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伏尔泰:法兰西思想之王

2015-07-06

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伏尔泰微笑思想

伏尔泰, 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1694—1778),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史学家。伏尔泰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欧洲的良心”。主张开明的君主政治,强调自由和平等。代表作《哲学通信》《形而上学论》《路易十四时代》《老实人》等。

伏尔泰语录

·人类第一个国王乃是一名成功的士兵,国家的功臣无须有荣耀的祖先。

·友谊是灵魂的结合,这个结合是可以离异的,这是两个敏感、正直的人之间心照不宣的契约。

·思想像胡须,不成熟就不可能长出来。

·最长的莫过于时间,因为它永远无穷尽;最短的也莫过于时间,因为我们所有的计划都来不及完成。

·书读得很多而不加思考,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而当你书读得越多思考得也越多的时候,你才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还很少。

·思想寓于躯体,但尽管如此,身体最健壮的人不一定就是杰出的思想家。

·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希望。

【腹有诗书气自华】

伏尔泰:法兰西思想之王

@雅 瑟 培 培

伏尔泰出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父亲是法律公证人,希望他将来做个法官,但他对文学发生兴趣,后来成了一名文人。伏尔泰经历了路易十四、路易十五、路易十六三个封建王朝的统治,目睹了封建专制主义由盛转衰,亲身感受到了封建专制主义统治的腐朽和反动。他深刻地预见到革命必然到来,他对朋友说:“我周围发生的一切事情,正在撒下革命的种子,尽管我自己未必成为革命的见证人,但它是必然要到来的。”

伏尔泰才思敏捷,多才多艺。他的作品以尖刻的语言和讽刺的笔调而闻名。他说:“笑,可以战胜一切。这是最有力的武器。”他曾因辛辣地讽刺封建专制主义而两度被投入巴士底狱。他的书被列为禁书,他本人多次被逐出国门。1725年他被迫流亡英国,对英国资产阶级的统治、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研究英国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研究洛克的唯物主义经验论和牛顿的万有引力理论。

伏尔泰非凡的才智、锐利的思想以及他对黑暗的封建专制主义所作的揭露,使得他在人民中间享有崇高的声望。统治者也想利用他。路易十五请他当过宫廷史官,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把他待为上宾,俄国女皇叶卡特琳娜二世曾接见过他,但最终都由于他的叛逆思想而不欢而散。痛苦的经历使他决心不再与任何君王往来。

伏尔泰的文学观点和趣味,基本上承袭了17世纪古典主义的余风,主要表现在诗歌和悲剧创作上。他的史诗《亨利亚德》以法国16世纪宗教战争为题材,描写了波旁王朝亨利四世在内战中取得胜利后登基为王,颁布南特赦令以保障新教徒信仰自由的史实。史诗中的亨利四世被当作开明君主的榜样来歌颂。伏尔泰的哲理诗说理透彻,讽刺诗机智冷峻,都有独到之处。伏尔泰毕生主要从事戏剧创作,先后写了50多部剧本,其中大部分是悲剧。伏尔泰的文学作品中最有价值的是哲理小说。这是他开创的一种新体裁,用戏谑的笔调讲述荒诞不经的故事,影射和讽刺现实,阐明深刻的哲理。

伏尔泰尖刻地抨击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他号召“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同骇人听闻的宗教狂作斗争,一些人咬住他的耳朵,另一些人踩住他的肚子,还有一些人从远处痛骂他”。不过伏尔泰并不是一个无神论者,而是一个自然神论者。他认为要统治人民,宗教是不可缺少的。他说“即使没有上帝,也要造出一个上帝来”。

伏尔泰信奉自然权利说,认为“人们本质上是平等的”,要求人人享有“自然权利”。他主张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但又认为财产权利的不平等是不可避免的。他把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理想化了,认为最理想的是由“开明”的君主按哲学家的意见来治理国家。伏尔泰在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中,反映上层资产阶级的利益,主张开明君主制。

在哲学上,他承认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肯定认识来源于感觉经验,但他又认为神是宇宙的“第一推动者”。

他提倡卢梭所倡导的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人权的思想。

他对劳动人民是十分鄙视的,认为他们只能干粗活,不能思考,说“当庶民都思考了,那一切都完了”。

他的身上深深地打上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伏尔泰不仅在哲学上有卓越成就,也以捍卫公民自由,特别是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而闻名。尽管在他所处的时代审查制度十分严厉,伏尔泰仍然公开支持社会改革。他的论说以讽刺见长,常常抨击基督教会的教条和当时的法国教育制度。

雨果曾评价说:“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节选自《世界名人传记速读》,有删改)

