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篮球教学过程中的运动损伤
2015-07-10龙晓峰
龙晓峰
摘 要 篮球运动是一项高强度的对抗性全民体育运动,学生在参与篮球运动过程中,容易盲目模仿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篮球运动中所产生的激烈竞争和对抗具备一定的预见性,并掌握常见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及护理理论,以保护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身体及身心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篮球教学 运动损伤 原因 预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0005-02
一、引言
篮球往往是以跑、跳、投等动作所组成的一项大众性体育健身运动,篮球运动的特点在于快速的跑动、传球配合和激烈对抗,其自身具备一定的竞争力和趣味性的特点,被大多数学生喜欢。但由于学生自我保护意识等因素较差,导致在运动过程中学生运动损伤率偏高,使部分学生不能正常完成所有的教学过程,妨碍了自身运动性能的提高。
二、篮球教学过程中产生运动损伤的原因
1.对篮球运动损伤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在篮球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片面的认为篮球运动损伤是难以避免的,往往对篮球运动中损伤的严重性认识不足。使好胜心强的学生急于求成,在未经教师许可的情况下盲目或轻率的进行高难度或过于激烈的篮球对抗运动,忽视了循序渐进和量力而行的运动原理。
2.学生自身身体素质较差
现阶段部分学生由于自身身体素质差,对强度较高,运动量较大,对抗性较强的篮球运动中,容易产生恐惧和厌恶的情绪,在教学过程中,不愿主动参与实践和练习,久而久之在篮球运动过程中更容易受伤,损伤后影响整体的课程学习和掌握等等,如此以往便形成恶性循环。
3.篮球技、战术动作掌握不准确
由于学生在接触新的篮球技、战术动作时,自身容易产生一定的神经活动兴奋感,在学习过程中急于求成的心理导致学生对新的技、战术动作掌握不准,节奏紊乱或动作错误,在一定程度上违反运动力学原理和人体的自身结构特点,容易产生各种错误动作,动作比较粗野或比赛中动作违反规则都会增加运动损伤的发生概率。
三、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方法
1.提高篮球运动的安全防范意识
在篮球运动过程中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安全意识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提高学生预防篮球运动损伤的认识和安全防范意识。根据课程的设置及教学内容,对学生即将参与的篮球技、战术运动特点提出明确指导意见和具体要求,使学生首先在思想上得到足够的重视,并掌握基本的运动损伤预防和自我保护措施。比如:在篮球的传球、跑动、跳跃等过程中对自身踝、膝等部位的保护;在争抢篮板球时双脚着地的支撑和空中姿态和腰腹的控制技术;主动或被动撞击时摔倒的平衡掌控及着地滚动缓冲动作技术要领等等。
2.做好充分的运动前的准备活动
在篮球运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是效预防学生出现运动损伤的必要手段。教师根据学生的个体机能状况、气象条件和教学实施情况进行适量的准备活动,尽可能加强神经中枢的兴奋,增强增加肌肉供氧量,使心肌和骨骼肌中毛细血管网舒张,提高酶系统的活性,加快神经传导速度,促进生化反应的进行,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和弹性,使身体各关节部位更加润滑灵活,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自身机体的机能,防止肌肉和韧带损伤。
3.加强教学过程中的指导
篮球运动是一项身体接触较多、对抗性较强的运动,倘若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学生急于求成的心态,使用过多违反运动力学原理和人体结构功能的错误技术动作,都容易造成篮球运动的损伤。教师要根据实际课程的安排和学生掌握篮球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从简到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正确安排运动教学及练习内容,在容易发生危险或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上反复讲清要领,强调注意相关事项,耐心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概念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或错误动作,要善于分析这些不规范的动作或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并随时对练习中的学生进行干预和提醒并加以引导,从而最低程度地避免运动损伤的发生,以保障运动安全。
四、结语
在篮球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运动损伤是无法完全避免的。教师在授课时,务必要告知和教导学生以预防为主,在练习或运动过程中认真及充分的做好相应的准备活动,养成自我保护意识;在课程设计及规划时,要根据不同时期的气候特点、学生的身体素质能力以及学生的运动心理,并结合场地和相关设施因素来合理安排篮球运动的负荷量,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在参与篮球教学过程中给学生所带来的运动损伤。
参考文献:
[1]霍炎,春潮.学校体育教育事故的预防及应对措施[J].合肥学院学报,2003,(04).
[2]全国体育系通用教材编写组.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3]韩传红.学生运动损伤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临床康复,2003,(9).
(责任编辑 李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