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走出去”到“走进去”

2015-07-09衣启永

企业文化·中旬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适应走出去关怀

摘 要: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内建筑施工企业搭载国家战略发展便车,走出国门,进入全新的市场环境,不同意识形态的激烈碰撞、相互作用与交融,成为每个海外建筑施工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作者结合中交一航局二公司美洲地区海外项目工作实际,从意识先行,强化“三个理念”;因势利导,突出“三个关怀”;入乡随俗,实现“三个适应”三个方面进行了海外建筑施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关键词:走进去;理念;关怀;适应

从2000年中央政府正式提出“走出去”战略,到目前国家实现从出口大国到投资大国的华丽转身,越来越多的国内建筑施工企业搭载国家战略发展便车,浩浩荡荡走出国门。

“走出去”后,进入全新的市场环境,不同意识形态的激烈碰撞、相互作用与交融,是每个海外建筑施工企业都要面对的问题。本文结合中交一航局二公司美洲地区海外项目工作实际,谈一下对海外建筑施工项目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些认识体会。

一、意识先行, 强化“三个理念”, 提高海外项目的内驱力

(一)强化“属地管理”理念,扬长避短,为我所用

属地管理国内建筑施工企业海外拓展的首要管理目标。企业走出国外,首先会进入一个磨合适应期,如果这时还继续用国内老办法解决新问题,往往会药不对症。比如受劳工比限制或签证影响,中国工人入场难;受当地环保等法律法规限制,项目开工手续等办理迟缓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海外施工企业基层党支部必须强化思想引领,树立起“属地管理”理念,把属地化原则提升到战略层面来认识,从项目前期策划各阶段环节,就要充分利用当地各种资源。还要加强对中方人员语言、礼仪法规、风俗信仰等属地化培训,扩大属地化管理覆盖面。二公司牙买加项目部从组建之日起,在“属地管理”理念导引下,多方面了解当地的建筑市场运营模式,从劳工管理、建筑材料和设备的供应能力及价格等方面做了充分的调查,项目部聘任了牙籍人力资源经理、HSE工程师、土木工程师、实验工程师、测量工程师,参与项目管理,加强了项目管理人员与当地的融合,实现劳工管理属地化。项目部大部分劳工从当地雇佣,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劳工管理办法,实行灵活的激励办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强化“务实竞优”理念,逐鹿海外,敢于亮剑

“务实竞优”理念与一航文化核心理念“干一流的,做最好的”理念是一脉相承的,是海外建筑施工项目管理、规划、发展的方向,对项目生产、经营、运作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务实就是讲究实际,崇尚干事创业的实干精神,追求充实而有活力的工作,致力于实在具体的事情,强调专业化、灵活化与执行力,施工进度的稳步推进需要默契的团队配合、专业的施工技术、灵活的应变能力、强有效的执行力作保障;竞优就是以卓越致胜。面对新的海外市场,树立品牌是中国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根据海外施工经验,要想在与世界一流企业的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诚信优质履约是关键。二公司牙买加项目部党支部不断强化“务实竞优”理念宣贯,确保项目始终以完善的应变机制保证施工进度,鼓舞职工以务实高效的执行力推进项目发展,不断提升内部管理水平,提升队伍整体素质,最终实现“项目管理规范有序、工期提前全面履约、安全环保整洁文明、质量保证外在美观、严控成本效益创先、内外和谐上下满意”多方和谐共进的目的。

(三)强化“和谐共进”理念,求同存异,共进共赢

社会责任是属地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建造精品、合规经营、注重环保与公益事业、关爱当地员工等社会责任的履行,能够实现中方企业与当地社会的和谐发展、共进共赢。

