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镇化发展中商业银行的机遇挑战与对策建议

2015-07-05王冠孙芳芳

2015年31期
关键词:金融支持风险防范城镇化

王冠 孙芳芳

摘 要:城镇化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未来最大的发展机会之一。近年来,城镇化已成为促进国内需求持续增长、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推动力。在这种趋势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如何抓住城镇化的契机,更好地支持城镇化建设,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国城镇化发展现状为基础,研究了城镇化发展对商业银行在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业务拓展创新方面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潜在的金融风险与各类压力,给出了城镇化趋势下商业银行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城镇化;商业银行;金融支持;风险防范

一、引言

一直以来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种历史任务,同时也是我国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金融服务业将成为推动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当前,来自社会各界的很多专家已经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并通过多种形式阐述了他们的观点,引发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和思考。作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业应主动顺应城镇化的浪潮,结合当前发展形势和自身经营特点,更好地支持城镇化发展。本文在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基于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和城镇化的发展状况,研究了中国的商业银行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相应机遇和挑战,通过分析比较及归纳,对我国商业银行促进城镇化发展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

二、中国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和水平总体相对滞后

城镇化,概指随着国家或地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产业结构的调整,其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型社会向以工业(第二产业)和服务业(第三产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城镇化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仅为54.77%,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造成这种情况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目前城镇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强。此外,我国在计划经济时期制定并实施的一系列制约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和政策,也是不能忽视的因素。城镇化滞后加剧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相应突出问题,特别是城市缺乏带动农村发展的活力和内需难以扩大等,这些问题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瓶颈”。

(二)我国的城镇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

理想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下,工业化应与城镇化相互促进,同步推进,协调发展。然而,由于我国长期实行重工业化优先发展的战略,而资本密集型的重工业吸纳的劳动力较少,工业增加值的大幅增加并没有带来相应幅度的农民城镇化。此外,考虑到计划经济时期的“反城市化”效应和改革开放至分税制改革前这段时期的城乡二元体制和土地制度所造成的路径依赖,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缓慢,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我国在城镇化中存在着认识上和资源利用上的误区

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我国部分地区把城市发展的指标定得过高,同时出现了严重的盲目攀比现象。实际上,城市建设只是城镇化外延的一个部分。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过程,城镇化是一个以工业化为基础的综合性概念。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资源、能源浪费的现象较为严重,这与城市的科学规划相对缺乏,城市的管理工作相对滞后有着直接的联系。

(四)我国的“城市病”现象已在部分大城市日益凸显

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不良症状被称为“城市病”,具体包括人口拥挤、住房紧张和交通堵塞等。城市人口的扩大和聚集带来了更多的能源损耗,部分大城市市民的幸福指数也持续走低。这原因在于部分城市落伍的规划思想,如将城市解构为工作、居住、休闲和交通,并以交通将前三个区域相连接。另外,部分地区片面追求城市化率,盲目扩张城市,使财富单方向地由农村移动到城市,削弱了城镇化的可持续性。

三、中国城镇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一)商业银行的批发贷款业务收入有望稳定增长

目前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普遍不够完备,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村的经济发展状况受到较大制约。这不但制约了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更阻碍了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为进一步提高城市化率,城市基础设施相关产业必须快速成长。此外,随着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理念的不断深化,“十二五”期间,我国将继续加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和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投资。考虑到这些产业良好的发展前景及盈利性,商业银行可予以更多关注,更好地优化信贷资金投向。城镇化所需的基础设施建设将给商业银行带来更多的信贷批发业务,相应的,也带来更多的利润收入。

(二)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有着巨大的增长潜力

我国当前的城镇化建设中,中小城市的发展相对薄弱,而城镇化建设的重点应放在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上。在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同时,城市的信息、资金和技术正以更快的速度向农村传递,乡镇企业得以前所未有的发展。另外,为了给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现代服务业必将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当前,城镇中更多产权明晰、制度健全的民营企业和中小股份制企业将不断激增广阔的信贷需求,并衍生出大量小额信贷需求,这些都为商业银行增加中小企业贷款业务收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三)商业银行的个人贷款业务收入将会强劲增长

