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利用教材进行阅读教学

2015-07-10李芝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12期
关键词:文本阅读教学教材

李芝

济南高新区第一实验学校,山东 济南 250101

摘 要 阅读教学历来都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目前的阅读教学还在漫漫长路中摸索前进。众所周知,阅读教学的主要载体是丰富多彩的阅读材料,包括散文、诗歌、戏剧、小说等等。在阅读教学中,有的老师可能也在为学生的阅读寻找材料,争取使阅读多样性。殊不知,我们的语文教材就是一本很好的阅读材料。现在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往往文质优美,尤其是精读课文,很值得我们去挖掘探究,为了更好地进行阅读教学,就让我们从教材开始吧。

关键词 阅读教学 教材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056-02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阅读实践活动。文本从何而来呢?殊不知,《新课程标准》下的教材就是很好的取材之道。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编写的教材,内容丰富多彩,有时代性和人文内涵的文章,也有爱国、革命传统的文章,所选文章体现了现在为大多数人所探究的整合性,分专题来编排,就拿八年级下册语文来说,既有人物描写的,又有描绘自然景物的;既有引起我们保护环境意识的,也有展现民俗民风的;既有寄情山水的抒情文章,也有谈古论今的诗歌。在体裁上也收纳的较全面,有散文、诗歌、文言、科学小品文等等。这让我们在教学中,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应考虑如何进行阅读教学。那么如何利用教材来进行阅读教学呢?现将自己的点滴做法记录下来。

一、激趣导入,生发兴趣

在教授文本时,可根据文本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导入新课,方式随机。但要掌握住一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能激起学生的共鸣,激起学习的兴趣和阅读文本的急切。语言可以是优美的、带有抒情意味的片段,可以是幽默风趣的小故事。切忌一点,不要太生硬,太晦涩,如果想显摆自己的文采而采用一些晦涩难懂的语言,可能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可能没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让学生感到课堂和文本了然无趣,不愿去阅读文本。

运用恰切的导入可以尽得奇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阅读文本的期待,从而为深入文本内容奠定初步的心理基础。

二、整体感知,初步阅读

在本阶段,一定要驱除功利,用放松的心态去阅读文本,争取做到百花齐放。

无论学习何种文体,何种文本,都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个性体验,给学生时间来阅读。在中学阶段,我认为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学生注意字词、文本的整体性,关键语句的品析,阅读的方式方法等等。此阶段,放手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积累字词、谈自己的第一感受,有时学生可能抓住文本的一个方面,也可能是悟到的一个点,这都可以,要尊重学生的感悟体验,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只有让学生放松的去阅读文本,才能使文本不断得到新的生命与活力。那么,我们的阅读教学也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活力了。

三、精读细品,理解感悟

此阶段是我们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文本、挖掘文本的重头戏。也是我们引导学生进行阅读文本、感悟文本的重要方法的一个方面。在此阶段,方法有二:一是一定要充分阅读,用心体会,但教师的引领是在教师对文本的思考、理解整合与创新之上的,需注意的是教师一定是引,不是用自己的感悟、分析、解读替代学生的阅读实践。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来选择深入解读的生发点,教师可根据教授文本的重难点来引导学生,或抓住关键词,或抓住关键句,或抓关键段落来体会情感、语言、表达技巧等,给学生充分的时间来阅读,做批注、写疑点。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深入文本、思考文本,与文本对话,进而重新建构与生成文本。在此阶段中,教师还应做的是对学生的品读体会,要给予评价与点拨,不能以“好”“不错”“真不赖”“还欠缺一点”等词句来评价,要深入实质。因为教师的激励性评价、提示性评价会激起学生更深入地思考文本,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多元解读。在学生解读文本有困难时,教师可以利用自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来释学生的惑,这就是所谓的“讲解”。有时教师适当的讲解会让学生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境界。另外,对于学生的疑惑,教师要善于归纳,进而抓住学生对文本的现有解读水平与情感体验,及时准确地抓住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差距,从而找到进一步点拨学生解读文本的关键语句。二是深刻体会生发感受的语言点。在这里,学生可能会抓住单个的词、句子、一段话,这就说明学生已经找到解读文本的一种方法了,找到解读文本的切入点了。在学生感悟这些生发点时,我们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把词放在句子中,把句子放在段落中,把段放在文章中,让学生根据上下文和自己的生活常识、生活体验来思考,来解读。做到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只有和文本不断地发生撞击,才能更深入地体会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感悟在字里行间中透漏的作者的情感,从而达到学生与作者、与文本的融合。

四、情感朗读、合二为一

在充分解读文本之后,一定要注意让学生再次回归到文本,进行对文本的朗读,并且是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听学生的朗读,我们就可以知道学生对文本到底了解多少,解读的到底有多深,在学生的朗读不到位时,我们教师可以范读,也可播放录音,这时,我们可以利用自己对文本的感悟与理解来讲解,然后再让学生来读,千万不要强调语气怎样、语速怎样、那地方需重读、那地方需轻读,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去理解、去朗读。学生体验的多了,体验的透了,自然而然地就会解读文本了,就会把文本朗读的好了。这样,让学生在朗读中进入情景,体会作者的感情,进而达到与文本、作者的合二为一,就实现了与作者的对话,实现了与文本的融合,就成功的解读了文本。

五、拓展运用、能力创新

在与文本对话完成之后,不仅我们教师要反思,还要让学生反思,在他们解读文本时有哪些方法,有哪些缺点等等。在总结归纳之后,重要的就是学以致用,做到能力创新。在此阶段,可以让学生写小练笔,内容可以是自己的感受,可以根据文本的特点仿写,可以根据生发感受的语言点来写自己的想法,通过练习来潜移默化解读文本的一些方式方法、文本的一些表达特点等等。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提高了,语文素养就很深了。

以上是我利用教材来进行阅读教学时的点滴体会,教法贵在创新,尤其是阅读教学,大家的方式方法肯定也有不少。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和大家交流,进而提高自己和学生对教材、对文本的阅读能力。

(责任编辑 刘 馨)

猜你喜欢

文本阅读教学教材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