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医保结算网上购药如何实现
2015-07-08刘砚青
刘砚青
就在各地医药电商一边期盼网售处方药政策落地,一边呼吁网络售药对接医保之时,辽宁省沈阳市已经悄然打通网上售药医保实时结算功能,成为全国第一个破冰医药电商医保报销的城市。
《瞭望东方周刊》近日从沈阳市社会医疗保险管理局(以下简称“沈阳医保局”)了解到,只需在网上购药时把付款方式选为“货到付款——沈阳市医保卡”,在沈阳,社保卡持卡人就可以在家坐等送药上门,并通过POS机刷社保卡的方式实现支付。
换句话说,在医保定点药店的售药平台上,全沈阳市492万名参保人员可以实现医保卡购买目录内药品、医疗器械实时结算。
为何启动这个项目
“我市网上购药医保结算功能于2015年4月20日正式开通,目前已经有两家药店接通了此项服务。”沈阳医保局新闻发言人王宏告诉《瞭望东方周刊》,截至6月中旬,沈阳市共发生医保网上购药交易338笔,购药总费用5.13万元,其中医疗保险个人账户支付5.02万元。
王宏表示,随着近几年网络购物的不断兴起,越来越多的老百姓体会到了网络的快捷与便利。为了进一步方便百姓生活,沈阳医保局在2014年8月找到技术支持方东软集团,首次提出了打通网络购药医保结算的设想。
东软集团政府事业本部第一事业部总经理李亚兴向本刊记者介绍,一开始讨论的主题是希望通过医保对接手机支付,从而缓解医院排队难、缴费难的问题,后来有人提出,既然想彻底方便百姓,那么网上购药也应该支持医保报销。
王宏回忆,在启动这个项目时,沈阳医保局也有很多顾虑。比如,售药行为如何监管、用户信息安全如何保障,等等。
网上购药业务是一种全新的药品零售经营形式,在监管模式上相比实体药店有很大的不同,很多环节都需要严格监管,例如,要确保药店实际销售药品与上报社保局的药品是同一产品、没有替药,要确保所售药品符合互联网销售范围的规定,等等。“我们也是证实了这些要求都能通过技术得以实现后,才推出的这项服务。”
据《瞭望东方周刊》记者了解,目前这项服务只对拥有医保定点药店资质、且具有互联网售药资质的零售药店开放,由于纯粹线上的医药电商并没有医保支付通道,尚无法使用。
截至2015年6月24日,沈阳市共有6家零售药店拥有互联网售药资质,目前可以接通网上购药医保结算服务的已有成大方圆、天士力和博康天天好三家药店。另外,物流方面是由这三家药店自己进行配送,服务推出的前两个月免收配送费,之后满58元免配送费。
网上药品买卖的监管尝试
“沈阳做的这件事情理解起来非常容易,就是把原有的药店服务范围拓展,从原本的单纯线下服务发展成线上线下相结合。听起来简单,但在实际推动过程中,各方都承受着不小的压力。”一位接近沈阳医保局的业内人士告诉本刊记者。
尤其对于政府而言,线下药店要比线上医药电商好管理得多。
北京鼎臣医药管理咨询中心创始人史立臣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表示,政府担心的监管问题很多都可以在技术层面得到解决。对于政府来说,最难的是服务观念、服务意识的调整。
上述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政府在推出一项创新服务的时候,总要参照原有的政策体系,但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政府管理文件的出台速度,所以“没有可以参照的文本,政府也不敢过于激进创新”。
王宏介绍,为了全面加强对网上购药及网上定点药店的监管,沈阳医保局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规定。除了对申请开展网上购药的零售药店采取审批制管理外,还会对药店开展网上购药所使用的POS机等器具进行登记备案,通过系统控制,确保未经授权的POS机等无法进行移动购药交易。
此外,为防止恶意刷取医保卡、骗取个人账户基金,网上购药定点药店还必须建立药品出库管理机制,在进行购药交易的同时上传药品出库交易,系统会对药品出库信息与费用明细信息加以校验,校验成功才可进行购药交易。
零售药店的地域优势
虽然沈阳医保局表示未来不排除直接为没有线下实体药店、纯粹的线上医药电商接通此项服务,但是在多名业内人士看来,互联网购药平台的未来发展方向还是掌握在零售实体药店手中。
一位大型连锁药店的电商负责人对本刊记者表示,“相比医药电商,我们最大特长是具有区域优势”。
在他眼中,无论是辽宁的成大方圆,湖南的老百姓大药房、广东的海王星辰、云南的一心堂,这些比医药电商提早布局10年甚至20年的连锁药店,早已在各地生根发芽。“再加上都拥有医保定点药店资质,可以说我们要比纯粹的医药电商拥有更大的先天优势。”
对于政府来说,最认可的是以实体连锁药店为核心发展起来的医药电商,因为有实体店面就意味着所有的行为都是药店行为,一切可控且有人可以承担直接责任。而对于消费者来说,连锁药店由于距离最近,不但可以解决配送中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还可以根据消费者的实际病情需求提供店面或者远程用药指导。
史立臣表示,拥有以医保定点药店作为运营和配送主体的连锁药店是发展医药电商的核心要件,如果缺少这个主体,医药电商很难做成规模。
“很多医药电商都在呼吁国家尽早打通医保、解禁处方药销售,但我认为要想实现网上购药的破局,必须像沈阳这样从区域性医药电商突围。”史立臣指出,由于各地的医保支付标准和产品目录都有所不同,医药付费有着非常明显的行政地域特性,而网上售药如果想要做大又必须对接医保,那就意味着,医药电商的发展也会带有明显的医保支付地域化的特性。
阿里健康无法破解的难题
在如此巨大的市场蛋糕面前,抢占市场者也是络绎不绝,其中不乏财大气粗的互联网巨头BAT(即百度、阿里和腾讯)。
2014年11月,阿里集团上线阿里健康APP,并在河北省率先尝试电子处方社会化流转业务。患者只需将医生处方上传至阿里健康APP,零售药店就可以通过这一应用以市场竞价的方式予以响应,患者可根据各家药店所提供的产品品牌、价格和服务等因素自由选择供应方和配送方式。除此之外,患者消费金额满30元还可享受10~20元的减免补贴。
然而,就是这个曾经震惊全国、被认为可以破解以药养医难题的阿里健康首创业务,已经被其新任CEO悄悄叫停。
2015年5月28日,阿里健康发布《盈利预警》公告,公告显示,经过初步核算,阿里健康上一财年(2013年4月1日~2014年3月31日)的亏损额约合人民币2767万元。
“阿里健康虽然跟河北签署了合作协议,但是在自己没有实体店面且无法对接医保的情况下,这种认为通过政府强制就可以导致医院处方外流的想法是行不通的。”史立臣指出,在给公立医院补贴都不到位的情况下,政府是不可能强行要求公立医院处方外流的。
“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并不适合直接做面对消费者的医药电商,他们可以通过搭建购药平台,让连锁药店在自己的平台上开张卖药;又或者通过对线下药店的收购来实现跑马圈地。”史立臣说。
如今很多医药电商都想从全国入手,一举打破地域划分实现医保报销,史立臣认为,这个构想基本不可能,“各地医保筹资能力不同,不可能替其他城市埋单。”
本刊记者获悉,目前已经有不少城市在参照沈阳模式,设计自己的互联网购药医保结算服务,并计划于年内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