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和标志是城镇居民生活的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高。伴随农业人口市民化身份的不断认同,城镇新增人口在消费行业的购买需求将不断提升。这种生活方式和质量的改变,将刺激生活用品、旅游和教育等多方面的巨大需求。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改革的深化,居民收入显著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将更加庞大,人们的消费倾向、观念、方式和结构也将发生变化。这些都为商业银行进一步扩大消费信贷业务和个人贷款业务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四)商业银行将迎来多元化、综合化的快速深入发展

随着多元直接融资方式和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金融市场也日趋活跃。在推动城鎮化进程方面,商业银行至少在短期内依然扮演主要角色,而城镇化也给其自身转型带来了重大契机。商业银行可通过进一步创新产品,优化服务,完善机制等方式,不断深化多元化和综合化的发展,同时提供更多适应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努力实现中间业务的跨越式增长。

四、中国城镇化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一)商业银行将面临更大的金融风险

这里的金融风险主要指不良贷款的风险和创新产品的风险。前者主要集中在与地方政府基建相关的融资平台和房地产投资上。随着基建投资的迅速增长,潜在巨额投融资将导致未来融资平台有急速扩张压力,不良贷款的风险会因可能出现的房企资金断裂而客观存在。另一方面,考虑到城镇化过程中大力发展的绿色智慧的高新产业,层出不穷的各类新型高科技金融产品也增加了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

(二)商业银行将面临净利增速放缓的压力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节约交易成本已是大势所趋,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在稳步推行。因此,随着存贷利差演变,商业银行的净利差将在城镇化过程中持续大幅收窄。此外,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金融脱媒”已成为一种趋势,其中日益显著的“资产端脱媒”已经逐渐增大了银行的盈利压力。而社会融资多元化改革的持续推进,也进一步放缓了商业银行的净利增速。

(三)商业银行将面临创新和转型的压力

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受智能金融和普惠制金融变革的影响,商业银行传统金融模式受到了强有力的冲击和挑战。因此,商业银行必须主动转型,向差异化和特色化经营模式靠拢。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底,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民间资本占比分别为45%和56%,部分中小商业银行的民间资本已近100%。这些变化无不迫使商业银行持续创新,加速转型。

(四)商业银行将面临更严格的风险资本监管

针对目前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融资缺口,更多政府融资平台已开始借用“影子银行”融资。为进一步加强审慎监管,防范系统性风险,影子银行的监管重点将放在引导银行表外信贷项目显性化上,并严格要求的资本充足率。这些必将使商业银行的风险资本监管变得愈发严格。

五、商业银行支持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一)商业银行应关注农村新型业务,加快支持中小企业

在新一轮的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现代农业产业链渐渐兴起,各类农村新型农业组织业务不断涌现。在这种形势下,第一,商业银行应积极推动农业产业上、下游一体化金融的服务,以供应链金融模式服务农业产业链发展,并在中小城市与中小微企业深化优秀的信用能力和服务基础;第二,商业银行应认真研究中小城市和城镇的地方特色,根据不同的地域文化和人文风情因地制宜地开展特色业务;第三,商业银行还可采取完善欠发达地区城市布局,与村镇银行、社区银行合作和适度合理下放管理权限等方式,为农村新型业务提供“一站式”服务。第四,商业银行应树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思想,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优选、培育和扶持一批市场、效益、潜力和信用俱全的中小企业客户群。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特点,在适当范围内继续放宽市场准入标准,下放审批权限,适时推出符合企业需求的贷款品种;第五,商业银行应有全局观念,以信贷为依托,为新兴中小企业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更加切实、有效、专业的提供其发展所需要的各项金融服务,如清算、担保等。

(二)商业银行应加大信贷投入,拓展个人信贷业务

随着利率市场化所带来的净息差收窄,单纯的依靠信贷盈利将使得银行盈利减少和增速放缓,商业银行应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联系,努力提供市政融资咨询和项目信贷支持等相关业务的配套金融服务,力争与地方政府打造长期良好的互利合作关系,并根据城镇化发展的最新形势,不断努力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商业银行可以城镇化新兴中小企业为目标客户群,为其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尽量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可以重点关注一些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与市民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公共支出建设项目以及有长远收益的公益性项目、城乡建设项目,在积极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能够有效的促进自身效益的提高。

