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图书馆危机评价研究

2015-07-07孙璐

科技与创新 2015年10期
关键词:图书馆

孙璐

摘 要: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各个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改变和管理,弱化图书馆自身的行政色彩,适应当前互联网干预下的知识爆炸,才利于当前高校学术研究辅助的图书馆职责构建,同时才能够对自身的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图书馆;危机评价;人才危机;服务危机

中图分类号:G25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5.10.028

高校的图书馆作为当前高校硬件设备构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高校的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大的作用。近年来,高校图书馆的各项功能不断完善,地位也在不断上升,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尤其是当前随着社会的进步,高校图书馆面临的危机正在逐步凸显出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勇于面对危机,努力化解危机,尽可能地减少危机事件给高校图书馆带来的影响。

1 人才危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上升和市场经济观念的深入人心,人才观念渐渐深入人心,但在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人才危机却越来越严重。纵观整个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的职员构成为:①纯粹的服务人员。这种人才在当前的环境下数量并不少,但是因为其自身的能力有限,在图书管理的时候却处于纯粹的体力劳动低水平阶段。图书馆自身成为了高校解决著名教授和学者后勤的地方,这些学者的家属一大堆,几乎都不是科班出身,对图书信息专业管理了解有限,对高水平读者提出的个性化需求满足程度有限,也无法提供点对点的专业服务,专业素养有很大的提升空间。②管理人才和有创新能力的人才。这两种人才的数量十分稀少,尤其是创新人才,数量严重不足,使得图书馆自身向更高水平提升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这种人才可以掌握、发掘新的信息资源,或者通过创新改变现在的信息储存形式,便于读者对资源的利用。新的信息和知识的产生一般来说都要源自于各种非相关学科之间的互相交叉联系,当两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越少,其衍生性就越强。因此,这种创新人才非常紧缺,但是现代的高校图书馆发展方针把“稳”放到了首位,这就扼杀了创造力和创新人才的发掘。因此,人才危机就是当前高校图书馆当中最为重大的危机。

2 服务危机

图书馆最传统的功能就是为读者提供阅读以及相关服务。以往图书管理的程序极为简单,读者想要找书,管理员按照一定的索引找到这本书就行,技术含量几乎为零。但是当前互联网的出现不仅整体颠覆了信息知识的存在方式,还改变了存在方式的本体。互联网并不是一门单一学科的产物,而是当前第三次科技革命冲击新浪潮下的综合结晶,它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当前感知社会的方法,开拓了我们的视野,也更新了传统的知识和经验。同时,信息化的冲击带来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学术领域正在逐步朝着个人专精化转变,对于信息搜集的要求也不是以往的“查书名”这种没有含金量的检索方式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图书管理的要求就从以往的“摆摆书架”变成了“点对点精确查找”服务。这就要求图书管理员不仅要具备某一个专业领域的必备知识,还要掌握这个专业最新的进展。

目前我国高校的图书管理员身份一般都比较复杂,很多管理员是为了解决家属工作而留下的非专业人士,在他们当中,很少有人接受过正规的科班培训,更不用说对当前的最前沿技术进行掌控和了解了。还有一部分人尽管比较专业,但是安于现状,不愿意提高自己的整体水平。这就是我国高校图书馆面临的第二个危机——服务危机。

3 解决对策

针对上述危机,目前已经有人提出相关理论和应对措施,有些经过时间的检验,收到了很不错的效果。下面是笔者自身的经验总结,希望能给同行提供一些经验。

首先要处理的就是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方式,用基于民主管理方式构建的激励体制代替行政色彩,在日常管理中,要以人为本,对事不对人;其次,服务与科研密不可分,因此要在图书服务当中保证科研的水平,在科研的过程中提升服务的品质,使人才在服务中获得提升,在科研中把自己磨练成人才;再次,挑选具有专业背景的人员承担图书服务的骨干业务,针对各种专业特点对人员进行基础知识培训,使学者能够有机会获得更好的点对点专业服务;最后,高待遇聘请专家和教授,通过组建专业的咨询队伍,对学者所进行的研究进行更加专业的独占服务,这种应求服务会提供更高质量的专业效果。

上述四点是未来图书馆,尤其是高校图书馆发展的方向,这四点对化解高校图书馆危机有着很大的帮助,如果能够做到这几点,图书馆的发展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徐冰.图书馆危机预警机制的构建[J].图书与情报,2007(02).

[2]高波.中日图书馆危机管理比较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02).

〔编辑:王霞〕

猜你喜欢

图书馆
图书馆
迷宫弯弯绕
迷宫弯弯绕
图书馆
图书馆里静悄悄
气味图书馆
欢迎到图书馆做客
你会估算吗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