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学随笔
2015-07-05周桂英
周桂英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在笔者手中少说也经历过28个春秋。期间的《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因为文章结构特殊,篇幅比较长,笔者不断更换教法,收效均不明显。今年,笔者又在更换教学思路。
特写: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开始今天的课堂之旅吧,请打开课文18课,以最快的速度读文章,读完后请举手示意。”
朗朗读书声随之而起。陆续地有同学举手。
师:“请看黑板,读课题。你发现问题没有?”
生:“伯父就是伯父,为什么还加上先生呀?”
生:“怎么能连名带姓称呼伯父呢?”
……
师:“谁能解决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
生:“加上‘先生一词,说明我很尊敬伯父。”
师:“哦?你怎么知道的?”
生:“课文为我们提供了这个信息!”
师:“很好,请同学们再次读课文,看看‘我的伯父是个怎样的人?”
铿锵有力的读书声再次响起。
师:“请告诉老师,‘我的伯父是个怎样的人?”
生:“伯父是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师:“根据?”
有学生回答:“从笑谈《水浒》、趣谈‘碰壁、救助车夫、关心女佣这三件事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师:“笑谈《水浒》这件事怎么看得出伯父是个‘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呢?请读笑谈《水浒》片段,找出根据。”
过了一会儿,不茍言笑的张志强朗声说道:“‘哈哈,还是我的记性好。这句话不仅可以看出伯父关心我读书的态度,还担心我面子上过不去。”
我听了,眼睛发亮,心中暗喜:“哦,文中的‘我属于哪类人的代表?”“青少年。”
我趁热打铁:“那么,趣谈‘碰壁这件事呢?根据又是什么呢?”
不用我吩咐,读书声又一次响起。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我的伯父为自己想得少。”刘文静同学落落大方地站起来,脆生生地说道。
“哦?”我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伯父对自己当时所受到的打击,根本不当回事,只是一笑了之。”
“哦!”我和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文章可以这么读!多么了不起的理解角度!
受刘文静同学的启发,我借机发挥:“请读‘救助车夫片段,你认为哪些句子有言外之意?”
“‘伯父又掏出一些钱来给他,……脚和手也有些麻木了从这几句话我可以看出,当时的人心是冷的,街上的人都匆匆忙忙赶着回家,没有一个人停下来关心下车夫。”
“真棒!”听了后,我不由得竖起大拇指。
……
“让每一位教师教得轻松,让每一位学生学得愉快。”这不正是课改的体现吗?
(作者单位:江西省德兴市铜矿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