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大学企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5-07-09赵喻玲张汝根张秀英马慧莲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3期
关键词:创新型产学研大学

赵喻玲 张汝根 张秀英 马慧莲

摘 要:地方经济发展离不开人才培养,创新则是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地方大学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载体。本文就地方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对地方大学创新型人才培养起到一定的借鉴性作用。

关键词:地方大学;创新;人才培养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明确提出,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并牢固树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而怎样才能培养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技术型人才,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就使创新成为各地方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重要课题。

一、地方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地方大学与地方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一直都是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主要的载体,为地方企业提供高效的人力资源。OECD的统计报告表明,大学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已成为研究开发活动的第二大主体,仅次于本国的产业部门。在我国,以高校为依托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将近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二,许多大学还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项目。大学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不可小觑。

1.地方大学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

实现地方经济快速高效发展,创建是关键。而人才是创新发展的宝贵资源。地方大学担负着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使命。大学里有着优秀的高技能高素质人才队伍,可以不断培养新鲜血液。大学具备一批优秀的科研团队和科技精英,有着先进的科研技术能力。大学还有着浓厚的科研氛围,包括国家重点实验室等许多平台。这些都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条件。

2.地方大学在科技产业化方面是知识创新的主体

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科技产业化已成为主流趋势。如何使地方大学更“接地气”,更好的实现科技成果创新,已成为大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课题。地方大学要在创新发展中发挥其在人才培养方面独有的优势,积极推进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发展平台,在发展中谋创新,培养一批高水平高技能的创新型优秀人才。

二、地方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人才定位不合理,培养过程单一化

许多地方大学在发展过程中一味追求大而全,片面的注重综合发展,忽略了地方经济特点,没有合理定位,导致了对人才培养的单一化。从而在人才培养方面表现出了一定的非科学性,不能及时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优秀人才。

2.学科建设不科学,课程设置不规范

随着时代的变迁,越来越要求对多学科领域交叉运用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这就需要地方大学在学科建设方面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在多个领域得到有效地开发。在课程设置方面,要打破传统的定性思维,与时俱进,带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最大程度上得到发展与提高。

3.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模式单一死板,教学过程遵循硬性的标准化,缺少创新思维,对学生的教育千篇一律,阻碍了学生各方面优势的发展。教学过程缺乏创新意识,学生的特长得不到发挥,难以发掘创新性人才,这对地方经济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三、解决地方大学创新人才培养问题的相关对策

1.以科学理念为指导,大力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培养人才”是地方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问题上首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实到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战略中来,才能充分发挥人才的优势。

要彻底摒弃过去“死读书,读死书”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他们能够为了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出基本综合素质和实际创新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

2.加强创新团队建设,促进创新队伍培养

(1)使学生成为创新的主体

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也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最终目的。如果一个学生做事总是墨守成规,那么很难创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很重要。要及时鼓励他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热情。

作为应用型地方大学,在培养学生创新性方面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比如创办一些社团,开展一些创新性竞赛,甚至鼓励学生参与一些科研项目等,都可以有效发挥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另外,学校应适当给予一定的科研经费支持,更好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加强教师创新队伍建设

一所大学能否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和教师的素质息息相关。学校要大力提高师资整体水平,培养一批具备创新才能的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科技骨干,使他们能够带领本学科向国际高水平方向发展。这些教师不仅要具备先进的科研实践和创新能力,还要具有良好的组织教学能力。在教学方法、教学理念等方面也能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使学生能学有所长,学以致用。

(3)完善高校管理人员创新理念

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管理者就有什么样的发展理念。高校管理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品德修养、思想水平等方面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发展水平及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

高校管理者需不断强化创新理念,突出特色管理,结合本地区及本校自身发展情况,进行人本管理。积极了解学校师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需求,不断鼓励他们发展创新,为学校创新发展和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良好发展空间。

3.以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推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要想真正实现技术创新,光有理论是不行的,必须大力发展实践能力,全面推动创新实践能力。地方大学可以以地方产业为依托,以地方高校为中心,通过搭建产、学、研三位一体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增强科研能力,提高科研成果应用率。目前,已经成功的典型案例不免包括日本的“筑波”,美国的“硅谷”及我国的“中关村”等。此外,通过这样一个平台,不仅能使企业在人才需求方面获得很大的收益,而且为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基地。可以说,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模式推动了产业与高校同发展,共进退,使产业与大学的发展相辅相成,促进了创新型优秀人才的培养。

(1)产学研结合是地方大学创新人才培养的必然要求

首先,大学能够为人才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知识,但在实践操作方面还有所欠缺。尤其现代社会发展竞争日益激烈,要求地方大学能够通过不断创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这就要求地方大学能够与地方产业相结合,使学生通过真实的实践平台,真正了解地方经济形势,使他们的科研、创新等各方面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其次,创新不仅仅是一个标准,更重要的,它是一个需要不断发展和努力追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产学研合作平台使自己真正置身于社会当中,更能发掘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更能激发他们的创新积极性。

(2)产学研合作使高校的教育功能更加完善

学校只具备单纯的教育功能,不能更好的展现其教育优势。通过把学校与产业和科研单位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发挥其创造力,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使学生、教师与社会和企业建立起密切的联系,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各方面素质。

(3)产学研结合是促进地方大学与企业优势互补的重要保证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供给,尤其是创新型高技能人才。而大学是为企业输送人才的主要供体。通过搭建产学研平台,企业成为了大学生实习的重要实践基地。在这里,他们可以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升级,为企业的发展带来无尽的收益。

从大学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应用型地方大学,要想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必须让学生深入企业,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真实需求,而不是仅仅依靠学校封闭式的理论教育。通过产学研平台,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并促使他们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的提升,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4.以人才培养为基础,营造良好创新环境

(1)加强重点实验室建设

实验室是大学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基础性试验基地。有些地方大学实验室设备陈旧,试验技术落后,直接影响了对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要多与地方企业交流互动,吸取实践经验,广泛采纳重点建议,改善实验环境,更好的发挥实验室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大学可以通过加强和地方企业的沟通,经常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工厂、企业,开阔他们的视野,启发创新思维。学校还可以经常举办一些学术交流会,学术报告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增长见识,并培养他们的科技创新兴趣。

(3)加强物质保障

创新人才培养不仅需要学校积极支持与引导,更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给予一定的物质保障。在创新产业基地的建设方面,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积极配合高校科研项目的实施与完成,尽最大能力满足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需求。

参考文献:

[1]张德江.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问题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1,(18).

[2]邵勇,闫爱青.当代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山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3]王长全,邢帮圣.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探[J].职业圈,2007,(24):68-69.

[4]赵培举,冯砚.关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6-4-22.

[5]战胜,涂争鸣.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思考[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1).

[6]蒋菲.创新人才培养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J].教书育人,2006(5).

作者简介:赵喻玲(1987.8- ),籍贯:辽宁省辽阳市,黑龙江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猜你喜欢

创新型产学研大学
精益求精产学研 继往开来朝阳人
“留白”是个大学问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巴斯夫推出创新型DURA-COLOR抗老化技术
大学求学的遗憾
完善转化机制 推动产学研融合
纺织摘奖项目产学研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