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荆门“去边缘化”的发展建议
2015-07-07王芬
◎文/王芬
湖北荆门“去边缘化”的发展建议
◎文/王芬
被边缘化的现状
约翰·弗里德曼提出的核心-边缘理论认为,区域发展过程中都会有一个居于统治地位的“核心”,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和生产活动都集中于此,周围其他地区的各种要素则不断向外流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形成了“边缘”。有学者依据此理论给出了边缘城市的概念,认为边缘城市是指处于中心城市的边缘地带,并在区域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中心城市的差距逐步拉大的城市。
近年来,湖北省荆门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工业增加值超600亿元,经济增长较快,年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但放在更长时间内观察,在与“一主两副”及周边襄阳、宜昌、荆州相比较过程中,荆门发展相对慢一些;放在更大背景下思考,荆门在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大背景下,逐渐被边缘化。
1.经济规模居中游,发展水平有差距通常用GDP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用人均GDP衡量其经济发展水平。2014年荆门地区生产总值为1310.59亿元,在全省17个市州中居第七位,居同类城市,即除“一主(武汉)两副(襄阳、宜昌)”、三个直管市(仙桃、潜江、天门)、恩施自治州和神农架林区外的9个市之后的第四位。荆门人均GDP 45393元,折合7390美元(按2014年末汇率计算,下同),但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全省人均GDP47192元,折合7683美元)。细分17个市州,则是“一个湖北,三个梯队”。荆门人均GDP居全省第八位,在同类城市中居第三位,属于第三梯队;属于第一梯队的有武汉(98527元)、宜昌(76427元);属于第二梯队的有鄂州(65279元)、潜江(56699元)、襄阳(55968元);属于第三梯队排在荆门前的有黄石(49839元)、仙桃(46612元)。
2.经济流向紊乱,带动力、吸纳力和辐射力不强
从荆门市本身发展来看,由最早的市县分设到市县合并到省辖市再到钟祥、京山划入成立荆门市,后来沙洋撤区建县,城区内部体制变更频繁,造成荆门体制交叉,经济流向紊乱,没有真正形成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经济带动力、吸纳力和辐射力不强。
经济首位度是用来反映一个地区城市规模结构集中程度的指标,是本地区的最大城市(中心城区)与所辖县市经济规模总量的比值。观察荆门辖县市后的1996-2013年17年间荆门地区生产总值、工业增加值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的首位度变化趋势可见,三个指标首位度均呈下降态势(见图)。
工业化、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实现程度的重要标志。与全国、全省比较,荆门工业化、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现代化实现程度落后于全国、全省。2014年,荆门人均GDP达到 7390美元,与全国、全省同处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产业结构为15.1:53.9:31.0,就业结构为38.3:24.9:36.8。按钱纳里工业化进程划分标准,荆门工业化水平已进入工业化中期第一阶段,正向中期第二阶段迈进。而全国、全省均处于工业化中期第二阶段,均领先于荆门。荆门城镇化率达到52.8%,分别低于全国(54.8%)和全省(55.7%)2.0个、2.9个百分点。
3.城市发展受限,错过融入区域发展战略与政策扶持机会
从城市发展历程来看,全省除武汉和黄石外,其他市过去大都是老行署所在地,是在行署与市分设后形成的市,城市基础、相应设施较好,规模较大,而荆门是由县衍生而来,过去又是纯行政中心,基础薄弱。荆门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一直小于襄阳、宜昌和荆州,扩张速度也慢于这些城市。荆门中心城区人口不足襄阳1/3,少于宜昌、荆州等城市(见表)。纵观全省城市发展,襄阳、宜昌、荆州等地,都是发展越好,得到的重视和支持越多,从而发展就更好更快。荆门的地理位置正位于“一主两副”和“壮腰工程”的包围之中,也在“1+8”武汉城市圈等战略规划范围之外,就像城市发展崛起中的“塌陷区”,与周边“高手”展开竞争,逐渐被拉大差距。2012年汉宜铁路开通动车组,荆门与其失之交臂,而荆州抢抓机遇开通动车,与武汉形成一小时生活圈,拉大了与荆门的发展差距。荆门地区生产总值与荆州市的差距由2010年100.53亿元扩大2012年的110.72亿元,而到2014年则达到了169.90亿元。
被边缘化的原因
1.比较优势发挥不足
(1)荆门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一是农业资源优势明显。人均耕地占有量居全省第一,所辖县(市)均是粮食生产大县和生猪调出大县。二是工业体系完整。门类覆盖37个行业大类和150个行业中类,形成了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农产品加工、化工、电子信息、大健康、再生资源利用与再制造等七大产业。三是区位条件独特。荆门地处全国“中部之中”,是东中西经济梯度的重要过渡带,是国内外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具备集散辐射优势。
