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羊方尊
2015-07-10劳理
劳理
珍贵的四羊方尊,出土于战火纷飞山河破碎的年代,这也注定了它的命运非同寻常。在离乱中,四羊方尊到底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样的故事呢?这篇文章会告诉你。
让我们先弄清楚什么是“尊”,“尊”是我国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具,一般为圆形、鼓腹、大口,不过也有少数方形尊,它们一般属于礼器或祭祀用品。在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四羊方尊为最大的一件,其每边边长为52.4厘米,高58.3厘米,重34.5公斤,长颈,高圈足,颈部高耸,四边上装饰有蕉叶纹、三角夔纹和兽面纹,尊的中部是器的重心所在,尊四角各塑一羊,肩部四角是4个卷角羊头,羊头与羊颈伸出于器外,羊身与羊腿附着于尊腹部及圈足上。同时,方尊肩饰高浮雕蛇身而有爪的龙纹,尊四面正中即两羊比邻处,各有一双角龙首探出器表,从方尊每边右肩蜿蜒于前居的中间。
据考古学者分析,四羊方尊是用两次分铸技术铸造的,即先将羊角与龙头单个铸好,然后将其分别配置在外范内,再进行整体浇铸。整个器物用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可是,这么珍贵的东西是怎么被发现的呢?还是先来听一段故事吧。
三兄弟开荒发现珍宝
1938年,日寇铁蹄已踏上半个中国,而就是在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四羊方尊被发现了!这年4月的一个上午,湖南省宁乡县黄材镇的转耳仑山上,姜景舒、姜景桥、姜喜桥兄弟三人正抡锄头在半山腰垦荒,打算栽种红薯。忽听锄下“当”的一声,显然是金属碰撞声,这不由得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三兄弟继续挖下去,不久,一件硕大的金属器物出现在了他们眼前。他们惊呆了,怎么也弄不明白这个墨绿色、带有四只卷角羊头的东西为何物。但是他们猜到了,这东西肯定是个宝贝。于是,三兄弟兴奋得不停地打量着这件宝贝,并用工具敲敲打打,不小心竟将器物的口沿敲掉了手掌心大小的一块碎片。
姜景舒兄弟挖到宝贝的消息很快在镇上传开了,一家商号的老板当即开出了四百大洋的价钱。这么多大洋,意味着什么?在那个年代,一户农家靠种地可能几十年也挣不到这么多钱。那时的姜景舒只有17岁,生活在一个有十多口人的大家庭里,家里就靠爷爷做豆腐和父亲打短工的微薄收入度日,听说这件东西能卖这么好的价钱,也就只能忍痛割爱了。
这之后, 四羊方尊几经转手,进入了湖南省的省会长沙, 而四羊方尊的价钱,也已经翻了上百倍。一些心怀不轨的商人通过文物贩卖的渠道秘密放出消息,打算暗卖宝物,内定起价二十万大洋。
珍宝毁于战火
当时的政府部门对出土文物走私现象的查处也是十分严厉的,得知四羊方尊出土的消息后,为防止奸商贪图私利将国宝卖给外国人,便迅速派警员前去查处此事,并将四羊方尊没收,送到湖南省银行保管起来。
不久,一场中日之间大规模的会战在湖南展开。日寇进逼长沙,湖南省银行迁往沅陵。这天,银行转移的车队在途中突然遭到日机轰炸。敌人飞机一次次俯冲向车队射击,车队损失惨重,运载四羊方尊的车辆也不幸中弹,四羊方尊被炸成了20多块。经历这场浩劫后,四羊方尊的碎片就一直被丢弃在湖南省银行仓库的一只木箱内,十几年也无人问津。
重获新生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迅速查找到了四羊方尊碎片下落。1954年,通过专家会诊、攻关,终于把破碎的四羊方尊修复了,重新展现出3000年前那光辉瑰丽身影。美中不足的是,尊的口缘部分始终还缺一块残片。原来,姜景舒当年在卖尊给古董商时,曾有意识地留下敲掉的那块碎片作纪念。这事儿直到1976年才被湖南省博物馆原馆长高至喜发现。为此,高至喜历经周折,千方百计寻找到姜景舒兄弟。至此,尊口上的云雷纹残片才终于完璧归赵。
1959年国庆10周年时,四羊方尊由湖南省博物馆调往中国历史博物馆展出,以后就一直留藏在该馆。四羊方尊作为全国排名第三的十大传世国宝曾多次出国展览,并作为中国古文物的精华和古代青铜工艺的杰作编入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和各类教材。
(责任编辑 张仁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