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与人的融合
2015-07-07肖笛
肖笛
摘 要:可穿戴设备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然而,要想提升可穿戴设备的使用率,除了要完善技术,还需要从人性化的角度深入设计,使可穿戴设备与人融合,由内而外地满足人们的合理需求。提出了人的行为、信息沟通、界面交互和人机工程等方面的设计要求,以期为可穿戴设备与人的融合提供综合意见和参考。
关键词:可穿戴设备;计算机;iWatch;智能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68.3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0.095
自苹果发布iWatch后,其在智能穿戴式设备市场备受瞩目。然而,可穿戴设备发展至今却一直不愠不火,只有Google glass和三星智能手表将可穿戴设备风风火火地展现在人们面前。作为迷你化的智能手机或智能化的手表,苹果iwatch是否能引领可穿戴的热潮呢?可穿戴设备与人的紧密联系是PC和移动端无法比拟的,因此,可穿戴设备设计的重点在于应使其与人的融合更人性化。影响人性化的因素有很多方面,要想发展可穿戴设备,就要看能否将各种因素考虑到产品设计中。
1 可穿戴设备的发展、功能和特点
可穿戴设备是一种在人们不方便的情况下处理信息的工具。最早的可穿戴设备要追溯到便携式计算器时代,可随时进行数字运算。当集成了更多的计算功能后,由穿戴式电脑发展到了穿戴式设备。
然而,以往的可穿戴设备并没有引起一场大的变革,可穿戴设备没有区别于传统电脑的特殊之处。2013年,Google智能眼镜和三星智能手表的问世,将可穿戴设备的硬件创新提到了一个新高峰,而高端智能手机市场的饱和使可穿戴设备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可穿戴设备可分为头戴式、腕带式、携带式和身穿式。可穿戴设备不同于传统设备的方面即具有与人的贴近性,使其需要面对设计和研制上的挑战,比如舒适性、安全性、耐用性、交互的便携性、信息传达的有效性、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能耗和使用行为的社会接受程度等。
可穿戴设备的功能主要有两类,即获取信息、作为通讯辅助工具。可穿戴设备是手机的分屏,从书籍、报纸到个人电脑,再从移动终端到可穿戴设备,人们与信息的距离越来越近,获取信息范围越来越大,从外界的信息到人自身的数据皆可记录。而人自身的信息获取不一定要人主动参与,设备可自动获得借助平台转化成的信息。目前,已经有了很多富有创造性的获取方式,随着智能技术的发展、信息的碎片化和精细化,信息的处理过程可在设备上独立完成,全面获取信息的方式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可穿戴设备与智能手机相比,人们常会质疑它存在的意义。智能手机的大屏化使其便携性降低,而可穿戴设备在手机基本通讯功能的基础上更为精简、便携,可辅助手机实现特定场景的通讯功能。
2 可穿戴设备的用户体验
2.1 与人融合
目前,可穿戴设备产品的数目较多,但却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iWatch在大陆发布前)。由此可见,在用户体验上和市场成熟度上该设备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市场的成熟需要用户对产品的认可,因此,在可穿戴设备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用户的感受。有人将可穿戴设备定义为以“人机合一”为目的,如果在计算机时代人与机器的沟通频率可以用“天”计算,则移动端与人的交频率可用“小时”为单位,而可穿戴设备与人的交互则可用“秒”为单位(无时无刻不在进行主动或被动的“交流”)。在如此频繁的交流中,要想使用户不产生不良体验,必须优化用户体验,做到与人融合。
2.2 与人融合的方法
可穿戴设备与人的融合分为3类:①现实存在的,比如人机、外观。②沟通融合和服务融合。沟通融合包含界面交互、信息输入输出;服务融合指通过即时反馈的数据挖掘信息,以帮助用户改善行为。③隐性融合。如果没有该融合,虽然产品看起来是完整的,但缺少发掘用户潜在需求的卖点。该融合往往表现为功能实现上的创新。
在物理层面,急需解决摩擦、耐受和排异的问题。可穿戴设备的外观应符合多数人的审美,应与身体贴合、无异物感,且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应有保证。可穿戴设备与人融合的最大特点是可使使用者忘记设备的存在。相比苹果首创性地将触摸引入人机交互,可穿戴设备的交互基础的是传感交互方式,因此,感知能力的实现方式和贴合用户心理的程度等细节将影响产品与人的融合。比如,苹果iWatch智能手表的恋人链接功能——通过敲击自己的iWatch将想念传递到另一方的iWatch上(另一方的iWatch会通过传感模拟敲击给用户),从而秘而不宣地实现情感沟通。
在沟通融合和服务融合方面,可穿戴式设备与人的频繁交流使设备需要满足即时访问的要求,需要具有简练的入口,从而保证正常使用,并能详细列出菜单项;减少选择项,尽量使界面清晰、易操作;简化输入,在大多数可穿戴设备上,屏幕上的有效操作空间有限,需要降低输入的复杂性和层叠度;在使用场景中,为了使设备融入人的生活,需要考虑怎样使信息更简单、智能地输入。在日常生活中,可利用输入行为的复用性实现信息自动智能录入,比如某些特定动作和行为可触发某些功能。
在隐性融合方面,需要强调隐私保护的重要性。在大数据时代,可穿戴设备的服务基于一定的平台分析,人们日渐依赖网络,但个人健康数据、习惯记录和偏好记录在各处保存的同时,增大了隐私泄露的危险;产品聚集成为社区,可使用户得到增强人际的附加价值;在人体供电方面,在供电能源的限制下,加之相关科技的存在,因此,在未来,人体为可穿戴设备供电成为可能。
3 结束语
面对需要在分秒内即时沟通的庞大用户群,以及有针对性地运用情景(健康医疗、体育训练等)的特殊情况,为了区别于传统电脑,以感知能力为主的可穿戴设备更需要以用户体验取胜。通过与人接触的深度沟通,将与人融合这一用户体验分类梳理,从而为可穿戴设备的设计提供参考。未来是不可预知的,新事物的出现层出不穷,在面对它们带来的便捷或革新的生活方式的同时,我们需要以创造性、前瞻性的思维考虑与人融合的问题。
〔编辑:张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