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阅读的问题探讨式教学有效尝试

2015-07-07刘瑞云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

刘瑞云

摘 要: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听说写能力的前提和基础,阅读能力的提高是提升听说写能力的根本。加强阅读教学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师通过问题探讨式的阅读训练尝试,教给学生理解课文的知识与方法,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在获得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取真正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中职语文;阅读教学;问题探讨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12-004-0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关键环节。阅读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学习理解语言、掌握阅读方法、汲取知识、提高认識、发展思维、丰富思想感情的过程。大量的阅读,可以塑造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的个性。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持续发展。中职语文阅读中进行阅读探讨式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理性思维的能力的与逻辑思维能力。

一、在阅读中教给学生理解课文的知识与方法

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阅读,让语文阅读课成为名副其实的读书课。例如:初读课文,整体感知阶段,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再读课文,质疑问难阶段,学贵有疑,问题是思维的钥匙,因此,要指导学生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筛选问题,重点研读阶段,重在指导学生自主读懂课文,自主通过阅读解决问题;整体回顾阶段,教师要指导学生领悟思想、升华感情并有感情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充分地吟诵、品味。在语文课堂中都要以尊重学生阅读过程中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情感为宗旨。

二、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质疑氛围和探究精神

“学起于思考,思源于质疑。”多思才能多疑,多疑才能多长知。如:阅读《沁园春·长沙》一文后,我是这样设计探究问题的,在借助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时,学会学会怎样处理问题,这种处理问题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品读上阙,探究下列问题:(1)本词上阙写景,你能说出词的上阙抓住了哪些典型景物(意象)来写的吗?(2)按照什么顺序来描绘的(3)试概括上阙描绘的景物的特点;(4)关于秋景你知道古人是怎样描绘的吗?写出古人描写秋景的诗句,诗人与古人有何不同。(5)本阙开头三句,语序同一般词序不一样,你能调整好并说说它的大意吗?(6)上阙最后三句,写出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图,提出了什么问题。

传统的阅读教学忽视过程,关注的是可以转化为考试分数的诸多结论,如背诵词语解释、中心思想、课后习题的答案等等。如此就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条文阅读与背诵。此种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自我体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探究意识。记得我在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时,考虑到这篇课本的学习目标是理解文章如何扣住“清” 、“静” 、“悲凉”来写作的。在我们学习了《故都的秋》之后,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的探究题目:你们感觉到上了《故都的秋》一课后有怎样的心情?不少同学的回答是“感觉心里比较压抑”。带着这样的心态,再去写与“秋”有关的文章,似乎文章也会充满“清” 、“静” 、“悲凉”。这里,我们不妨换个角度,复习巩固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一味的“清” 、“静” 、“悲凉”,不如换成运用颂秋来转换“清”、“静” 、“悲凉”。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故都的秋》,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

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语文能力阅读为先,阅读教学是语文教育的重心。阅读教学的宗旨在于提高效率,培养阅读习惯,营造读书氛围,使学生通过阅读不断吸收人类先进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成果,获得自学能力,学会终身学习。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提高学生素质,健全学生人格的又一渠道。《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课堂中,我觉得,老师应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学生读通课文仅仅是第一步,老师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进行探究性阅读,从而做到读懂课文。问题是探究性阅读的起点和归宿,老师要善于启发学生针对课文的题目和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为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提供了必要的资料。

如《散步》一文记叙了“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我的儿子”一家四口在田野散步,因走大路还是走小路产生分歧并解决分歧的过程。在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预习文本,熟悉本文的字词,了解作者莫怀戚的有关情况。之后,我设计了这样的探讨式问题:阅读本文后,有的同学觉得“散步”为题,太平常。你同意换题目吗?你认为换什么题目,说说换的理由?如果不换题目的话,理由是什么?大家读课文后回答。在问题引出后,有的同学认为换成“选择”,因为文中母亲选择走大路,孙子选择走小路,最后我选择走大路,母亲又改为选择走小路。选择反应了文章事情的主要过程;有的同学认为换成“亲情”,因为文章最后一节有语句点明了主旨等等。

让学生在问题探讨式教学中取长补短,互相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进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理解课文的内容。阅读教学还“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让学生读出情感。通过启发想象,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已有的情感积淀,学生读起课文来才能找到感觉,读出味道。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全身心地诵读,让语言所抒发的情感溢出纸面,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

猜你喜欢

中职语文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中职应用文写作教学初探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