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胶州湾古港遗址文化遗产保护探析

2015-07-10崔越

黑龙江史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遗址港口青岛

崔越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胶州湾古港遗址文化遗产保护探析

崔越

(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自古以来,山东半岛胶州湾地区港口林立、贸易繁荣。尤以宋代板桥镇、明清塔埠头等港最为繁荣,是南北交通贸易的枢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胶州湾诸港不断的兴衰更替,古迹遗存众多,具有重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加强和重视对其文化遗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胶州湾;板桥镇;塔埠头;遗产保护

一、胶州湾内外诸港及其重要性

胶州湾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全国贸易重地,南北客商往来不绝,宋时北方最大港口板桥镇就位于此地。明清时期,胶州湾内外亦是港口林立,其中塔埠头成为此地最繁荣的码头。

1.板桥镇

板桥镇位于胶州湾的西北岸,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唐代,其海外贸易已初具规模,高丽和日本的商贾经常在此贸易往来,使臣、僧人等也由此进入中国内地。据《增修胶志》载“板桥久为海舶孔道,朝臣与高丽往来由此。”板桥镇真正兴盛是在宋代,由于辽、金的南侵,北宋政府禁止海船入登、莱海口,海外贸易转向南部的密州海口(1)。据《宋史·食货志》载:“(元丰五年)知宻州范鍔言,板橋瀕海,東則二廣、福建、淮浙,西則京東、河北、河東三路,商賈所聚,海舶之利顓於富家大姓,宜即本州置市舶司板橋鎮。”“元祐三年,鍔等復言,廣南、福建、淮浙賈人航海販物至京東、河北、河東等路,運載錢帛絲綿貿易而象犀乳香珍異之物,雖甞禁榷未免欺隠,若板橋市舶法行,則海外諸物積於府庫者,必倍於杭、明二州,使商舶通行無冒禁罹刑之患,而上供之物免道路風水之虞,乃置密州板橋市舶司。”(2)密州知州范锷两次上书,终于使宋朝廷决定在板桥镇设置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征收税务、保护外侨等。板桥镇也由此发展为当时五大市舶司之一,成为北方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南宋时,金设立板桥榷场(后改为胶西榷场),与南宋互市,板桥镇成为宋金海运贸易的主要港口和双方互市的重要场所。其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通过对板桥镇遗址的发掘,发现了宋、明、清时期文化堆积,以及规模宏大、遗物数量巨大的建筑群遗址。大量建筑群和仓储的发现和大量铁钱、瓷片的出土,充分印证了宋代密州板桥镇在中国北方港口中的地位。这对于胶州和青岛港的历史沿革、板桥镇港口的海运贸易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2.塔埠头

塔埠头位于胶州湾北岸,据大沽河入海处约20里,是明清时期发展最快、规模最大的通商口岸。据《胶州志·八景》载:“由塔埠头至淮子口,名少海,商船停泊处也,岸西为土堰百余丈,拒潮且便登舟。”从塔埠头中转的货物可以辐射到全国各地,可见其贸易之繁盛,胶州也因塔埠头而成为“货连九域三吴,招徕多方贝贡。南至闽广,北达盛京,夷货海估,山委云积,民用以饶,埒与沃土”的繁华之地。

3青岛口、女姑口等其它港口

青岛口、女姑口位于胶州湾东岸,明万历年间,即墨知县许铤上书开放青岛口、女姑口等即墨沿海口岸,此后,即墨沿海港口成为有一定规模的商贸港口,清代《重整旧规》碑文载:“自前明许公奏青岛、女姑等口准行海运,于是万物麟集,千艘云屯,南北之货即通,农商之利益普”由此可知,青岛口、女姑口贸易之盛。据《胶澳志·航运》载“闽浙商舶,初以胶州塔埠头为集散转运之地,次则沧口、女姑亦有装卸。”(3)沧口始于明末,是胶州湾的内港,由渔码头演变为通商海口。同治《即墨县志》载:“金家口、青岛口海船装载货物抽取税银,尽征尽解,无定额,仓口、沙子口、登瀛三小口装载花椒梨果用”(4)

胶州湾内外港口众多,贸易繁荣,历史地位十分重要,古迹遗存相当丰厚,有着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应当引起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港口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及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沿海地区,大型国际港口逐步兴起,严重冲击了周边传统的小港口,传统的古港口逐渐废弃,渔民文化也遭到冲击,高楼大厦的兴建也严重破坏了港口遗址。虽然目前一些港口遗址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但是大家的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出土的文物上面,对遗址的保护力度还是不够。换言之,只是注重了对文物的保护而忽视了遗址遗迹的保护。如前文论述的板桥镇,历史地位及其重要,但其遗址目前被胶州老城区覆盖,随着城市发展及城区的逐步改造,遗址被严重破坏。我国目前文化遗产保护还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城市建设与文化遗产保护相冲突。城市建设、房地产大面积开发,导致文物古迹破坏严重。板桥镇遗址已完全被胶州城区建筑物覆盖,遗址保护工作始终处于被动的局面,得不到切实有效的保护。城市建筑的增加,不断的扩大翻新规划,每时每刻都在破坏着该城市原有的历史码头、历史商埠、历史渔港等建筑。(5)虽然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缺陷与漏洞,法律意识淡薄,有法不依现象严重。

