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图书馆微信研究论文分析

2015-07-07王彦

大学图书情报学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发文论文领域

王彦

(东华大学,上海 201620)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图书馆微信研究论文分析

王彦

(东华大学,上海 201620)

以中国知网中图书馆微信研究的文献为数据样本,采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从文献的年代分布、学科分布、期刊来源、核心作者群、被引频次、关键词等方面进行定量分析,以期了解国内图书馆微信领域的研究现状,探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深入研究的方向。

微信;图书馆;文献计量;研究论文

1 引言

自2011年1月21日发布第一个微信版本以来,至2013年第四季度,腾讯微信月活跃用户已达到3.55亿[1]。短短几年时间,微信就成为时下最热门的移动社交平台,各行各业和个人都在关注着微信的一举一动和由它引发的话题。图书馆界也不例外。最近两三年,随着大量图书馆微博、微信的开通,图书馆在信息服务理念和工作模式上都产生了重大的变革。微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地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还为图书馆开发新的信息服务项目、拓宽信息服务领域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把目光投向图书馆微信主题的研究上,以微信为主题的研究文献层见叠出。本文拟运用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对2011年发布微信以来发表的国内图书馆微信研究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了解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把握该领域研究的未来发展趋势。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中国知网作为目前国内规模最大、使用最为广泛的学术论文知识服务平台之一,虽然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无所不包,一定存在部分未收录的文献,但考虑到这部分对整体分析结果影响甚微,故在此忽略这一缺陷。本文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篇名“图书馆”并含“微信”以及主题“图书馆”并含“微信”为检索式进行检索而获得相关文献数据,排除会议综述、会议报道、短评、无作者文献及弱关联文献等,经过筛选共检索到国内图书馆微信研究论文348篇(检索日期2015年5月8日)。将所得论文结合CNKI e-learning软件,笔者进行了年代分布、学科分布、期刊来源、核心作者群、被引频次、关键词等几方面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3 检索结果与统计分析

3.1 文献的年代分布

某一学科领域的发文年代分布可以反映一个学者、机构乃至一个国家研究该领域的发展脉络和发展轨迹,尽管微信这一新兴的社交软件诞生时间较短,年代分析不足以反映出该领域的研究状况、水平和发展程度,但其发展速度之快却是让人始料未及的,图书馆界从来不缺少对该领域的关注,并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和应用。关于微信在图书馆领域的研究论文最早出现在2012年底,许统[2]等学者提出在Android平台上利用免费的微信,构建图书馆移动实时咨询平台,这是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以来,学者首次将其与图书馆服务相结合,用以提高图书馆的咨询服务质量和效果。随后将微信与图书馆服务相结合的研究逐年增加,2013年此类研究论文达到37篇(见图1),学者徐吉平[3]根据普赖斯提出的运用科学文献的指数增长规律推测,2014年图书馆微信研究论文数量约为:F(t)=aebt(a>0,b>0),其中F(t)表示时刻t的文献量,a是统计初始时刻(t=0)的起始文献量,即2013年的文献量37篇,e=2.718,b是常数,表示持续增长率,社科类新领域研究论文数量的年持续增长率为70%,即b=70%,因此2014年论文数量预测应为F(t)=37× 2.718(0.7×1)≈75篇,然而2014年全年实际的研究文献数量达到226篇,出现跨越式增长,远高于推测数量的3倍。截至2015年5月10日,该年度研究论文数量已达到84篇。由此可见该领域的研究正处于逐年大幅上升趋势,说明图书馆微信正不断引起图书馆界的广泛关注及研究兴趣。

图1 图书馆微信研究文献的年代分布

3.2 文献的学科分布

某研究领域发文的学科分布除了可以了解热点发文年限,还能够更深入地着眼于其多学科性质和重点学科的研究[4]。基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学科统计功能,目前关于图书馆微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占发文量的70%)、计算机软件与应用(占发文量的9%)、新闻与传媒(占发文量的5%)三个学科中,这三个学科领域的发文量占该研究领域总发文量的84%,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关于微信的研究分布领域过于集中的特点。然而往往某一领域的研究要想取得较好的研究成果,必须注意吸引更多学科的专家学者的关注,开展交叉学科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才具备向更深入的方向研究的可行性。