(2)优势利用远远不够,突出表现为:一是农产品精深加工不够。荆门农产品加工业,以农副食品加工为主,产业层次低,且大多集中在大米、油菜籽等粗加工行业。二是行业集中度高但产业集聚度低。2014年末,全市农副食品加工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三大行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491家,占全部规上工业的47.8%。行业内部同质化现象严重,重复建设不同程度存在,产能过剩,产品结构雷同。三是交通不畅严重阻碍经济发展。目前,荆门是全省唯一未通高速铁路的地级市,陆路交通运输条件远不及周边城市;港口建设落后,水运优势并不明显;航空尚未实现“零突破”。“进不来、出不去”,逐步被边缘化,严重制约招商引资和各类要素集聚。
主要城市建成区面积、人口对比表单位:平方公里、万人
1996-2013年荆门中心城区首位度变化图
2.自身发展进程不快
(1)城镇化进程慢。一般经济理论认为,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比值处于1.4-2.5之间时,二者发展水平趋于一致,相互促进。但荆门两者比值不足1.0,明显低于上述标准,也低于同期全国、全省水平(全国、全省分别为1.3和1.2)。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阻碍了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制约了服务业、房地产业发展,制约了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更制约了投资和消费总量扩张。
(2)市场主体建设滞后。截至2014年,荆门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15.13万户,仅占全省的3.8%,居全省第十一位,居同类城市第八位。荆门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数量523.7户(以常住人口计算),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68.4户,其中,每万人拥有内资企业数比全省平均水平少12户,比私营企业少46.8户,比个体工商户少114.5户。
3.结构制约突出
从三次产业结构看,荆门农业比重大,农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15.1%)分别高于全国、全省5.9和3.5个百分点,而工业、服务业发展相对不足,占比较低。据测算,在现有三次产业结构下,即使荆门与全省三次产业保持相同增速,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仍将低于全省0.5个百分点以上。从产业内部结构看,工业结构偏重的问题长期以来没有得到根本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型增长特征明显,在新形势下,资源、能源、环境等硬约束加剧,服务业主要集中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慢,特别是融资市场、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市场、电子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十分稚弱。
去边缘化发展的路径
纵观当前省内周边及“第三梯队”的同类城市,除了增强现有中心城区的实力走内涵式发展外,还要注重与邻近县市城区对接发展,走外延式扩张发展模式,值得借鉴。
1.转变观念,相向而行荆门与钟祥城区融合,是现在的一个地级市中心城区与一个县级市中心城区的融合,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当其冲的就是双方都要站在荆门地区未来发展的高度正确看待城区融合。思想有多远,路就能走多远。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树立大荆门的概念,可继承历史上的承天府,设立承天市。要考虑城市长远发展而不是即期目标。要认识到城区融合是平等的整合,以积极姿态参与到融合之中,相向发展,共同推动两个中心城区的融合进程。
2.制定规划,引导发展
荆门与钟祥城区融合,是一个长远的目标,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制定长远规划,以规划促融合。加强各类规划的上下衔接、左右协调。依托规划,有意识地引导荆门中心城区越过襄荆高速公路,往东发展,构建荆钟经济新区,钟祥中心城区越过汉江,往西(汉江以西)发展,构建一江两岸经济区,最后用20公里连接线将两城串起,形成“一市两城”。在此基础上再设区,进行功能划分,组团发展;引导荆门、钟祥相同产业项目均在两市间的皂当公路和武荆高速沿线布局,以此建立一批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促进产业聚集,推动城区对接。支持皂当沿线节点镇加快发展,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承载功能,在服务园区建设中拓展镇区规模,随产业聚集而达到镇区连成一片。
3.加强宣传,上下联动
要抢抓荆门进入发展快车道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围绕城市这个战略实施的重要载体,加强宣传,使大家接受,形成共识。借鉴长珠潭城市群发展战略长期研究的经验,根据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后发优势和空间结构理论,加强对结构跨越,集群布局,产业融合的城市经济发展战略的研究,吸引社科文卫增强各方互动,整合各类政策资源优势,积极向上级汇报,获得认同,争取支持,探求最优发展途径,不断为城区融合提供广泛民意基础、科学理论支撑与具体实践指导。
作者单位:(国家统计局荆门调查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