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阳不振型临床观察
2015-07-11卿璞
卿 璞
(湖南省郴州市中医院内科,湖南 郴州 423000)
我们用五苓散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阳不振型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78例,均为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我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男23例,女18例;年龄45~67岁,平均54.5岁;病程3~10年,平均5.3年;心脏功能Ⅰ级29例,Ⅱ级6例,Ⅲ级3例,Ⅳ级3例。对照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45~67岁,平均53.9岁;病程3~10年,平均5.5年;心脏功能Ⅰ级27例,Ⅱ级5例,Ⅲ级3例,Ⅳ级2例。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心脏功能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内科学》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1]。呼吸困难,胸闷气促,可伴腹胀、恶心、呕吐,或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或听诊闻及肺部湿性啰音、或心脏杂音,有心衰病史。X线可见心脏增大或肺水肿或淤血,血氧饱和度下降,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射血分数(LVEF)≤40%及心脏结构的改变,心电图示心脏异常,心-肺吸氧运动试验(+)。排除其他疾病。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内科学》心悸心阳不振证诊断标准[2]。主症为心悸不安,动则加重,形寒肢冷,喜半卧位,咳嗽,可伴下肢水肿。次症为胸闷,呼吸困难,面色白,或心痛。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或虚弱。
纳入标准: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辨证为心阳不振。
排除标准:非心阳不振证,非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肌梗死,近期使用激素治疗相关疾病,合并癌症。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卧床休息,予安静环境,限制钠盐摄入。予地高辛0.25mg,口服,每日1次,7天;呋塞米40mg,静脉注射,每日2次,3天后改为每日1次,用法同前;控制其他基础疾病和相应对症治疗。
治疗组加用五苓散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药用茯苓20g,猪苓20g,泽泻20g,桂枝30g,炙甘草10g,龙骨15g,牡蛎15g。水煎服,日1剂,分2次服,共7剂。
3 观察指标
观察血氧饱和度(SpO2)、左室射血分数(LVEF)。
NYHA心功能分级[1]。Ⅰ级为日常生活不受限制,一般活动不引起心衰症状。Ⅱ级为体力活动受到轻度限制,休息后可缓解。Ⅲ级为体力活动受到明显限制,一般活动就可引起心衰症状。Ⅳ级为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况下也有心衰症状。
4 疗效标准
参照《补益强心片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分级[3]。显效:心功能进步2级以上或达到1级。好转:心功能进步1级,但没达到2级。无效:心功能进步不足1级或加重。
5 治疗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LVEF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VEF比较 (%,)
表1 两组治疗前后LVEF比较 (%,)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7 35.7±8.4 48.2±4.6治疗组 41 36.1±8.8 59.4±4.9△
两组治疗前后SpO2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pO2比较 (%,)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pO2比较 (%,)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7 82.1±6.3 91.5±3.2治疗组 41 82.4±5.8 97.4±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6 讨 论
慢性心力衰竭属中医“心悸”范畴,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淤血阻滞,心失所养,脉络阻滞。五苓散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中桂枝、炙甘草温补心阳,通阳化气,调理气血。龙骨、牡蛎安神定志。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湿,消除水肿。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用五苓散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心阳不振型能提高疗效,快速减轻症状。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70-178.
[2]田德禄.中医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10-117.
[3]李宝军,张红丽.补益强心片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水停型慢性心力衰竭[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4):472-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