和谐是一种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补、共同发展的关系。体现在项目内部员工间和睦相处上;体现在项目与当地社会、业主、咨工、协作队伍等利益相关方外部的良好关系上。共进是指合作的双方或多方能够共同获得利益。合作才能发展,合作才能共赢,合作才能提高。在这个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海外建筑业市场,合作共赢更是时代的选择,合作可以使双方共克时艰,共赢商机,提振信心,共同发展。二公司美洲地区各项目党支部一直坚持“和谐共进”理念及促进和谐的职能,积极组织参与所在国社会公益活动,在项目所在地区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如在巴哈马项目组织职工参与当地社区长跑活动,在提升职工体质的同时也增进了项目部同当地社区的关系;格林纳达项目在当地学校开展文具捐赠活动,邀请当地工程专业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学习,并支持当地基础设施建设,为当地义务修建篮球场、足球场等,进一步加强同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友好关系;牙买加项目在干好工程的同时,也积极参与当地公益事业,在当地劳动节、圣诞节等节日期间举行社会捐赠、对当地乡间道路破损路面进行修缮等活动,支持当地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同当地政府和人民的友好关系。

二、因势利导, 突出“三个关怀”, 提高海外项目的凝聚力

(一)突出“塑型”关怀,强化培训,提升素质

海外建筑施工项目由于其队伍相对年轻、施工经验较国内相对不足的特性,对海外员工开展以“塑型”为目的的适时培训教育,成为提升素质适应海外不可或缺的必要手段。

因地制宜开展教育培训。针对项目分布跨国分散,工程进度存在差异等情况,各项目党支部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因地制宜,坚持以培训方式多样化来适应不同项目的实际需求。一方面,开展以语言学习为主要内容的长效培训和自学,智利项目部不定期组织学习英语、西班牙语,提高全员语言沟通能力。另一方面,开展即学即用的“应试型”培训,迅速应用于实际,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如巴拿马项目部利用夜晚空闲时间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邀请业主进行业务培训等,格林纳达项目部邀请外籍高级机械工程师现场实战讲解等。牙买加项目部还专门开展“学习提升年”活动,组织员工向书本学,建立数百册图书的职工书屋,引导职工“读书富脑”;到现场学,到先进单位的施工一线对标学习,取长补短;在讲座中学,邀请专家、专业人员授课,答疑解惑;向导师学,监督落实“导师带徒”活动,教学相长。各类教育培训的开展为员工迅速进入角色、胜任岗位、塑性提升创造了有利条件。

(二)突出“人文”关怀,纾难解困,激发潜力

注重对中外籍员工的双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提高其对企业的忠诚度的先决条件。员工的管理上,企业要充分考虑中外籍员工的不同内在需求,一视同仁地关心其生活,帮助缓解工作压力,对有困难的中外籍员工及时给予帮助,提高企业在员工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不断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二公司美洲地区各项目党支部积极发挥服务保证职能,入乡随俗关爱外籍人员。如圣诞、元旦等节日,由各项目党支部自行组织,在牙买加、巴拿马和智利等项目所在地,分别向当地管理人员和外籍劳工送上活动经费、精美礼物和圣诞祝福,邀请外籍员工和附近的村民参加节日联欢活动,体现出对合作者和当地文化风俗的充分尊重,拉近了彼此距离,为融洽的合作关系增添了情感因素。各项目还推进职工文化建设,关心中方职工生活,跨国延伸人文关怀。关注职工身体健康,在巴拿马、牙买加等项目相继成立伙食管理委员会,通过多种途径,千方百计改善职工伙食、住宿等生活条件;关注职工心理健康,通过在项目设置意见箱、组织青年座谈会、个别谈心等方式,搭建职工交流沟通平台;组织迎篮球赛、读书月、西语竞猜、卡拉OK大赛、拔河比赛,投篮比赛、观看足球世界杯直播等系列庆祝活动,为海外职工的业余生活增添了活力和乐趣。

