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片的有效部位提取效能比较分析

2015-07-07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5年9期
关键词:生药颗粒剂根茎

赵 皓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片的有效部位提取效能比较分析

赵皓 (河南省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目的:比较分析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品的有效部位的提取效能.方法:选取根茎类中药人参、黄芪、党参等的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饮片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在不同煎煮次数下的有效成分煎出率进行分析.同时比较中药材在不同粉碎粒度下,有效成分煎出率的不同.结果:在相同提取条件下,人参、黄芪和党参三种常见的根茎类中药有效成分煎出率均随着药物煎煮次数的增加而不断下降,且在相同煎煮次数的情况下,中药饮片有效成分煎出率显著高于生药颗粒剂(除第一次外,生药颗粒剂的第一次有效成分煎出率显著高于中药饮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材在不同粉碎粒度下,粉碎越细,初次煎煮的有效成分煎出率越高,而随着煎煮次数的增加,有效成分煎出率则越低.结论: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品的有效部位提取效能不同,中药材在不同粒度和不同提取条件下有效部位的煎出率也有差别,这一研究结果能为药厂中药生药颗粒剂的生产和医院药房中药饮片的配制提供依据.

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传统中药饮片;提取效能

0 引言

中医药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瑰宝,在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其在民族的繁衍生息、发展中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临床医药学的组成部分,其在现代各种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除了传统的中药饮片(经加工炮制后可以直接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的药材)外,还创造出新的药物剂型:颗粒剂,其是经中药饮片加工提取获得的一种免煎颗粒,在治疗和应用中具有更好的便捷性.生药材的根茎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用部位,如葛根、山豆根人参、川牛膝、苦参、黄芪、青风藤、黄芩、黄连、炙甘草等都是十分常见的类别.中医认为,“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气载血运行于全身,气旺则可以生血”,对于身体羸弱、元气受损的患者给予补气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而大部分根茎类中药都具有良好的补气效果,对于中医诊断为血虚、气虚或者气血两虚的患者也具有良好的效果[2].本研究对常见的三味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饮片在不同条件下的有效成分煎出率之间的差别进行分析,研究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研究选择的根茎类中药分别是人参(亳州市京皖中药饮片厂)、黄芪(亳州市京皖中药饮片厂)和党参(亳州市京皖中药饮片厂),将其分别制成生药材颗粒剂和传统饮片,颗粒剂的粒径不得>24目,传统饮片的厚度均≤3 mm[3].

1.2 方法 检测仪器及试剂:选用LC⁃10A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仪器生产)、RE⁃52C旋转蒸发仪(上海青浦泸西仪器厂生产)、超声波清洗器及XS105电子分析天平(Mettler Toledo公司生产)、SC202⁃1型电热恒温干燥箱(通州市沪通制药机械设备厂生产、恒温电热水浴锅(上海医疗器械五厂生产).试验用水为超纯水,化学提取试剂为分析纯,分析试剂均为色谱纯,均购自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开发中心.检测方法:对每批药材中不同规格的供试品进行考察.生药颗粒剂和传统饮片分别进行有效部位与有效成分的考察,将中药材进行粉碎,粉碎粒度分别为(2000±70)μm 10目、(850±29)μm 24目、(355±13)μm 50目、(255±10)μm 65目、(180±8)μm 80目,考察不同粉碎粒度中药生药材的有效成分煎出情况.其中,人参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e、人参皂苷Rb1;黄芪的主要有效成分包括黄芪甲苷;党参的主要有效成分为总醇浸出物.煎煮条件:分别取不同规格供试品各30 g,以6倍的水量进行煎煮,共5次,15 min/次.随后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制定的供试品制备及测定方法对上述三种中药的有效成分(部位)进行提取[4],计算有效成分(部位)在总有效成分(部位)中所占的的百分比.