第二,经济转型对文化遗产的破坏。沿海地区的城市化给沿海地区的海洋文化遗产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沿海区域的工业化、科技化、产业化,给城市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度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冲击了沿海渔民的生活。近海渔业的枯竭,远洋渔业的产业化发展,使得渔民们不能再靠捕捞维持生计,从而不得不放弃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以来传统的赖以生存的谋生手段,而另寻他路。渔民职业的转型,导致了海港的废弃以及海洋传统文化的变味甚至消失。

第三,传统文化遗产商业化严重。在第三产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遗产旅游成为国内新型的旅游产品,并呈现出较快的增长趋势,成为许多旅游目的地的主要旅游产品,但是文化遗产地的发展大都逃脱不了这样的一个发展模式:遗产被发现、被包装后推向市场,开始走入商业化的发展道路,虽然起到了地区经济的带动作用,但是最终却陷入过度商业化的困境。(6)近年来沿海地区,着力打造旅游城市,给海洋历史文化遗产带来了一定的破坏。为了吸引游客,将文化遗产包装的更加趣味性和娱乐性,使其丧失了本来面貌,从而也失去了原有的意义和价值。

第四,以港口贸易文化为主题的遗产较少。在历史上胶州湾地区与世界很多地方都有贸易往来。早在唐宋时期,胶州板桥镇已成为北方最大港口。明清时期,胶州湾地区更发展成为当时区域性的海上贸易中心,与日本、高丽等国进行外贸交易。然而,就目前资源来看,近代之前的港湾、码头遗址相对缺乏,有关港口客运船、票的历史变迁及船上服务的文化遗产相对较少,港口货运中搬运工人的生活习俗、货运船上的管理制度、搬运工人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号子、港口贸易的管理制度、商会组织等文化遗产也比较缺乏。以及与港口相联系的渔村古居、渔业遗址、古船类型等也相对缺乏,再者如海洋捕捞技术、传统水产养殖技术、绳网和绳结制作工艺、上下船的仪式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仍有进一步挖掘的空间。

三、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1)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统筹发展。有关部门应该提高文物保护意识,在促进城市建设的同时,加强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胶州湾地区有着悠久的海外贸易历史,历史文化丰富,政府应大力挖掘城市历史文化内涵,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丰富城市历史文化底蕴。

(2)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统一。丰富遗产的品质内涵,积极主动挖掘海洋文化遗产的社会价值,加强对海洋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增强群众对城市的文化认同感。

(3)普查历史古港。对胶州湾地区历史上存在过的古港口遗址进行全面、系统的普查与调研,以及与其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妈祖信仰及其天后宫等,进行较详细的综合调查。

(4)加强文化遗产宣传,提高海洋文化的社会认知度,加强海洋文化遗产教育。建立系统完善的海洋文化遗产教育体系,启动海洋文化遗产相关课题研究,扩大海洋文化的影响力。建立专门海洋遗产研究机构。

四、总结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创造的具有文化价值的财富遗存。对胶州湾地区古港遗址遗存的研究探索,我们可以窥见人类历史上海洋生活贸易的全貌,其兴衰的历史对当今的港口建设亦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的,是人类过去生活的反映,具有不可再生,不可循环的特点,一旦消失,就可能永远不能再现。保护并利用好海洋文化遗产有利于提升蓝色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和文化内涵,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海洋文化遗产还是人们从事现代生活的人文历史参照,是人们现代精神文化艺术创造与享受的历史文化底蕴,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蓝色文化中具有独特作用,有助于先进文化的进一步传播。

古籍:

[1]《宋史》(元)脱脱中华书局1998

[2]《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李焘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3]《太平寰宇记》(宋)樂史中华书局2007

[4]《重修胶州志》清道光二十五年刻本

[5]《即墨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76

[6]《胶澳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

[7]《增修胶县志》胶县大同印刷社民国20年

著作论文:

[1]寿杨宾:《青岛海港史》中国水运史丛书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

[2]曲金良:《中国海洋文化研究》海洋出版社2008

[3]赵英如:《青岛海洋遗产保护性开发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13

[4]曲金良;《我国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对策》中共青岛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5]王磊;《山东胶州板桥镇遗址考古发现及相关问题》齐鲁文化研究2010

[6]王庆;《青岛地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山东大学博士论文2010

[7]刘河:《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8

[8]曲金良:《关于中国海洋文化遗产的几个问题》东方论坛2012第1期

注释:

(1)《增修胶县志》胶县大同印刷社民国20年

(2)《宋史》(元)脱脱中华书局1998

(3)《胶澳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68

(4)《即墨县志》台湾;成文出版社1976

(5)曲金良;《我国海洋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对策》中共青岛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第5期

(6)刘河:《青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中国海洋大学硕士论文2008

猜你喜欢

遗址港口青岛
考古学家怎样发现遗址?
聚焦港口国际化
中国港口,屹立东方
西域门户——两关遗址
辽上京遗址
港口上的笑脸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千年遗址 追寻炎帝足迹
惠东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