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考状元自主招生落榜引热议

2015-07-06

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高考状元高志状元

2015年6月23日,四川省高考成绩放榜,来自绵阳中学的高志华以689分的高分获得四川省理科状元,其中语文123分,数学142分,英语142分,综合282分,总分689分。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高志华有些意外:“进北大、清华是实力的体现,但是要考第一名多少还是有运气的成分。”

高志华的成绩公布后,北大、清华的招生老师也急忙从成都赶到了绵阳。“开始以为四川省理科状元在成都,没想到在绵阳。”据了解,高志华曾经参加北大、清华的自主招生考试,但是都没有通过,而这次却取得了四川省理科第一,让招生老师有点意外。有舆论就此调侃大学自主招生笔试,没有发现优秀人才,甚至连高考状元都没有识别出来。

多维解读

自主招生落榜却考状元很正常

参加自主招生笔试没通过,高考却夺得状元,这不能说大学的自主招生考试就不权威,而恰恰说明了我国当前考试招生所存在的问题。高考只是针对学生的基本知识和能力进行共性评价,大学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人才,还应有个性评价。一名学生可以在共性评价中表现优秀,但却不一定在个性评价中表现优异,而后者对一所大学招收符合该校要求的人才更有价值。最恰当的方式是,大学可结合共性评价和个性评价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决定是否录取。但在目前的高考招生中,大学所给出的个性评价有限,绝大多数学生还是按照高考总分填报志愿参加录取;学生填报志愿、投档到一所大学,符合招生条件,大学必须录取。

其实,高考状元本就只是一次考试的最高分获得者(获得第一也有偶然性),这只是考试分数上的优秀,而并不能说明他在考试之外的其他能力和素质。凭借这样的分数,他可以在国内进入名校,获得名校的文凭。不过获得名校文凭,也只能反映其学习知识的能力,而并不能代表其创新、创造能力。自主招生落榜却考状元很正常,这也说明了自主招生有其存在的价值,这项改革应当继续坚定地走下去。

舆论不宜老拿狀元做文章

对自主招生考试落榜的状元的关注及热议,恰恰表明当下的舆论对高考状元总有不切实际的期待。我们对状元的关注,正是唯分数论和唯学历论之下的畸形现象。中国一流大学只关注高分学生,很没出息和品味,可舆论又爱拿状元做文章,这不也是在鼓动“唯分数论”吗?我国当前正在积极推进教育改革,这既需要自上而下的艰难推动,也需要自下而上的积极参与。其中,舆论承担着向公众正确解读改革措施,普及教育常识、理念的任务,而不该故意炒作教育话题,搅浑水。

我国基础教育已深受应试教育之困,突破应试教育困境,应是所有关注教育、希望中国未来有好教育者,该有的基本意识。当前,教育制度问题当然是主要问题,然而,制度之下每个参与教育者的选择,也极为重要。个体的努力,可以防止制度的弊端被不断放大,同时,个体的观念和行动也是推动制度改革的重要力量。这也能为打破“唯分数论”、建立多元人才评价体系营造更加良好的舆论环境。

猜你喜欢

高考状元高志状元
如果你在明朝考状元
状元饼
本期名家—高志祥
高志刚
高考报道,不追“状元”追什么
今年我们为什么不追状元?
Shallow-water sloshing motions in rectangular tank in general motions based on Boussinesq-type equations *
高考状元经验分享:虔诚耕耘 淡定收获
“高考状元”的冲刺经验
The dynamics of the floodwater and the damaged ship in wa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