1.3 观察指标 在相同提取条件下,对人参、黄芪和党参三种根茎类中药的饮片与中药生药颗粒按照实验要求进行煎煮,观察不同药物煎煮次数下的有效成分煎出率.观察中药材在不同粉碎粒度、不同药物煎煮次数下的有效成分煎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2.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其中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相同提取条件下,人参、黄芪和党参三种常见的根茎类中药有效成分煎出率均随着药物煎煮次数的增加而不断下降,且在相同煎煮次数的情况下,第一次生药颗粒剂的有效成分煎出率显著高于中药饮片,除此之外,中药饮片有效成分煎出率显著高于生药颗粒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相同提取条件下不同药物的不同提取次数与有效成分煎出率的比较 (%)

将中药材粉碎成不同粒度后,粉碎越细,初次煎煮的有效成分煎出率越高,而随着煎煮次数的增加,有效成分煎出率则越低(表2).

3 讨论

临床上将中药饮片定义为以中医配方为基础,对中药材进行加工、炮制后制成的不同形状饮片,以符合临床配方需要.一般情况下,中药饮片的比表面积相对较小,方可在煎煮过程中获得较高的有效成分煎出率,本研究对人参、黄芪和党参三味中药的生药饮片煎煮次数与有效成份煎出率进行比较,发现药物煎煮三次之后基本可将大部分有关物质煎出.而中药生药颗粒剂通过粉碎后药材的比表面积进一步增加,药物浸出效率增加,初次煎煮即可获得很高的有效成分煎出率.本研究比较了不同药物的中药饮片与生药颗粒剂相同提取条件下在不同煎煮次数时的有效成分煎出率,发现中药生药颗粒剂的有效成分初次煎出率显著高于中药饮品,提示根茎类药材饮片经适当的粉碎更有利于有效成分的煎出.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煎煮过程中,煎煮时间过长可能引起药物自身物质或者与其他配伍药材的有效成分之间发生不良化学反应或因粉碎目数过大而导致煎煮中发生糊化致有效部位被包裹而无法煎出的情况[5],可能会影响治疗效果.本研究还对不同粒度的中药材煎出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在10~80目的药材中,随着目数增加,煎出率也增加,陈太平等[6]的研究认为中药材的粉碎目数小于80目为宜,能在有效部位(成分)容易被煎出的情况下,经两次即可煎出绝大多数有效部位,当然药材不同,粉碎粒度等也会有一定差别.

表2 不同药物的中药饮片在不同粒度下提取次数与有效成分煎出率的比较 (%)

综上所述,在药厂中药生药颗粒剂的生产和医院药房中药饮片配制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中药类别、饮片比表面积、煎煮时间、次数、溶媒用量等因素,以获得更好的药效.

[1]刘起华,文 谨,章 军,等.根及根茎类中药煮散与传统饮片有效成分煎出量对比研究[J].中国新药杂志,2014,23(5):591-595,605.

[2]王乙同.中药配方颗粒剂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J].大家健康,2014,8(13):325-327.

[3]陈太平,李 莹,张国强,等.补气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生药材传统中药饮片的有效部位提取效能比较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5):85-86.

[4]屈先华.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传统中药材饮片的效能对比分析[J].现代养生,2014,9(7):256-257.[5]孙玉华,黄美容.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传统中药材饮片效能比较分析[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129-130.

[6]陈太平,张国强,袁 靖,等.根茎类中药生药颗粒剂与传统中药材饮片的效能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9(26):328-330.

R285.1

A

2095⁃6894(2015)09⁃132⁃03

2015-08-21;接受日期:2015-09-08

赵 皓.本科,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中药鉴别与制剂.Tel:0396⁃2926597 E⁃mail:1378487544@qq.com

猜你喜欢

生药颗粒剂根茎
关于颗粒剂登记
颗粒剂四君子膏对脾气虚证模型大鼠心功能的影响
培育流翔高钙根茎类蔬菜实用技术
补骨脂水提药渣灌胃给药4 周的大鼠亚慢性毒性实验研究*
山豆根及其混伪品生药学研究进展
性状鉴别在生药学实验中开设的必要性
基于超声波的根茎类中草药净洗技术的研究
黑果菝葜根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8%好米得颗粒剂在寒地水稻秧田的使用方法
板蓝根颗粒剂或可影响降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