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毕业生众筹学费上哈佛引争议
2015-07-06
“99块跟我一起念哈佛!”中国人民大学毕业生吴俊东拿到了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硕士名额,2015年7月10日,他在网上发起众筹项目,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学习,来换取陌生人的资金支持。他承诺每周在微信群里在线至少2小时,解答各种有关他在哈佛学习和见闻的问题,加群的费用是一学期99元。
哈佛两年的学杂费和生活费加起来共计人民币96万元,除了获得的15万元的奖学金,吴俊东还需要筹措81万元。但吴俊东表示自己家庭并非特别困难,发起众筹只是想减轻一些家庭负担,同时也是一种在线教育的探索。他的行为在网上引起了广泛争议,很多人认为这实际上是一种乞讨,违背了自食其力的价值观。对此吴俊东表示:“众筹是一个商品,我会提供等价的服务。如果觉得服务不值,完全可以不买。”目前,已有400多人加入了这个众筹项目,而吴俊东也已筹集够了预期的5万元钱。
多维解读
众筹学费并非无耻乞讨
众筹,是指“透过互联网展示、宣传想法与创意产品,并与大众解释让想法和产品实现的计划。有兴趣支持、参与及购买的人,可以资助这一计划”。这一概念此前也被广泛理解为“出资点亮一个创意想法”。然而这种想法并不被一些人认可,在他们看来,这无疑是一种乞讨行为,接受众筹的人只是打着实现“梦想”的旗号。然而,在当今这个时代,梦想显然存在着“私人化”的特征。
但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来审视,无论是众筹学费、旅游经费还是创业基金,如果投资者认为你有足够的条件得到资助,并且你自己也确实达到了投资者的预期成果时,这种双赢充分有力地体现了众筹的效用。通过请求和给予这两种行为,它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也是人们认同的共享经济和礼物经济。从其前景来看,它的发展潜力不容忽视。一方面,投资者所投的人是实名的,在众筹模式发挥其自净机制作用的同时,也会让投资更加成熟和理性。另一方面,对于众筹的发起人来说,在考验其诚信度的同时,也会时刻督促其完成其对投资者的承诺。而且,受到资助的人一旦达到自己的目标,他也会利用自己的力量把这份众筹实现梦想的想法延续下去。这种梦想接力会让更多的人体会到来自众筹的力量,也会促进这个模式朝良性的方向发展。
众筹学费希望别虎头蛇尾
随着教育全球化的发展,人们对世界知名高校的需求日益增长。但信息不对称仍然是制约一些人出国留学的重要因素。因此,类似于吴俊东这种将传统意义上的信息服务和互联网结合的众筹项目,能够成功并非偶然。这也说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信息服务如同其他劳动一样,有其价值,而且“互联网+”产品更具市场潜力。
不过,吴同学的举动也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此前的康夏卖书。后者的创意也找准了不少人的需求,却终因言过其实,落得个黯然收场。即便搭上了互联网思维和新商业模式的快车,一个好创意要想赢得好口碑,还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商业规则,比如说履约意识、用户意识和服务意识,而这恰恰是很多高智商但缺乏实际商务经验者的软肋。吴同学承诺每周在微信群里在线至少2小时,解答各种有关在哈佛学习和见闻的问题。或许工作量不能算很大,但吴同学的身份毕竟是学生,且熟悉环境、适应环境还得花费大量时间。此外,其解答要能夠满足提问者的期待,而不是百度一下随手可得的鸡肋信息,也需要花费一番工夫。在这个提倡创新、创业的年代,好创意值得点赞。只不过找准需求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能满足需求。提供等价的服务,这个承诺需要脚踏实地去兑现,但愿吴同学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