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产品市场调控应注意的问题
——张兴旺

2015-07-08张兴旺

中国猪业 2015年5期
关键词:市民水果调控

张兴旺

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

农产品市场调控应注意的问题
——张兴旺

张兴旺

农业部信息中心主任

第一个问题:是否在农产品价格产生波动时,政府就得出手调控?

据有关机构测算,我国猪肉、鸡蛋价格波动的72.5%、52.2%来自于周期性因素,而蔬菜、水果价格波动的58.6%、56.8%来自季节性因素。而由季节性因素造成农产品价格波动是难以避免的,如果尊重市场的修复功能及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农产品价格市场调控应该有所为,且有所不为。

第二个问题:中国农产品价格是高是低?

中国的城市居民认为农产品价格太高,农民则认为农产品价格太低。在判断政策走向的过程中,人们经常做这样的比较,美国的大豆、玉米价格比我国低很多,认为我国的农业不如美国。目前美国210多万户的农场,每个农场主平均经营2.4万亩的土地,而我国有将近2亿的农户,人均1.3亩地。可见,由于基础的不同,二者是不能这样简单地作比较的。因此,评价我国农产品价格水平高低,至少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一要与农业生产成本比较。这些年我国农产品价格提高的幅度要比成本上升的幅度低得多,2013年与2007相比,我国农产品生产价格指数增加了52.5%,而同期小麦、玉米、稻谷三种粮食生产成本提高了113.3%,棉花生产成本提高了125%,油料生产成本提高了130.4%。二要与市民收入水平比较,2013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00年提高了3.29倍。三要与生产经营方式相近的国家比,如日本、韩国。很多人认为我国的农产品价格很高,我国是一个开放的农产品市场,谁的价格低谁就有价格优势,但作为政策设计者,从维系市民、农民和整个产业技术体系平衡的角度讲,日本是那样一个产业政策,韩国是那样一个产业政策,我国的台湾地区又是那样一个产业政策。如何评价,牵扯到整个政策设计。

第三个问题:农产品供求关系究竟怎么样?

2000年以后,一些地区出现了农产品的滞销卖难,尤其是鲜活农产品如蔬菜和水果,很多人认为是政策措施不到位,信息不对称造成农民不知如何决策,出现了阶段性和局部性的滞销卖难。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3年与2000年比较,13年间我国的蔬菜面积扩大了37%,水果产量增加了3倍,而同期,我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全年购买蔬菜和水果的数量一直分别维持在118 kg和57 kg左右,农村居民家庭平均每人蔬菜消费量反而从106.7 kg下降到84.7 kg。这就意味着新增蔬菜和水果的产量主要靠新增加的人口和出口消费。

第四个问题:价格水平如何兼顾农民和市民的利益?

价格是统筹农民和市民利益的一个翘翘板,如何评价,如何引导,涉及到整个农产品调控政策的设计基点,应兼顾农民和市民的利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一般采取价格高时,关注低收入群体;价格低时,关注农民。

如何判断农产品市场,如何设计农产品市场的政策,尤其是未来农产品价格市场的走向,应坚持“三分法”原则。第一类是粮食类。对于粮食尤其是稻谷、小麦、玉米在20世纪价格暴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全球农产品价格暴跌,而中国的粮食市场能够独善其身,大体上保持稳定,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政策是功不可没的。因此,粮食的最低收购价政策要非常坚定,同时要根据形势变化,不断完善。第二类是棉花、油料、糖料,这些农产品都是我国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产品。这些年的临时收储政策,总体上看,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是不利的。2014年在棉花和大豆上试点了目标价格改革,也就是由原来的政府包办,变成由市场决定价格,同时给予生产者相应的补贴。目标价格政策刚试点了一年,2015年是第二年,不应急于评价其行还是不行。少干预市场,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更好地发挥作用,总是有益的。第三类是鲜活产品。鲜活农产品完全由市场来调节不是办法。美国、欧盟、韩国、日本这些国家在处理生产与市场匹配关系的过程中,在兼顾农民和市民的利益过程中,都以不同的方式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每个国家都确定了适合老百姓基本生活的基本品种,如美国35种,欧盟16种,日本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确定了14种和34种,韩国确定8种,以不同方式进行相应的调控。由市场的手段调控而不是政府直接出手,但会通过政府给一定的支持,以协会的名义出现,将生产者组织起来,在市场出现重大波动时对这些产品给予关注,对低收入群体补贴,对受损失的、听从政府召唤的低收入农民给予相应的经济上的补偿。

猜你喜欢

市民水果调控
如何调控困意
经济稳中有进 调控托而不举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
四月里该吃什么水果
International Volunteers for G20 Summit in Hangzhou
顺势而导 灵活调控
水果篇之Cherry
SUMO修饰在细胞凋亡中的调控作用
“意义”的问题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