【操千曲而后晓声】

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

@维克多·雨果

一百年前的今天,一颗巨星陨落了。但他是永生的。他走的时候有长寿的岁月,有等身的著作,还挑起过最荣耀也是最艰巨的责任,即培育良知,教化人类。他受到诅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先生们,这是荣誉的两种美好的形式。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人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扬扬得意的嘘叫和仇恨。伏尔泰不仅是一个人,他是一个世纪。他行使过一个职能,他完成过一个使命。很显然,他生来就被选定从事这件借助他在命运的法则和自然的法则中最高尚的愿望所完成的事业。他活过的八十四年,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时代。他出生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在统治,他死的时候,路易十六已经戴上了王冠。所以,他的摇篮映照着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着大地深渊最初的微光。endprint

各位先生,在大革命前,社会的建筑是这样的:下边,是人民;人民的上面,是由神职人员代表的宗教;宗教的一边,是由法官代表的司法。而在那个阶段的人类社会,人民是什么?是无知。宗教是什么?是不宽容。司法是什么?是没有公正。

于是,伏尔泰啊,你发出厌恶的呐喊,这将是你永恒的光荣!

于是,你开始和过去打一场可怕的官司,你为人类的诉讼案辩护,驳斥暴君和凶神,你胜诉了。伟大的人物,你要永远受到祝福!

伏尔泰直接面对这种轻薄无聊而又凄惨忧郁的社会,独自一人,眼前是各种力量的联合,宫廷、贵族、金融界。这支不自觉的力量,是盲目的一大群人;这批无恶不作的法官,他们媚上欺下,俯伏于国王之前,凌驾于人民之上;这批虚伪、狂热、阴险兼而有之的神职人员,伏尔泰,我再说一遍,独自一人对这个社会一切丑恶力量的大联合,对这个茫茫的恐怖世界宣战,他接受战斗。他的武器是什么?这武器轻如和风,猛如雷电——一支笔。

他用这武器进行战斗,他用这武器战胜敌人。

伏尔泰战胜了敌人。他孤军奋战,打了响当当的一仗。这是一场伟大的战争,是思想反对物质的战争,理智反对偏见的战争,正义反对非正义的战争,被压迫者反对压迫者的战争,是仁慈的战争、温柔的战争。伏尔泰具有女性的温情和英雄的怒火,他具有伟大的头脑和浩瀚无际的心胸。

他战胜了古老的法典、陈旧的教条。他战胜了封建的君主、中世纪式的法官、罗马天主教式的神甫。他把人的尊严赋予黎民百姓。他教导人、安抚人、教化人。他为西尔旺和蒙巴伊斗争,如同他为卡拉斯和拉巴尔斗争;他承受了一切威胁,一切侮辱,一切迫害、污蔑和流亡。他不屈不挠,坚定不移。他以微笑战胜暴力,以嘲笑战胜专制,以讥讽战胜宗教的自以为是,以坚毅战胜顽固,以真理战胜愚昧。

我刚才用过两个字,微笑。我说一下,微笑,就是伏尔泰。

各位先生,我们要这样说,因为,平静是这位哲学家伟大的一面,平衡的心态在伏尔泰身上最终总会重新确立。不论他正义的愤怒多大,总会过去,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于是,从这深邃的双目里露出了微笑。

这是睿智的微笑。这微笑,我再说一遍,就是伏尔泰。这微笑有时变成放声大笑,但是,其中蕴含着有哲理的忧伤。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安心。以嘲笑对付权贵,以怜悯安抚百姓。啊!我们应为这微笑感动。这微笑里含有黎明的曙光。它照亮真理、正义、仁慈和诚实;它把迷信的内部照得透亮,这样的丑恶看看是有好处的,它让丑恶显示出来。它有光,有催生的能力。新的社会,平等、让步的欲望和这叫作宽容的博爱的开始,相互的善意,给人以相称的权利,承认理智是最高的准则,取消偏见和成见,心灵的安详,宽厚和宽恕的精神,和谐、和平,这些都是从这伟大的微笑中出来的。

各位先生,只有希腊、意大利和法兰西享有以人物来命名时代的特权,这是文明最高的标志。在伏尔泰之前,只有以某些国家领袖的名字来命名时代的先例;伏尔泰比国家领袖更重要,他是思想的领袖。到伏尔泰,一个新的纪元开始了。我们感到,从今以后人类最高的统治权力将是思想。文明过去曾服从武力,文明以后将服从思想。权杖和刀剑已告折断,光明将取而代之,也就是说权威变成自由。再也没有别的最高权力,人民只有法律,个人只有良心。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进步的两个方面很清楚地显示出来,这就是:做一个人,我们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我们要恪尽职守。

让我们转身望着这个死者,这个生命,这个伟大的精神。让我们在这令人肃然起敬的墓前鞠躬。让我们向这个人讨教,他有益于人类的生命在一百年前已经熄灭,但他的作品是不朽的。让我们向其他强有力的思想家讨教,向这些光荣的伏尔泰的助手们讨教,向卢梭、向狄德罗、向孟德斯鸠讨教。让我们与这些伟大的声音共鸣。要制止人类再流血。够了!够了!暴君们。啊!野蛮还在,好吧,让哲学抗议,刀剑猖狂,让文明愤然而起,让18世纪来帮助19世纪;我们的先驱哲学家们是真理的倡导者,让我们乞求这些杰出的亡灵;让他们面对策划战争的君主王朝,公开宣布人的生命权,良心的自由权,理性的最高权威,劳动的神圣性,和平的仁慈性。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让光明从坟墓里出来!

