,但若不及时应对,就可能触发系统性风险。

为应对经济下行压力,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风险,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推出一系列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防风险政策措施。在这些举措推动下,目前,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化加快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催生出许多新主体、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新产品,推动经济成长的新动力加快孕育。

第一,新主体加速涌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及时启动,让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得到有序释放,新增市场主体出现井喷式增长。上半年,全国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685.1万户,比上年同期增长15.4%;注册资本(金)12.9万亿元,同比增长38.4%;6月份,创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比重比1月上升了0.11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民间投资热情高涨。上半年,民间投资15.4万亿元,增长11.4%,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5.1%。随着PPP(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在铁路、电信、教育等行业及公用事业领域的推广应用,民间投资在稳增长中将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第二,新产业、新业态迅猛发展。当前,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互联网+”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在信息技术的催化融合下,传统行业加快转型升级,新兴产业不断涌现。电子商务、电子医务、电子旅游、网络教育等新业态正快速发展,移动能源、移动打车、移动家装等新模式层出不穷。新产业、新业态引领作用明显。调查显示,一季度,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6.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6.3%,研究和试验发展行业增长15.7%,知识产权服务行业增长18.5%,广播、电视、电影和影视录音制作业增长23.2%。

第三,新动力正在孕育成长。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技术创新点燃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产业创新升级步伐加快。上半年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明显快于工业整体水平。如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2.8倍,工业机器人增长1.8倍,服务器增长1倍,铁路机车增长90.8%,太阳能电池增长31.2%,水质污染防治设备增长24.6%。

新主体的不断涌现,新产业、新业态的迅猛发展,为经济增长提供了充沛动力,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预期目标

数据显示,新业态给消费带来了更广阔的空间:在过去两年连续高增长的基础之上,2015年上半年网上零售额增长速度达到40.9%。在北京,仅1-5月,与信息相关的商品如手机、电脑等实现零售额574.1亿元,增长60.8%。在消费增长的背后,是民生的改善。上半年居民收入增速跑赢了GDP增速,这使得居民消费能够保持稳定的增长。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年度经济增长目标定为7%左右。根据目前人口变化的状态、城镇化的节奏及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只要严格按照中央的有关部署,更加注重释放有效需求,更加注重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更加注重依靠创新来驱动发展,积极完善增长环境,充分挖掘增长潜力,这一目标是能够实现的。

在山东省即墨市,有个名为“微景工坊”的微型绿植创客团队,他们开发出的“微景观”产品,一经推出就受到市场的热捧。图为2015年7月16日,团队负责人周子靖(左一)与成员们一起制作“微景观”产品。

信心来自于在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同时做好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这篇大文章。中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仍未完成,仍处在一个加快发展的过程之中。以城镇化为例,据测算,未来10年,中国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将带来超过40万亿元的投资,这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强大推动力。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信息化,会跟工业化和城镇化高度融合,创造出新的动力。另外,政府积极推动民间资本参与公共项目投资,有效解决公共投资的融资难题,使基础设施建设在稳增长中的支撑作用不断得到加强。

信心来自于做好通过改革和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这篇大文章。阿里巴巴一家企业能够直接间接解决几百万、上千万人的就业,这就是技术的力量,这就是创新的力量。2015年上半年,非公经济的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是8.1%,比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高了1.8个百分点。此外,民间投资上半年增长11.4%,占全部投资比重为65.1%。这说明在一系列简政放权措施的推动下,民营经济的活力有所增强。改革红利的继续释放,将有效增强经济的活力。

信心来自于做好消费驱动这篇大文章。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达到7589美元,正处于消费结构升级的提速阶段,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方兴未艾。调查显示,上半年国内旅游人数20.24亿人次,同比增长9.9%;国内旅游消费1.65万亿元,增长14.5%。另据调查,目前我国公民境外旅游平均支出已达4780美元,是全球平均值的两倍。可见,只要顺应这一趋势调整产业结构,有效完善消费环境,引导消费行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必将进一步增强。

2014年12月26日,兰新高铁全线开通运营。图为在乌鲁木齐南站至兰州西站的D2702次列车上,“动姐”地里达尔·阿不都拉和旅客一起欢跳维吾尔族舞蹈。

信心来自于做好“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京津冀协同发展”这篇大文章。打破行政区划的分隔,协力做好区域间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必将整体提升区域的竞争力和产出效率。以外贸为例,上半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值接近3万亿元人民币,约占同期我国外贸总值的1/4。同时,中西部地区差距较大,后发优势比较明显。目前,国家正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民生建设的投资力度,如2015年全国铁路建设投资8000亿元、新建营业里程8000公里这双“8000”中,中西部地区投产新线就有6500公里,占比高达81%。

信心来自于做好大力推进绿色发展这篇大文章。资源环境保护形势的严峻也催生了绿色产业的巨大发展空间。可再生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将迎来历史性的发展良机。