3.3 文献的期刊来源分析

表1列举了发文量在5篇以上的17种刊物,共计文献182篇,占总发文量的52.3%。这17种期刊中,中文核心期刊8种,载文70篇,占总发文量的20%,可见国内图书情报学研究的重要情报源对图书馆微信研究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具有对这一领域的超前认识和敏感把握,也说明了目前图书馆微信研究论文的学术水平还是相对较高的。但同时,这17种期刊中只有《黑龙江史志》和《办公室业务》两种非图书情报类的刊物,这也印证了图书馆微信的研究学科领域分布过于集中的现状。

表1 图书馆微信研究文献的期刊来源分布

3.4 文献核心作者群分析

高质量的作者群不但是学术期刊生存和发展的核心环节,还是引领学科不断向前发展的突出力量,核心作者群往往比一般学者更具有学术影响力,因此分析一个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能够更好地引领和延续该领域的研究深度和广度,指引其他学者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钟文娟[5]认为核心作者候选人的标准有两个:一是最低发文量,二是最低被引量。发文量和被引量是文献计量学评价体系中两个最基本指标,如果单独以发文量确定核心作者,则仅注重了量的积累,而忽视了论文的质量评估,必须把发文量和被引量两者结合分析,才能尽量避免偏颇。

(1)根据普赖斯定律,发表论文Mp篇以上的作者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候选人,其中Mp=0.749 (ηmax)1/2,即核心作者的最低发文数不得低于Mp= 0.749(ηmax)1/2,其中ηmax为最高产作者的论文数。本文基于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进行统计,学者黎邦群的论文数5篇为最高,于是Mp=0.749* (5)1/2=1.67≈2,即发文量在2篇及以上的作者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候选人。

(2)发文累计最低被引量为Mc次以上的为核心作者候选人,Mc=0.749(βmax)1/2,其中βmax为作者发文累计最高的被引频次。根据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累计最高被引频次为黄浩波等学者的《微信及其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应用》一文,被引110次,因此 Mc=0.749(βmax)1/2=0.749× (110)1/2=7.85≈8,即作者发文累计被引频次8次以上为该领域的核心作者候选人。

综合上述两个标准,在国内图书馆微信研究领域,基于发文量的统计,核心作者候选人共计36人,合计发文82篇,占总发文量的26.28%。基于最低被引频次同时又符合最低发文量的文献统计并查重,核心作者候选人共计19人,合计发文22篇,占总发文量的7.05%,远低于普赖斯定律中的50%。因此综合两个标准的数据表明,国内该领域还未形成稳定的核心作者群,绝大多数作者对这一主题缺乏持续关注,没有更深入、更持久地进行研究。

3.5 文献被引频次分析

文献的被引频次和下载次数反映了该文献的学术价值和与当前研究热点的契合度,表2列出该研究领域被引频次大于8次的文献情况,共涉及文献20篇,合计被引频次594次,占总被引频次的72.4%。这些高被引频次和高下载率的文献中,有9篇发表在图书情报类核心刊物上,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核心期刊在推动本领域研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这些文献的作者,大部分来自高校图书馆,其中不少是中青年新秀,反映出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图书馆的人员队伍已逐渐优化,高学历和有较高研究能力的队伍在不断壮大。

序号 题名 第一作者 来源 被引频次 下载次数13 开发模式下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的设计与实现 张蓓 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20 1325 14 高校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 张秋 图书馆建设 17 1521 15 阅读在身边——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服务 郝丽梅 现代情报 16 680 16 移动媒体时代高校图书馆微信平台的服务应用 徐彩霞 新世纪图书馆 14 938 17 “211工程”高校图书馆微信应用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张骏毅 图书馆学研究 13 2199 18 微信在图书馆移动服务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 孙翌 图书情报工作 11 1519 19 微信在高校图书馆服务中的应用分析 王烨 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 11 651 20 基于微信公共平台的图书馆创新服务研究 韦敏革 山东图书馆学刊 11 411

3.6 文献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往往是文章的核心切入点,对文献关键词进行分析可以全面把握文献的内容结构,同时还可以推断出某一具体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方向,给予研究者在学术选题方面一定的参考,更好地着眼于前沿研究主题[6]。如表3所示,笔者对2013年至2015年该研究领域中按出现频率排名前10位的关键词进行了简单地整理,将同义的关键词进行合并后发现,图书馆、微信、信息服务、高校图书馆、移动服务、移动图书馆、公众平台等主题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焦点和研究主题,因此可以初步推断出,近年该领域研究关注点主要集中于微信在图书馆的理论探析、可行性分析和对微信应用于图书馆服务中的调查研究与分析上。当然,仅仅靠关键词分析推断某一具体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更深入的关键词研究方法,例如关键词的共现关系研究、关键词聚类分析[7]等,对于分析相应主题领域的研究热点是个很好的补充。

