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城镇化问题研究综述

2015-07-05祝苗苗

2015年9期
关键词:城镇化研究发展

作者简介:祝苗苗(1988.10-),女,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国民经济学,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

摘要:本文按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城镇化起步阶段取得的成就和犯下的错误;80年代至21世纪初,我国城镇化的起源、发展水平、道路选择以及动力机制等问题的研究状况;21世纪以后,我国城镇化与经济全球化、可持續发展、信息化的关系。

关键词:城镇化

引言: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按照布局合理、以大带小的原则,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一、城镇化的定义

由于立场的不同和研究角度的差异,城镇化的概念呈现出多样化。吴友仁(1979)发表了第一篇研究城镇化的论文。指出城镇化就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转移,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从而使城镇数量增加、规模扩大。刘勇(2000)将城镇化概括为: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和农村劳动力从事职业向二、三产业转移。

二、国内城镇化研究进展

(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城镇化研究

1949-1957年我国工业化起步时期城镇化理论研究的重点是城市如何领导农村和城市如何快速恢复重建,如何实现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二)20世纪80年代后的城镇化研究

1978-2000年,国内学者综合运用经济、规划、地理等多学科理论,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方法、技术手段,对我国城镇化的起源、发展水平、道路选择、动力机制等进行了研究。

1、基于城镇化的起源问题的研究。大多数学者认为城镇化起源于工业化,陈亚军(1996)提出是工业化推动了城镇化。但侯捷(1997)认为城镇化起源于城乡分离。我国城镇化进程中的两次逆城镇化和城镇化长期滞后于工业化的历史经验证明了城镇化的确起源于工业化。

2、基于城镇化发展水平问题研究。周一星(1982)提出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衡量城镇化发展水平,为测量城镇化水平提供了简单可行的方法。吴莉娅(2004)认为城镇化速度以年均增长1-1.2个百分点为宜。王梦奎(2005)认为城镇化速度应以年均增长低于1个百分点为宜,年提高0.6一0.8个百分点是比较正常的,超过0.8个百分点就是高速度,连续多年超过1个百分点是有风险的。刘佳燕(2010)认为不能人为的框定城镇化速度,更不能以单一的指标衡量城镇化,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3、基于城镇化发展道路选择问题研究。20世纪80年代,学者们围绕应该走小城镇道路,中等城市道路还是大城市道路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费孝通(1983)提出“小城镇模式”,提倡通过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镇来推动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廖丹清(2008)提出重点发展大城市论,认为不能夸大小城镇的作用,使有限的城市资源平均分布在上万个小城镇上,会降低城市规模净收益。

张庭伟(2009)从经济、社会、文化、政治等方面分析近年来中国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并提出了“综合模型”的理论框架。严金明,蔡运龙(2011)认为中国经济区域差距明显,城市发展道路应多元化,中东部地区实行“深度城镇化”战略,而西部地区实行“广度城镇化”战略。

4、基于城镇化动力机制问题研究。宁越敏(1990)认为城镇发展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国家有计划的投资或者乡镇集体和个人的投资。之后,学者们开始将目光转向自下而上的城镇化动力机。崔功豪、马润初(1999)指出由地方政府、农民群众力量和外部力量共同推动城镇化的自下而上的动力机制更具有活力。陈烈,赖志才(2009)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发展动力的研究,提出外资是推动沿海地区城镇化的新动力的理论。李迅,许顺才(2011)认为国际战略格局、世界资源分布和专业分工对中国的城镇化建设都有极大的影响。

(三)21世纪以后的城镇化研究

21世纪以后的城镇化研究在内容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在:一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镇化问题研究。二是研究内容延伸到与城镇化相关联的多种社会经济问题上。三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用数据对城镇化问题进行科学定量的研究。

1、基于经济全球化的城镇化研究。顾朝林(2008)认为应该将我国城市放到世界城市体系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探求中国在新国际经济体系下可能形成的城市体系格局。阎小培(2011)认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城市网络化趋势明显,城市发展潜力不仅取决于它的规模,更取决于它所处的位置。

2、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城镇化研究。长期以来,我国城镇化都单纯追求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增大,在促进就业、增加城乡收入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环境问题。李宇(2011)提出了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即:以当代人口的可持续性为核心,在不危害后代人及其它区域满足其需要能力的前提下,实现人口,社会,经济,自然的协调发展。

3、基于信息化的城镇化研究。城镇化是信息化的载体,信息化是城镇化的内容,二者相互促进,互为因果。任啸(2012)将智慧、数字等高科技字眼引入城市中,采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科学支撑。

三、评述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与城镇化相关的理论研究日渐丰富。但仍存在很多不足,比如分专业、分地区的单项研究较多,综合性研究较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较少。(作者单位: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

参考文献:

[1]吴友仁.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道路[J].城市规划.1979(3):37-64.

[2]刘勇.中国城镇化战略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7):29-41.

[3]陈亚军等.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回顾与展望仁J].管理世界1996(6):39-69.

[4]侯捷.中国城乡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1997.(2):47-63.

[5]周一星.城镇化与国民生产总值关系的规律性探讨[J].人口与济,1982(1):28-33.

[6]吴莉娅.中国城镇化理论研究进展[J].城市规划刊,2004(4):43-48.

[7]王梦奎.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J].中国发展出社.2005(3):28-55.

[8]刘佳燕.社会多元化与政府转型情境下的规划模式转变[M].中国城建数字图书馆.2010:106-387。

[9]严金明,蔡运龙.我国城镇化道路的选择[J].中国土地科学,2011(4):27-301

[10]费孝通.中国城镇化路径选择[J].中国合作经济.1983(2).18-36.

[11]廖丹清.健康城镇化发展研究.[J].地理科学.2008.39-51.

[12]张庭伟.城市聚集经济[J].系统辩证学报.2009.10-27

[13]宁越敏.城市化进程一90年代中国城市化动力机制和特点探讨[J].地理学报1990(3):470一477

[14]陈烈.赖志才.等珠江三角洲乡村城市化思考[J]热带地理.2009:29-83.

[15]李迅,许顺才.21世纪我国城镇化发展态势与对策的探讨[J].城市规划汇刊,2011(4):55-62.

[16]顾朝林.跨世纪中国城市发展战略研究[M].经济全球化与中国城市发展.2008

[17]阎小培.全球化时代城镇体系规划理论与模式探究[J].城市规划.2011:40一45.

[18]李宇.城镇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1:27-39.

[19]任啸.信息化与城镇化同时推进.[J].福建经济论坛.2012:32-48.

猜你喜欢

城镇化研究发展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