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在套子里的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2015-07-10薛艳彬

黑河教育 2015年7期
关键词:里科夫套子调查报告

薛艳彬

教材分析:

《装在套子里的人》是人教版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材第二册中的一篇文章,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的一篇短篇小说名著。文章成功塑造了一个胆小怕事、反对一切社会变革的保守分子——别里科夫的形象。

设计理念:

《装在套子里的人》一文语言浅显易懂,情节简单,人物关系清晰,学生一拿到新教材就浏览了一遍,作为新授课再学时,已觉得兴味索然,但对于小说的内容及主题,却并不能准确深入地了解和把握。因此,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打破常规,力求创新,采用师生合作互动的教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

1.深入把握文中各人物的形象,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社会典型性,分析套中人别里科夫的人物形象。

2.学习文中独特的讽刺语言与作者的幽默讽刺艺术,思考小说的主题,联系实际,拓展文章内涵。

3.培养学生利用环境描写来分析文章人物形象的能力,了解当时沙皇专制统治的黑暗。

教学重点:理解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准确深入把握小说主题。

教学难点:准确深入地把握小说主题,联系实际扩展其丰富的内涵。

难点突破:组成“别里科夫之死”人物性格形象调查组,让学生在合作互动中了解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为把握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做好充分准备,在老师的引导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自制教学多媒体课件及文学资料。

教学过程:

一、初读感知,了解文本

教师简介作者基本情况和文章的写作背景。

1.关于作者契诃夫:了解他的成就,作品风格和创作特点。

2.介绍《装在套子里的人》的写作背景。

3.学生初读课文,解决生字、生词。

(设计意图:明确学习内容,了解必要的文学常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小组活动,探索文本

学生组成“别里科夫之死”专案调查组,讨论、合作,写出调查报告。

1.板书:自杀?他杀?

呈现“别里科夫之死”专案组调查报告。

2.导语激趣,引入情境:1898年夏季的一天,沙皇统治下的俄国,在一所中学的男职工宿舍里,发现一具中年男尸。据查,死者为该校希腊文教师别里科夫,死因一直未明。一个世纪以后,某某级学生组成专案组,对这一事件进行立案调查。调查涉及四个选题:案发背景、现场勘查、本人档案资料、有关人士采访。要求:6人一组,讨论决定其中的一个选题。然后小组讨论,一人执笔,共同写出该项调查报告。15分钟后,确定组内一人宣读。

3.学生讨论、合作活动。

4.各小组宣读调查报告,师适时点评,鼓励学生的创新。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深入研读课文的兴趣,在合作互动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在民主讨论中积极创新,从而为学生把握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打好基础。)

三、得出结论,明了文本

1.每个学生写出本案“结案报告”。

2.交流所写内容,并说说自己的调查过程及结论理由。

3.教师小结。

别里科夫之死既属于他杀的范畴,又属于自杀的范畴。一方面,从别里科夫日常穿着与习惯,我们不难看出他的思想是极为保守的,仅仅是看到华连卡兄妹骑自行车,他便无法接受,而华连卡并无恶意的笑就足以让他想不开,以至郁郁而死。因此,思想的保守和顽固,是促使别里科夫自杀的原因之一,或者说,正是这种极端保守顽固的思想杀死了他。另一方面,别里科夫的死亦属他杀。华连卡的一笑是别里科夫致死的直接原因,但从根本上说,原因却是沙皇统治者采取的高压政策。可悲的是,别里科夫本人甘当统治者的鹰犬,心灵僵化死亡,这才是杀害别里科夫的罪魁祸首。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做出最终裁定:可怜的沙俄人民应当奋起推翻沙皇的残酷统治,从根本上解除人们思想保守之源,而保守的人更应该张开开放之眼,明眼看世,摒弃一切腐朽的旧制度,让思想重现生机。

写出结案报告并交流。

(设计意图:这一步把前面的氛围推向高潮,是对课文理解的理性总结,也是把握人物形象和小说主题的前奏。)

板书设计:

装在套子里的人

夸张变形的漫画手法造成幽默讽刺的效果

荒谬绝伦的言论和一本正经的口吻,构成强烈的讽刺

(责任编辑 史玉英)

猜你喜欢

里科夫套子调查报告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谈谈《装在套子里的人》中“套子”的象征意义
一例育雏室通风不良造成鸡苗慢性死亡的调查报告
套子
别里科夫为什么是动人的
我所欣赏的套子
2016年中国台湾直销事业调查报告
京族医药调查报告
相约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