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摘抄本
2015-07-06
书香一瓣
有段时间我甚至怀疑,成长是否是一件好事。
后来我慢慢接触了很多故事,遇到了很多人,才明白成长不是发现世界愈发黑暗的过程,而是发现世界愈发复杂的过程。儿时觉得世界美好是因为简单,爱你的人都为你阻挡了复杂。世界没有很糟糕,也没有很美好,它只是复杂。真实的世界不会只有好的一面或者只有坏的一面,它势利、虚荣,却又时而真诚、善良。成长就是了解到这一点,然后相信你选择相信的。就像同一个故事可以有正反两种解读;同样是离别,有人沉溺于回忆,有人却能把回忆变成一种力量。
——吴大伟《这世界,缺你不可》,湖南文艺出版社
小编碎碎念
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成长也不例外。成长路上,我们会发现温暖与美好,也会感受到冷漠与黑暗,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执着。抛却年少的稚嫩,迎来慢慢的成熟与成长,应该带着一颗日益坚强的心,逆光飞翔,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呢?
书香一瓣
我一直相信人要接地气,一定要对自己所居住的地方有相应的关照与热爱,才不至于悬浮失重,不至于使自己与所居地处于油与水的关系,两不相洽。比如我是重庆乡下的人,但由于久居成都,对成都可谓了若指掌,远胜不少成都土著,因之对成都毫无他乡之感,尽管喜欢上这座城市费了十年以上的工夫。一个人正是因为热爱某人某事某物,才对别人的伤害特别敏感难受,对故乡就是因为有这样历久弥深的感情,才受不了其间所受的诸种荼毒。诗人贾岛一生炼了很久的句子,辛苦得像个高级文字农民工,“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但在每个人的故乡都在出机器的今天,哪里还有什么机会去归卧呢?
——冉云飞《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福建鹭江出版社
小编碎碎念
乡愁,历来都是一个诗意却沉重的话题。尤其在当下,当我们的故乡,被一座座高楼、一个个工厂、一排排机器、一条条干涸或被染黑的河流所覆盖时,你还能骄傲地说这就是我日思夜想的故乡吗?时代在进步,但无论选择哪种发展路线,都不应该让村庄、乡愁这些美好的印象与情感一同流失。
书香一瓣
记得在哪里看到过一句话:小喜多唐突,相怜能几时?
久养的花,蓬蓬勃勃地绿着,日日看着,念叨着,怎么还不开呢?索性,不再挂心,只如往日般侍奉着。一日,开门,淡淡的香,似有似无,袅袅而来。四处环顾,哪里的香?莫非花开?疾步上前,果然是,不由得惊呼:“开了,开了,花开了!”内心迸发出来的那份喜,无遮无拦地雀跃着,使劲挥手招呼着,恨不能尽人皆知这片刻的欢喜。
相中了一件新衣,看价码,偷偷吐吐舌头,走吧。到底是忍不住,隔三岔五去看看,就像看一个久违的老朋友,彼此无语凝噎。忽一日,打折了,一下子兴奋起来,拉着好友,飞奔而去。仿佛去接多年不见的远方老友,那份欣喜,是春风过,海棠开,拼了全力地让你知道。
——谷煜《喜》
小编碎碎念
相比“高兴”,“喜”是一种更淳朴也更简单的情愫。人生里所谓喜事临门,不过二三,总不会成了生活的主调。倒是那些倏忽而过的小心动,悄然串联起曼妙人生。所以,只要你心情明媚,那么总有些简单和美好,无处不在,浸润着你的如花笑靥。
书香一瓣
我們只是普通人,我们不强大,我们很脆弱,我们不太走运的人生也从来不缺少心碎——我们都曾经或者正在被生活辜负。
有时失去平衡也是人生平衡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总要碎过几次之后才知道不必那么求苦,总要崩溃过几次之后才知道那不是世界末日,我们惟一要做的就是要记得在碎完之后,将它们捡回来,补好,重生,只要那些裂缝没有毁掉你,它们就会真正成就你,它们最后会化身为一些美丽的冰纹——那是只有你才有的冰纹。
——黄佟佟《姑娘,欢迎降落在这残酷世界》,江苏文艺出版社
小编碎碎念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都不再关注那些空而虚的心灵鸡汤,而是更注重我们自己更真实的生活与感受。茫茫人海,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我们拥有着上亿人所拥有的喜怒哀乐。对此,我们实在无需把自己变成一个圣人或者强者,面对生活,我们只需要踏踏实实地去经历生命的每个阶段,留下自己的努力与认真,这样,无论最后的结局如何,我们都不会愧对生活,因为,这些经历已经造就了最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