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访工作要加强群众路线的贯彻落实

2015-07-09杨娜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信访群众路线

杨娜

摘 要:了解、运用群众路线,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切实解决医院信访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维护广大患者的合理、合法权益,提高医院信访工作实际效果,提升医院服务水平。

关键词:群众路线;信访;贯彻落实

一、群众路线概念、政策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它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它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织部分,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数十年的奋斗历程所充分证实。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群众路线的核心内容,它要求全党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为最广大的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要向人民群众学习,吸收和借鉴有益的东西,向人民群众虚心学习。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群众路线的重要内容。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加强了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从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可以看出,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民才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毛泽东指出,创建人民军队和红色政权后,要重视发动和组织群众,反对单纯军事观点,他在古田会议中指出,红军是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1]。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社会组织形式、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把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现好,发展好。党要深入群众,密切联系人民,加强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团,在建设中国特色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强调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3]。

二、信访概念及存在的问题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本市国家机关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国家机关处理的活动[4]。

信访工作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基层工作繁杂无序,信访工作往往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复杂性等特点,当前社会飞速发展,面临的问题复杂多变,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结合信访工作实际情况,密切联系群众,发挥群众路线的优势作用。

信访工作是党的群众路线工作的重要战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信访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处理,将严重影响社会稳定,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现阶段信访问题有:

(一)信访工作范围广,问题复杂

我国正处于社会变革时期,各种矛盾、冲突问题频繁发生,涉及社会生活各各方面,如拆迁问题、医患矛盾、涉法涉诉等,且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密切相关,加之当前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传播迅速,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更增加了信访问题的处理难度。

(二)处理效率低,时间长

《北京市信访条例》规定,决定受理的信访事项应当自受理之日起60日内办结,情况复杂的,可适当延长办理期限,但不得超过30日,并告知信访人延期理由。处理信访问题要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有关规定办理,15日内办结的经信访人同意,可以口头告知、答复。信访问题有明确的时间要求,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问题往往不能按时、及时解决,甚至会花几年或几十年时间,有的信访问题涉及多项政策、多个部门,协调困难,使得问题处理拖沓,化解难度大。

(三)群众法律意识增强,越级访增多

随着人们文化水平的提高,法律意识逐步增强,更加注重对自身权利的维护,一旦诉求得不到及时满足,很容易采取过激行为,这些都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更严重影响了正常办公秩序、破坏治安环境。

三、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解决信访问题

群众路线是解决信访工作难题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法,也是信访制度产生和发展的重要渊源,在长期的发展中,信访逐渐增加了申诉、控告、建设、救济等功能,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纠纷解决机制。

(一)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理念

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加强信访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利用多种形式开展廉政教育、党性教育,自觉实践三个代表的思想,依法办事,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倡导社会公德教育,文明礼貌,遵纪守法,提高人们道德素质和文化知识水平。贯彻落实群众路线,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制定符合群众实际情况的政策,科学决策,推动政策实践,充分反映民意,综合考虑各方利益,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消除社会不和谐因素,促进社会和谐,推动社会全面向前发展,维护社会稳定。

(二)畅通信访渠道,为人民谋福利

通过信访渠道,人民群众可以直接反映自己的诉求和意见,要认识到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政府部门要了解社情民意,化解社会主要矛盾,了解民间的疾苦与冷暖,只有准确了解了民意,才能对症下药,因此,需要完善群众工作网络机制。

建立健全三级群众工作网络,以群众领导组为核心,以群众工作接待站为媒介,以群众工作处理室为依托[5],领导组听取群众意见,对意见进行分析、总结,各级领导进行约访、走访,定期回访,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设立领导接待日,热情接待来访人员,加强对人民群众的思想教育,引导群众正确行使权利、义务,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对可能出现信访苗头的隐患问题进行重点排查,提前预防。

(三)加强党群联系,注重监督

我国改革开放后,经济利益、经济性质日益多样化,人们生活方式日益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日益多样化,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市场的趋利性催生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化思想,权力导致的腐败事件层出不穷,要完善民主选举制度,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主权在民,建立完整的绩效评估体系。加强监督职能,做好来访人员保密工作,实施严格的保密措施,调查结果要及时告知信访人,各级主管领导要亲自督办,协调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加强交流,力争查清、查实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

(四)建立政府与基层群众的信任机制

“得民心者得天下”,从历史进程中看,人民群众是党和国家前进的根本动力,可见人民群众的信任对我们党和国家的重要性,建立双方信任机制已成为加强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一环,鼓励群众参与制定政策,征求群众意见,让群众充分表达自身要求,立足基层实际,科学制定政策和发展规划,减少社会矛盾,充分调动基层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变被动为主动,对可预见的问题提前分析、预防,降低基层信访问题。

群众路线是党必须坚持的工作路线,在信访工作中也要进一步落实群众路线,随着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前进过程中新的矛盾不断涌现,不安定因素增多,信访工作的责任越发重大,因此做好信访工作是社会稳定的关键。信访的实质是做群众工作,是为百姓排忧解难,它具有基础性、系统性、专业性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信访工作必须以民为本,将群众路线与信访工作相结合,吸收各自的长处和优点,开创两者工作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田心铭.群众路线:从毛泽东到党的十八大[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年第7期,共175期.

[2]李燕.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思考[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3]秦春平.党的群众路线与新形势下的信访工作[J].社科纵横,2013年9月总第28卷.

[4]北京市信访条例[J].2006年9月15日.

[5]桂霄雨.群众路线视阈下的基层信访困局破解路径研究[J].

猜你喜欢

信访群众路线
新时期我国信访制度的完善
浅谈如何做好新时期的信访工作
人大代表如何更好地收集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