另外,为什么说下半年有可能比上半年还好一些?这里有个重要因素,就是上半年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效应还将得以继续发挥。从投资角度来说,上半年投资计划的项目,有些二季度还没有进入操作阶段,从项目审批到转化为实际的投资和生产力要有一个释放的过程,所以效应也有一个持续释放的过程。还有就是房地产行业,二季度出现明显的回暖态势,房地产投资、市场销售、新开工面积近几个月都出现了明显的回暖,因为房地产的影响比较大,带动效应比较大,房地产回稳对相关行业会产生拉动。除了政策红利,政府进一步加大了改革的力度,改革创新的相关红利也会得以继续释放。

综合判断,下半年经济增长将会延续上半年企稳向好的走势,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预期增长目标。

四、信心比数字更重要

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但7%是个让人“不难受”的速度,既有“面子”又有“里子”。“面子”是稳增长取得预期目标,主要体现为国民经济仍保持着中高速增长。“里子”是各项民生指标继续明显改善,主要体现为老百姓有活干、有钱挣、有保障。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们感受最深刻的就是经济增速由高速甚至超高速转变为中高速。过去5年里,我国经济增速由2010年的10.4%逐步下降到2014年的7.4%,2015年增长预期指标又定为7%左右。如何看待这种增速变化呢?

我们要认识到,随着我国经济体量不断扩大,经济增速逐步放缓,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在我国已具备较为雄厚的物质实力、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多项重要产品生产能力位居世界前列、产业门类比较齐全、各项基础设施日趋完善、抵御各种冲击能力明显提高的情况下,中高速增长完全能够继续保持住综合国力不断提升、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改善的良好态势。

李克强总理曾说过:“外界最关心中国经济增长数据,中国政府最关注的还是就业。”我们看当前经济增速的调整节奏是否适当,除了看波动是否剧烈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就业是否稳定,民生是否在改善。也就是说,看目前的经济增速是否正常,我们需要回归经济增长的本源,即促进民众福利提高这个角度来看。因为经济增长说到底是为了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有活干,有钱挣,有保障。

从就业看,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稳定,特别是第三产业对就业带动力更强。目前三产吸纳就业的占比已超40%,成为第一主力。

从居民收入看,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3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6%,跑赢了同期GDP增速。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699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554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3%。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9700元,同比名义增长10.5%。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照动力总量17436万人,同比个增加18万人,增长0.1%。上半年,外出务工劳动力月均收入3002元,同比增长9.8%。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

从社会保障看,保障体系在不断完善,保障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之中。截至2014年底,全国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34124万,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50107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7043万,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207万,城乡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超过95%。2015年上半年,多数城市上调了城乡低保标准。社会保障的完善对促进社会的稳定和消费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国家对民生领域的投入看,力度在不断加大。教育、医疗、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进一步提升。社会保障继续扩面提标,困难群众、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较好保障。上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349万套,新开工455万套,分别完成全年目标的72%和61%。

由此可见,虽然经济增速在放缓,但民众福利仍在不断改善,表明目前的速度调整并没有对就业和民生产生明显冲击,速度调整是温和的。

2015年7月13日,福建平潭市民陈以麒展示刚办好的“一一码”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营业执照。商事制度改革前,办营业执照需要9-13个工作日,现在只需大约3个小时就办妥了。

还要看到,在速度调整的同时,经济运行的结构和质量也在持续改善。事实上,目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一定程度上也是结构调整的结果。因此,尽管经济增速有所回落,但宏观经济仍运行在正常的轨道上,就业和居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经济发展的韧性不断得到增强。从长远看,我们有足够的能力和空间从容应对各种挑战,顶住各种压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短周期看可能是严峻的,需要认真对待,但从更长周期看,又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和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经济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因此,我们既不要对一定的减速惊慌失措,也不要麻痹大意罔顾未来可能遇到的风险。我们要把注意力更多从单纯地关注经济数量的增长转向关注质量效益、民生福利和资源环境改善上来,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不因经济增长短期波动而乱了阵脚,坚定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信心,增强改革和转型的决心,让老百姓从经济放慢的脚步中,感受到更多的开心和幸福。

(作者为中央党校经济学部主任、教授)

中国高铁的世界之“最”

截至2014年10月,中国高铁运营里程已经达到12183公里,占全球高铁总里程的一半多,是日本的4倍多。高铁列车保有量达1300多列,位列世界第一;列车覆盖时速200公里至380公里各个速度等级,种类最全;动车组累计运营里程约16亿公里,经验最丰富。

延伸阅读篇目推荐:

《中国经济:稳在何处,好在何方》,朱剑红,《人民日报》2015年7月17日。

《人民财经·中国经济半年报系列报道》,孙阳、杨曦等,人民网2015年7月9 日-7月23日。

《五问中国经济——权威人士谈当前经济形势》,龚雯、许志峰,《人民日报》2015年5月25日。

思考题:

1.你最关注2015年上半年的哪些经济数据?为什么?

2.你对我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怎么看?

3.为什么说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实现预定发展目标?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经济”
夜经济 十人谈 激荡另一种美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分享经济是个啥
分享经济能给民营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拥抱新经济
“怀旧经济”未来会否变怀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