(三)突出“制度”关怀,政策导向,夯实信心

完善的制度是推进项目文化建设落地的重要前提。加强薪酬、休假等制度建设,完善中外籍员工的管理体系,是引导员工投身海外、适应海外、奉献海外的坚实保障。

要结合企业实际和所在国法律法规,各项目党支部积极发挥监督保障职能,有针对性地建立和完善员工的录用、使用、考勤、休假、岗位考核及奖惩制度,把制度细化到每个管理环节和岗位。在制度执行过程中,对中外籍员工一视同仁,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公平性。同时,根据企业发展实际,建立管理台账,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将员工的表现与其待遇、晋升等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二公司2013年确立海外优先发展的思路以来,制定了一系列带有一些政策倾向的制度,鼓励广大员工积极走出海外。根据海外工作实际,制定国内员工出国轮训制度,不断完善人员交流轮换机制;建立海外员工亲情档案,动态掌握职工家庭情况,逐步健全家属帮扶机制,为职工排忧解难,维护队伍稳定;落实职工薪酬及休假政策,尽最大可能的满足职工需求。美洲地区各项目党支部通过监督完善各项海外管理制度,将制度的执行作为项目文化理念的体现与保证,抓好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推进文化和管理深度融合,强化文明创建制度,推进文明工地标准化。牙买加南北公路项目被评为二〇〇四年“一航局先进集体”和“一航局优秀文明工地”。

三、入乡随俗, 实现“三个适应”, 提高海外项目的生命力

(一)适应当地“政治经济环境”,有预无废,规避风险

海外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正确认识并认真分析所在国政治经济环境与国内的差异,及时调整管理思维和管理措施,有针对性地消除各种矛盾冲突,从而有效规避各种潜在风险。

适应政治环境,需要海外建筑施工企业能够对所在国政府部门、分管议员、警察局等都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取得政府部门和当地居民的理解、信任与支持,减少施工过程中一些不必要的阻力和障碍;适应经济环境,需要对当地的原材料等经济资源有足够的了解,对工程所需物资设备等资源采购必须提前谋划,统筹准备。二公司美洲地区各项目积极融入当地,加深同当地政府的联系。如格林纳达项目部、牙买加项目部党支部通过多次组织参与当地政府组织的联谊活动,加深了同当地政府和民众的友谊。

(二)适应当地“法律法规环境”,守法合规,展示形象

要认真学习、当地法律法规,特别是用工、税务等方面法规的学习,充分了解当地制度,有效规避不必要纠纷和风险。同时加强对当地语言的学习,增强沟通能力。

在国外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会经常出现由于对当地法律法规的不了解导致的问题,因此,对海外项目施工前要充分对当地法律法规进行熟悉并落到实处,以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实施。二公司牙买加项目部针对当地法律特点,现场大部分劳工从当地雇佣,项目部党支部结合当地法律法规并根据实际情况,牵头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劳工管理办法,从劳工雇佣、现场管理、工资发放、劳工警告解聘等方面制定了详细的流程制度。针对当地失业率高的特点,项目部对牙籍工人采用“基本工资+适当奖励”的制度,根据工作情况给与适当奖励,取得了较好效果。

(三)适应当地“社会人文环境”,尊重包容,融合共生

由于历史文化、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差异,初出国门的建筑施工企业容易与当地雇员产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为此,要对所在国社会人文环境带着敬畏之心进行必要地了解和熟悉,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当地文化及公序良俗,实现中外员工间文化的有效融合。如二公司巴拿马项目部针对当地员工需求,专门建立咖啡间,满足其上班前喝咖啡习惯,并将喝咖啡时间记入考勤,此举受到巴籍员工的一致欢迎;牙买加项目部针对当地员工的周末消费理念,义务帮助所有外籍人员办理了安全便捷的工资储蓄卡,并在发工资之日专门为当地员工放假以方便其取钱消费,逐渐得到了牙籍员工的理解认可。

海外建筑施工项目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常变常新的系统工程,企业基层党支部需要在具体实践过程中不断坚持以人为本,不断融合适应创新,最终实现共赢共进的目的。

作者简介:衣启永,中交一航局二公司美洲分公司党总支书记兼牙买加项目部党支部书记。

猜你喜欢

适应走出去关怀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以酒道引领中国酒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