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2015-07-09裴晓霞张美霞
裴晓霞 张美霞
[摘 要] 大学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它对于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去分析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并努力去解决困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劣势,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的改进措施,以期对学生进行教育,并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 键 词] 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5)04-0068-02
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学习与活动方式等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因势利导,与时俱进。但是在高校,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为例,在其迄今约十五年的历程中,学校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很多进展。但是,由于其建校时间短,师资力量趋于年轻化,学生人数逐年上升,生源多样,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如何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面对这种现状,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探索教育新方式、新途径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
(一)侧重于实践锻炼,忽视理论修养
学校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地处偏僻地区的学校,为加强管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侧重于实践锻炼,强调第二课堂活动,在活动中成长成才。因此,学生更多地关注自我能力的提升,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等一些教育课程并不重视。
(二)思维活跃,但分析问题的能力弱
时下,学生在具体的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经验不足,容易感情冲动,不能理性地分析问题,容易受到一些负面事件的影响。加上缺乏相应的防范意识,且急功近利,容易在面对诱惑时迷失方向,不计后果,尤其是部分学生网络成瘾,陷入虚拟世界不能自已,甚至有些学生无原则结交网友等,给自己的安全带来极大的隐患。
(三)缺乏长远规划,学生内心比较迷茫
由于整体经济的影响,目前大学生整体家庭环境比较好,且“90后”学生大多缺乏勤奋、刻苦的精神,对于个人的长远发展不能进行很好的规划,因此在校期间对自己不能进行全面分析。将大量的业余时间用在社交及享乐等方面,对自身的定位不明确。
(四)希望改变学习现状,但个人努力及周边环境影响颇深
在学习方面,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在无形之中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产生怀疑,进而产生自卑感。再者整体学习氛围并不理想,加上缺乏自我约束及自我控制能力,这使得他们即使想通过学习改变现状,大部分人并不能做到将精力投入学
习中。
(五)关注自我,个人主义盛行,但缺乏集体及社会责任感
由于现在家庭多为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学生予所予求。因此养成了学生重视自我,以自我为中心,做事缺乏群体意识,且协作、沟通能力较差。尤其是对工作的责任心,对自己以后所要担负的社会责任认识不足。不能从个人的发展思考到对家庭、社会以及整个国家发展的影响。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分析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单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途径是课堂教学。在课堂上,由于受时间地点限制,大部分教师都侧重于对知识的传递,在与学生互动、让学生主动思考等方面缺乏合理的引导。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实现教学方式方法多元化,通过实践教学、参观实习等活动让学生对一些主题加深理解,用正能量去激励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此外,应提倡思想政治教育一线教师参与到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二)教育及管理模式多元,责任主体不明
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除了思想政治课专业教师外,也有部分学生工作人员担任形势与政策授课教师。除此之外,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除了要承担学院的思想政治课小班讨论课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组织学生开展院团委、学工部等各部门下发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这使得教育及管理的模式呈现多元化。思想政治工作的监管及实施主体责任不明确,欠缺系统的、协调的且可执行的管理模式。
(三)教学安排导致重视程度不高
首先,学生认为是公共课且是开卷考试,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用到的不多,从思想上和心理上就没有引起重视。其次,任课教师存在懈怠心理,部分教师认为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学生考研时会进行系统学习,当前只需要了解就可以,因此授课时并不按照教材讲解,某些教师甚至存在对教学任务的任意发挥。最后,学校开展的第二课堂活动种类多,任务重,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
(四)师资队伍综合素质不合理,梯队建设不完善。首先,由于建院时间短,专业教师队伍年轻,以刚毕业研究生为主体,教师职称不高,缺乏具有经验和研究能力的骨干教师。其次,专业教师基本属于“70后”或“80后”,他们处于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受到实用主义、功利主义和拜金主义等一些西方价值观的影响,自身理论素养不高。再次,实践教学经验不足,未能形成合理的理论梯队,缺乏老一辈教师的指导,仅仅凭借在校时所学的知识老套的授课方式难以满足“90后”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求。最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们的学习意识并不强。这些都会不同程度上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
三、改进和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及
方法
(一)拓宽多元授课渠道
学院应该结合国家新出台的一些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相关文件,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当下的社会现状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进行课堂教育的同时积极探讨国家大事,关心时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拓展课堂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受众群体是大一、大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合理分配4-6学时的外出参观实习,尤其是在一些重特大纪念日时,让学生走出课堂,积极投身社会实践。专任教师也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做到改进教学方法,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专职为主,专兼结合,互通有无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要引进高素质的学科带头人,同时招聘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形成合理梯队,形成以专职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其次,加大对形势与政策教师、外聘教师的管理力度,严格考核制度,实行合理的退出机制。大学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会直接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再次,学校应支持并鼓励专业教师强化自身素质,争取在职称、学历等方面弥补目前结构不合理的劣势,并每年制订外出学习、参观考察等计划,强化教师各方面的能力,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教学技能。最后,在学校范围内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管理,思政部、学工部、院团委等互通有无,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全覆盖。
(四)强化学生主体意识,充分发挥自主性
部分大学生因学习成绩不好会产生自卑、抑郁等心理,他们需要在人格、自我价值以及社会评价等方面给予肯定。作为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性,让他们肯定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做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从而以正确的心态面对困难、挫折。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合理调整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发挥特长和优势,达到德育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总之,在教育的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尽力去改革一些目前不健全的教学环节,努力把大学生培养成适合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韩雪.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J].品牌,2015(1).
[2]王利荣,李继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J].品牌,2014(11).
[3]宁晓菊.青年认同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证研究:兼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理论探索,2014(5).
[4]曾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生活世界视角[J].理论探索,2013(1).
[5]叶忠明.高校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