另外,随着城镇居民生活的质量能够得到明显改善,商业银行还应以此为契机继续拓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首先,商业银行应积极引导居民个人改变消费观念,逐步实现有信用支持的适度超前消费,业务人员应加强对轻零售信贷业务的关注。其次,商业银行应对市场进行细分,继续明确市场定位,选取重点目标市场,对优质客户“量身定做”个人消费信贷组合方案。第三,商业银行还应在确保贷款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简化个人消费贷款手续,使用更加灵活的审批方式,进一步提高效率。

(三)商业银行应完善网点布局,加快金融创新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持续发展,农村人口进一步向中小城镇转移,这将导致机构较多客户较少的现象。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传统的通过增设人工网点为主的粗狂式发展模式,在科技创新的冲击下,将变得不可持续。因此,商业银行一方面可以采取包括收购农村信用社和农村商业银行在内的多种方式实现网点在农村地域的扩展延伸。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不应忽视功能布局的整合调整以及电子渠道(如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的设计建设,努力将网点类型由被动交易转变为主动营销,不断提升渠道的竞争力。

与此同时,考虑到中产阶级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迅速崛起和壮大,商业银行应更多地关注居民多元资产的配置需求,努力创新金融产品,积极推出为中产阶级客户“量体裁衣”的财富管理服务。其次,商业银行还应发挥好商业银行的主渠道作用,积极为经营城市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在加大新型产品创设力度的同时,不断探索客户新的金融需求并尽快予以满足,依次带动自身的经营战略转型。再次,商业银行应尽量加快创新信贷的业务品种,通过积极探索及推行新的贷款品种,不断加快在金融创新方面的步伐。另外,商業银行应在科技创新的带动下,努力以互联网为依托,创造渠道优势。

(四)商业银行应强化风险管控,严防资本风险

在城镇化的趋势下,商业银行拓展新型业务、创设新型产品、开拓新客户群的金融风险正在不断加大,信用风险、合规风险、操作风险同时并存的几率不断提升。因此,商业银行更应坚持在发展中严格遵守行内各项内部规章制度,审批手续,权限职责,建立风险防控体系,树立风险防控意识,对潜在的各类风险,尤其是不良贷款的风险和创新产品的风险,严肃对待,认真处理,同时密切关注表外信贷项目和资本充足率,确保一切潜在的资本风险均在可管控范围之内,尽可能将各类风险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具体来说,商业银行应强化项目贷款风险防范,切实做好严格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应密切关注房地产业的潜在金融风险,加强重点区域房价、地价变化的跟踪研究;应加强对中小企业信贷政策的研究分析,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前提下,切实准确地引导资金投向;还应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系统,完善个人消费信贷风险管理制度,从而进一步建立健全消费贷款的风险防范机制。(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参考文献:

[1] 徐策:《我国城镇化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在哪里》,载《上海证券报》,2010(11)。

[2] 吴江、王斌、申丽娟:《中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载《中国行政管理》,2009(3)。

[3] 《马莉:中国城镇化率52.6%年新增城市人口1000万》,载财经网,2013(4)。

[4] 宗良、韩如晖:《金融助力新型城镇化进程》,载《中国金融》,2013(4)。

[5] 《专家:推进城镇化应当防范“城市病”》,载新华网,2013(4)。

[6] 赵剑芳:《当代中国的“城市病”及其防治》,载《中南大学》,2007。

[7] 陈万海:《浅析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商业银行的机遇》,载《现代经济信息》,2010(12)。

[8] 唐志军:《为什么中国的城镇化率滞后于工业化率和经济发展水平》,载中国改革网,2011(04)。

[9] 连平、周昆平、唐建伟:《商业银行当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机遇》,载《上海证券报》,2013(5)。

[10] 《商业银行服务城镇化策略分析》,载《中国城乡金融报》,2013(3)。

[11] 中国工商银行四川省分行课题组:《城镇化建设中工商银行面临的商机和经营对策》,载《金融论坛》,2004(1)。

[12] 《银行业将为城镇化提供多层次金融服务》,载中国政协新闻网,2013(2)。

猜你喜欢

金融支持风险防范城镇化
朔州市煤炭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农业现代化及其金融支持的国际经验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金融支持养老服务业发展
金融支持对我国城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