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中作文教学有效性的捷径

2015-07-10毛顺初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课外作文教师

毛顺初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059-01

在作文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学生怕写作文,一提到作文便愁眉苦脸的情况。《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我们必须改变“讲”作文,“教”作文的作法,把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作为主线,全面提高作文水平。在此,我结合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作以下几方面探讨。

一、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1.教师个人的语言感染能力的培养。要充分发挥语文老师优势,尽可能用优美的语言,妙语连珠的词语吸引学生对祖国语言的感悟能力,让学生充分领略好的语言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老师口若悬河自然能从语言上征服学生,有利于积极鼓励学生自觉做好优美词句的积累,为以后写文章准备有用的素材。2.鼓励学生大胆写。可以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些热点时事,让学生即看即评,并将精彩的评论打印下来,粘贴在班内墙报栏处,用榜样的力量鼓舞学生。3.教师要不吝表扬。教师要及时发掘学生作品中的闪光点,及时肯定和表扬,充分发挥激励机制的作用,让学生从作文中找到成就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作兴趣。推荐发表,把学生的好作文向学校文学社推荐发表。并以此激励全体同学。

二、强化练习,点面结合

我把“强化练习,点面结合”作为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重要有效手段付诸教学之中。“点”就是由学生自己命题,自由写作的文章;“面”就是配合教师“作文网络”而进行的有条件限制的学生作文。为此,我一改原来两周一次作文的做法,要求学生“每周一小文,两周一大文”,“小文”即“点”,“大文”即“面”。为了使学生思想活跃,文路畅通,取材广泛,能保持高昂的写作兴趣而不感到厌倦,我坚持利用每节课的“课前五分钟”,给学生“通报”当日的“社会新闻”,使学生及时了解社会动态。同时在班内创办“手抄报”等第二课堂,择优发表学生习作,适时对学生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这些措施都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班内形成人人爱好写作、人人参与写作的良好氛围。

三、要求学生做到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

课内作文虽然对于培养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按照一定的要求作文的能力很有效,从应试这个角度讲,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但学生在整个写作过程中始终是被动的,思想受到限制,思维受到限制,因而很难有佳作出现。况且高中作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应付高考,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感悟能力。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就注重了课内作文与课外作文相结合,侧重于课外作文训练。在学生的课外作文上我花了不少的心思:首先努力丰富学生课外作文的内容,我经常通过自己的写作实践引导他们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写作的触发点,关注国内、外焦点问题,从生活中找素材。其次,提醒他们要特别关注自己,要以敏感的心去体察生活中的每一个微小的变化,更要对自己内心的微妙变化时时刻刻予以关注,因为文章都是心灵的产物。而这些在课内作文中不可能都一一涉及到,可引导学生在课外将自己一时的感悟、点滴、随想用语言文字的形式再现出来。既能使学生感到有内容可写,又能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事实证明学生的课外习作往往比课内作文质量更高,内容更充实。

四、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作文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把学生所经历过的感受不深的事物,通过计算机重现在学生的眼前,引导学生进行再次观察,唤起学生的形象记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作文教学资源,丰富学生的作文素材,而且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利用网络功能,进行典型作文的评改。多媒体网络在师生共同评议,学生自我批改环节中也可以发挥独特的功效。具体做法是:教师先选择几篇典型作文加以具体点评,然后通过网络把好、中、差的作文直接播送到计算机屏幕上,让学生阅读,让学生参与评议和修改。写得较好的作文师生共赏,能从中得到启发。写得差一点的文章,能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控、纠正。把典型的句、段传播给全体学生,师生共同完成修改任务,营造愉快热烈的氛围。既可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又有利于学生作文思路的开拓,更有利于差生借鉴、参考,使全体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全面提高。通过实践,我们发现学生因表现欲催动,愿意将自己的作文呈现在同学面前,品尝成功的喜悦,不会因字迹潦草等其他原因而羞于公布于众。在评议他人作文时,自己的写作能力也得到潜移默化的提高。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课外作文教师
最美教师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