表3 图书馆微信研究文献近三年关键词出现频次

4 结语与展望

随着我国即时通讯平台的迅速发展和手机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图书馆微信也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研究主题而备受学术界关注。本文对2012至2015年度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该研究领域的文献数据进行年代、学科、期刊来源、核心作者群、被引频次、关键词等方面的定量分析,用数据说话,客观地揭示了近四年来图书馆微信这一领域的发展现状和研究热点,以期能够提供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时,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定量分析也发现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由于图书馆微信研究还属于新兴的研究领域,因此该领域的理论资源数量尽管呈逐年快速增长阶段,但整体的研究数量还不多,就定量分析而言,还不足以量化某些研究指标,也不足以说明某些研究方向,对该领域研究的学者来讲,还缺乏对他人研究成果的参考和借鉴,无法形成核心作者群。

(2)对于图书馆微信的计量分析研究论文、国外图书馆微信研究的比较研究论文、与其他即时通讯平台的比较研究论文等较为缺乏,目前该领域的研究多是从理论探讨的定性角度和实际应用方面进行分析,很少有对图书馆微信研究论文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分析的研究。

(3)微信是以社交为基础的应用平台,用户同时具备信息上传者和获取者的双重角色,他们在获取信息的同时也能参与到图书馆的资源建设和服务评价中来,因此目前基于图书馆对微信应用服务评价的相关大数据研究也亟待开展。

综合以上的分析,笔者就图书馆微信研究领域提出几点深入研究的建议:

(1)学科交叉研究。微信对于图书馆来说是一种新兴的自媒体工具,在读者信息服务和图书馆对外宣传等方面都起着一定的积极作用,相信在今后的学术界,与之相适应的跨学科、跨平台研究会越来越多,改变目前学科交叉研究不足的现状。

(2)微信服务效果与评价研究。图书馆通过微信与用户构建互动交流的平台,从中获取用户声音,并通过对用户的需求分析和使用图书馆资源的数据分析,帮助图书馆发现趋势、制定战略。然而如何检测用户对微信服务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呢?因此有必要结合科学的指标体系与影响因素,从多个维度客观、合理地评价图书馆微信服务效果,进一步推进图书馆微信服务效果与评价方面的研究。

(3)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研究。微信是信息时代图书馆拉近与读者间关系的新兴工具,对图书馆向大众推广图书馆服务有着不容小觑的作用,因此,希望图书馆人能够更加努力,将微信应用到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中,进一步提高图书馆各项服务水平,进而推进实践经验与理论结合方面的研究。

(4)相关平台的比较分析研究。基于微博、社交网站、即时通信等以社交为基础的平台应用已经成为人们进行日常交流的新兴工具,他们在图书馆的日常工作以及用户信息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有必要将微信同微博、博客、QQ等即时通讯工具在图书馆应用中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优势与不足,促进图书馆服务的发展。

[1]腾讯微信事业群介绍[EB/OL].http://www.tencent.com/zh-cn/ps/weixin.shtml,2015-4-10.

[2]许 统,申国敏.利用Android平台和腾讯微信建设实时咨询系统[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3,(4):43-45.

[3]徐吉平.国内微信研究论文的定量分析[J].图书馆研究,2014,(6):116-119.

[4][6]杨 彭.2008-2012年我国数字图书馆领域的文献计量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3,(5):72-77.

[5]钟文娟.基于普赖斯定律与综合指数法的核心作者测评——以《图书馆建设》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2):57-60.

[7]明均仁,杨艳妮,余世英.国外移动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4,(12):124-130.

(责任编辑:曹高峰)

The biblio-metric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papers on library wechat in China

WANG Yan
(Donghua University,Shanghai201620,China)

Based on the biblometric research method,taking the library wechat research literature from CNKI as the data samples,the essay makes an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es on the library wechat from the distribution of publishing year,subjects,journal sources,core authors,citation frequency,and keywords,so a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research and to determine the direction of the further research.

wechat;library;biblio-metrics;research paper

G250.252

A

1006-1525(2015)06-0107-05

王 彦,女,馆员。

2015-06-25

猜你喜欢

发文论文领域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领域·对峙
校园拾趣
爷孙趣事
以牙还牙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新常态下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初探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