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们期待什么样的大学校长

2015-07-10刘丹

卷宗 2015年1期
关键词:刘文典大学校长治校

摘 要:正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该校的校长。”回顾高等教育的历史,不难发现,任何一所大学的成功都是与一名校长联系在一起的,如艾略特与哈佛大学、康普顿与麻省理工学院、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梅贻琦与清华大学等。这些大学校长有着宽广的胸怀、深远的见识、精深的学术造诣,以及对教育规律尤其是高等教育规律、大学精神有着深刻理解和感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选准了一个校长,学校的成功就有了一半的把握。

关键词:大学;大学校长

1 坚持依法治校

依法治校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是大学管理走向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的必然趋势。大学校长坚持依法治校就是必须加强学校的章程建设,依法制定和完善大学章程。依照章程规定管理学校,是完善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任务。校长治校就是要让校长充分行使《高等教育法》及大学章程所赋予的行政权力,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

2013年11月28日上午,中国人民大学、东南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华中师范大学等6所高校拿到了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章程核准书。这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章程制定暂行办法》实施以来核准的第一批高校章程,标志着我国高校章程建设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总体看来,各高校章程从校名、校歌、校址等基本信息,到党政领导、职能部门、教职工和学生等不同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及与上级管理部门、其他社会单位的关系等都做了详细界定。社会高度关注的大学办学自主权、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如何界定等,也都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将成共同准则。以往大学校长是凭一种朴素的自觉性去想应该怎么做,现在变成了章程怎么规定的,就必须怎么做。作为校长,今后脑子里一定要有章程这根‘弦。

2 去除官本位思想

2.1 切忌媚权媚官

蔡元培时代,大学的校长是没有官阶级别的,所以,校长们便相对地不去媚官媚权。现在我们的校长都是有行政级别的,一般分为副部级、正厅局级、副厅局级三等,由于有了品级,有些校长便不大“安分”,为了使自己由副厅局升正厅局,便想着扩大招生规模,把学院升级为大学,在大学内建两级学院,申请建博士、硕士基地等,而其学术水准、教授水平则并未明显见长。另外,就是校长们常常把过多时间用在当地官场的应酬上,而不是踏踏实实的在校内抓教育。试问,现在一个校长每学期用多少时间去检查教师的教学、去听教授的课,而用在与校外各级官员的酒宴应酬上的时间又是多少,这种统计数字能公布吗,至于校长与官员之间的“潜规则”公关,又有谁说得清。

2.2 端正学术氛围

大学校长对学术不端绝对不能容忍。现在一些大学时不时地曝出学术不端的风波,有的名牌大学被揭发教授以及学生有学术作假的情况,但校长却任由这种情况发生,也不查也不处罚,一味装聋作哑地掩丑,这样的大学怎么才能成为名校!怎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学术及教学质量如何上去!所以,对学术不端零容忍,应当先从挂有教授、博导头衔的校长和下面的院长们做起,只有他们身正了,大学的学术不端才能迈出彻底根除的第一步。当然,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查处学术不端的问题,就不是校长个人说了就可以算的,但这不是本文所能论述的问题,这里就不赘述了。

3 大学校长应具备的素质

3.1 大学校长应该捍卫大学精神

大学校长是党的教育方针的贯彻者,是大学精神的守护者。但是,近年来,有关大学的负面新闻层出不穷,学术腐败、道德失范,个别高校负责人甚至因犯罪而锒铛入狱……大学精神的缺失,让有识之士忧心忡忡。大学校长应在“学术立校、教化树人”上下工夫,守护大学的职能和使命,弘扬追求真理的大学精神。大学的现代精神本是与时俱进、因时而变、校长必须有敏捷的思维、能够紧密追踪大学发展的前沿信息、放眼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势、然后根据外在的情势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办学治校举措。同时,把学校的愿景、目标、举措落到实处。

提到大学校长捍卫大学精神的话题自然想到民国国学大师刘文典。他在担任安徽大学校长期间,蒋介石要到安徽大学视察,遭到刘文典抵制,拒绝他对学生“训话”。蒋介石到安徽大学,校园里并没有“热烈欢迎”的场面,刘文典不仅没有亲自迎接,反而振振有词:“大学不是衙门”。像刘文典这样有骨气的文人校长并不是个例。解放前,北大校长蔡元培以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理念,将各类人才揽到北大任教,那是一种多么开阔的胸襟!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尽力保护闹学潮的学生,那是一种多么可贵的献身精神!解放后,北大校长马寅初提出“新人口论”,面对重重批判的压力,他宁愿“单枪匹马出来迎战,直到战死为止”,也绝不屈服,这是一种多么勇敢的捍卫真理的精神!

3.2 大学校长应有独立的教育思想

所谓独立的教育思想,就是要求校长把大学办成有特色的大学,特色大学包括要像蔡元培、梅贻琦等前辈那样去当校长,在历史上,杰出的大学校长不一定是最好的学问家,但一定是有独立见解的教育家。校长要提出和确立有自己学校特色的办学思想,要引进、使用、爱护有真才实学的教授,尤其是包容有真正专长、但不善公关甚至有点怪异的教授。同时校长要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具有独特思想、独立精神的人。举个例子,1922年,蔡元培发表《教育独立议》一文,对教育独立的观点作了比较系统地介,阐述了他独立的教育思想。他要求教育超然于政党、超然于宗教。他说,“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当然,他主张教育应该脱离政治而独立的思想在理论上与实践上还是有待研究的。一位成功的校长,从表面看,似乎已经远离了教育,但在实质上,他心中始终明镜高悬,他要让那些看似与教育无直接关系的校务,最终都能服从与服务于他心中的信念和目标。他才不致于因内外部力量的冲击而左右摇摆、越超不前,也不致于陷入繁杂的事务而不能自拔

3.3 大学校长要具备坚定的教育理念

当代的大学校长,首先必须是名副其实的教育思想家,要具备独特而又坚定的教育信念。如加州大学的克尔、哈佛大学的鲍克、剑桥大学的阿什比、中国的蔡元培等等。无论是蔡元培先生力排众议实践,兼容并包"的理念,还是梅贻琦先生关于“大学之大在大师”的论述,他们留给大学最重要的财富是其体现了大学精神的办学理念。这些先进的办学理念的实践奠定了一所大学的厚实基础。因此,我以为,大学校长须首先熟悉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规律,熟悉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工作,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丰富的治校经验,同时敢于坚守自己的理念和举措,敢于直面质疑和挑战。这些素质正是教育家的智慧和胆识,有利于形成本校发展的正确信念和清晰目标。

参考文献

[1]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一卷)[M].湖南出版社.1984.

[2]克拉克.科尔. 大学的功用[M].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3]方文晖.我国大学章程制定路径研究[D].南京大学.2011

[4]陈薇.大学校长:有限进步,无限期待[J].中国新闻期刊.2010.

[5]http://news.xauat.edu.cn/read.php?classid=55&newsid=2492

[6]韩骅.校长与教育家:治校理念与治校权[J].高等教育研究.2002.

作者简介

刘丹(1987-),女,汉,安徽省宿州市人,单位:安徽大学高等教育研究,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刘文典大学校长治校
浅论“教授治校”及其相关问题
Study in Lithuania : Not a minority language country , a variety of languages can be switched at any time
刘文典:世间已无真狂人
我的“二八”治校策略
对依法治校的理解和认识
怎样才能当好大学校长
一个大学校长的自白
大学校长谈高校科研与教学的关系
刘文典的三次服软
刘伯承治校三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