(1878年5月30日)

【问渠那得清如许】

用思想打开欧洲的民主之窗

伏尔泰在哲学上卓有成就,更难得的是他以自己的思想捍卫了公民自由。在他的思想体系中,信仰自由和司法公正是两座基石。为此,他曾两次被捕入狱,但仍主张开明的民主制度,强调自由和平等。面对着严厉的社会审查制度,伏尔泰仍然公开支持社会改革。对了对抗社会的黑暗,他选择了以讽刺为武器,他常常抨击基督教会的教条和当时的法国教育制度。他提倡卢梭所倡导的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和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人权思想。雨果评价说:“伏尔泰的名字所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这就是因为伏尔泰用自己的思想打开了欧洲民主思想的窗户。

微笑的力量

尽管我们时常在伏尔泰的作品中看到讽刺,可伏尔泰却是常常微笑的。出于哲学的修养,他常可以平静处世,即便是面对极不公平的环境,或是令人极愤恨的恶行,在自我调整下,平衡的心态最终总会在他身上重新确立,恼羞成怒的伏尔泰总会让位于心平气和的伏尔泰。于是,从这深邃的双目里露出了微笑。

这是睿智的微笑,有时也会变成放声大笑。对于强者,他是嘲笑者;对于弱者,他是安抚者。他使压迫者不安,使被压迫者安心。这种微笑含有黎明的曙光,令人看到了平等与宽容,也消除了偏见与成见,它征服了整个欧洲。

自由无界限

伏尔泰死后,因社会环境因素,只能葬于香槟省内的一个小礼堂。直到1791年法国大革命期间,民主的思想得到了全社会的认同,人民重新把关注的目光投射到了他的身上。他的遗骸也就被运到巴黎著名的先贤祠重新安葬。人们在他的灵车上写上了这样的句子:“他教导我们走向自由。”这体现了伏尔泰创造的思想主张,他毕生致力于反对封建专制,反对宗教迷信,宣扬自由和平等的原则,主张人们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启蒙事业。“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保卫你说话的权利”,代表着他对于言论自由的主张,在后世被广泛地引用,并得到了传承。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请运用伏尔泰这个人物素材,围绕“用笔闯出新天地”“思想决定了社会文明的高度”“让自己站在时代的前列”三个话题,各写一个200字左右的语段。

参考示例:

1.用笔闯出新天地 人们都说笔是一种特殊的武器,既可作为防身盾牌,可以遮挡对手的“刀剑”,又可作为绝佳的反击利器。伏尔泰就曾用这一“轻如和风,猛如雷电”的武器独自一人成功地挑战了整个社会一切丑恶力量的大联合。他把教皇比作“两足禽兽”,把教士称作“文明恶棍”,说天主教是“一些狡猾的人布置的一个最可耻的骗人罗网”,最终开创了全新的思想,使得人民终可摆脱落后思想的控制,获得了新生。

2.思想决定了社会文明的高度 曾经,人类低头于黑暗,让步于邪恶。那时文明曾服从于武力,善良俯首于野蛮。但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经过思索,伏尔泰告诉人们思想才是他们的最高主宰者。在思想的强大力量感召下,权仗和刀剑已告折断,光明将取黑暗而代之,权威就成了自由,人民只有法律,个人只有良心。每个能自由思想的人都要做到:做一个人,要行使自己的权利;做一个公民,要恪尽职守。因为,思想决定了社会文明的高度。

3.让自己站在时代的前列 人的价值跟时代是分不开的,只有尽量让自己站到时代的前列,才有可能使自己的价值最大化。被后人誉为“代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个时代”的伏尔泰,他就是行使过了一个职能,完成了一个使命:让民主与自由在欧洲落地生根!为此,他经历了登峰造极的君主政体和曙光初现的革命时代,“受到过去的诅咒,受到未来的祝福”。他以毕生的精力投身于社会启蒙的事业之中,他的摇篮映照了王朝盛世的余晖,他的灵柩投射出了大地深渊最初的微光。他稳稳当当地站在了时代的前列,成就了自己“欧洲的良心”的伟大人生!

(供稿/朱 伟)endprint

猜你喜欢

伏尔泰微笑思想
请您快来
《微笑》
Smile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种微笑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
诱人微笑线
自然的法则
阿吾(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