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绵阳教育发展的原因
2015-07-05吴文娟
作者简介:吴文娟,女,汉族,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2013级研究生,专业中国近现代史,研究方向:民国教育史。
摘要: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迁都西南,随后颁布了大量的教育法规,鼓励各地兴办教育,绵阳地区的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其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沦陷区教育机构、教师和知识分子的大举内迁,内迁人民的共同努力,政府的促进等方面。
关键词:抗战;绵阳;教育
抗战时期绵阳教育逐渐完成现代化转型,教育层次和体系日益完备,结构和布局日趋平衡、合理。战时绵阳教育之所以能在短时期内迅速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沦陷区教育机构、教师和知识分子的大举内迁。抗战前,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各地高等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高等学校集中分布在东部的沿海、沿江和少数中心城市,四川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相当落后,这种文化教育上的极端落后状态长期制约着四川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东部沿海相继陷入战火之中,政府和教育机构被迫迁往长江中游地区,1938年日军又攻击武汉地区,政府和教育机构被迫迁往四川这个安全之地。这对于四川而言,教育机构的内迁不仅提供了包括师资、设备、经费的等各类教育资源,逐渐改变四川教育的落后之状,更带来了沿海地区先进的教学理论和管理经验,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会。对于绵阳来说,抗战时期总共迁来了两所学校,东北大学和国立第六中学,这些学校在内迁的过程中,学校老师和学生大都一同内迁。就东北大学而言,“迁到绵阳三台的同时,随同到往的还有86位教职工。到1940年时,东北大学有教职工139人,教授38人,副教授9人,讲师8人,助教21人,特聘教员8人。”随同学校迁入三台的学生283人。东北大学在三台复课后,开办了两院5系,即文理学院,设中国文学系、地理系、化学系,法学院设政治系和经济系。1946年,东北大学迁回沈阳,学校将部分校产、设备移交三台县政府。就国立六中而言,山东沦陷后,国立六中迁往湖北,成立湖北中学,民国27年武汉失陷,学校迁往四川,随同内迁的有3000余人,后陆续有山东流亡学生来川。对于抗战爆发后在绵阳开办的尊经国学专科学校而言,开设有文史哲三类课程,上课的老师主要是东北大学的老师,文学有东大教授丁山、陆侃如、叶丁易、姚雪垠及李子雄任教;史学由东大教授杨荣国、陈述及蒙文通任教;哲学由东大教授赵纪彬等任教。这不仅给绵阳教育注入了崭新的内容,还帮助绵阳建立了完整的教育体系,带来了东北大学和国立六中的教学理念和管理制度,大大促进了绵阳教育的发展。
第二,四川地理位置好。首先,四川位于中國西南地区,北有秦岭,西有青藏高原,南有云贵高原,东有巫山,自古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到1938年,占领了东北、华北、东南沿海和长江中游,再攻打崇山峻岭的西南时已是强弩之末。日军占领武汉后要想再往前推进异常困难。“国民党人于1938年10月在武汉战败后并未屈服。日本人认识到,他们对中国人的抵抗能力估计错了,皇军假如进入内地继续追击那些不可捉摸的防守者,只会把自己弄得精疲力竭。”1941年,日本天皇在其日记中表示对贸然发动侵华战争感到后悔。其次,战时国民政府迁入四川,带来了大量的技术设备以及沿海地区先进的思想文化,带动了四川包括绵阳地区教育的发展。随着战局的变化,尤其是武汉失守以后,四川的重要性逐渐凸显出来。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沦陷区的学校也能纷纷迁往四川、贵州和云南等地,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动西移,使得国民政府的各项教育措施得以在四川大力推行。
第三,内迁人民与本地人民的共同努力。清末,绵阳地区已经有了新教育的萌芽,抗日战争爆发后,教育得到了四川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迅速发展。民国29年,实行新县制,国民政府要求三五年内实现国民教育的普及。四川省政府根据政府指令,“省教育厅拟定了《四川省普设乡镇中心学校及保国民学校实施办法》和《实施国民教育三年计划》,要求于8月施行。”①又如北川地区,民国34年(1945年)县政府推行《国民教育草案》,要求达到没乡、镇有中心国民学校1所,每保有国民学校1所。政府的支持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日战争爆发后,沦陷区的政府机构和学校大量内迁,教学设备,教师,学生也一起内迁。对于那些继续学习的人来说,流亡大学的条件往往是极差的,课本、图书资料和科学仪器设备均严重短缺。教授们往往丢失了他们的讲稿和其他参考资料。学生们和教授们都觉得生活条件严酷。庙宇、祠堂或篱笆墙的棚屋变成了教室和宿舍。板条箱当课桌;照明不足。在这样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师生更加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精神昂扬至少部分地一度弥补了物资的匮乏。学生们感到,只要他们继续学习,就是对他们所痛恨的侵略者的蔑视。如东北大学,迁往三台后,借得旧贡院与杜公草堂寺部分,潼属联中部分为校址。又如国立六中,“校本部设绵阳,借用原民生工厂旧址,搭草棚数十间为校舍。抗战期间,粮食短缺,学生都远离家乡无生活来源,仅靠贷金为生,来绵1年后就只能维持一日两餐的最低生活水平,有的学生贫病而死。在新开办的很多学校里,有些学校外地学生占了多数。“面对侵略,中国思想、文化、教育界异常活跃,在救亡图存的主题下形成了席卷朝野的抗战教育思潮大讨论。”②如民国33年(1945年)鲁迅逝世9周年,就有《文学月报》、《文艺线》、《新生代》、《黑土地》、《火把》、《奔流》等10余个社团发起纪念活动。总之,内迁人民和本地人民为绵阳本地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四,政府的促进。一方面,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后,为了更有效的抗击日本人的侵略,推行了很多的改革措施,这在和平时期是很难见到的。由于国民政府迁都重庆,颁布的改革措施更容易推行下去。另一方面,政府当局也认为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为战后国家重建作准备比在军中服务能更好为国效力。因此,除偶然的空袭和其他不便外,教育体制继续照常运转。再则,因为实际上所有学生都受政府贷金资助,并免予应征入伍,大学注册人数从1936年42000名学生增长到1944年的79000名。除此之外,国民政府还颁布教育方针,“教育为百年树人大计,与经济、武力同为构成国家生命力之基本要素。其任务,平时已极重要,战时益其艰巨。”③如1936年,实施短期义务教育,凡10-16岁的失学儿童均须入学学习,民国29年推行新县制,将完全小学改为中心国民学校,初级小学改为保国民学校。制定《四川省普设乡(镇)中心校及保国民学校实施办法》,规定在3年时间内分别达到每乡一所中心校。“民国26年,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迭次指令督饬地方政府教育文化机关,限期普及国民教育。”保一所保国民学校或初小班(市境各县共分三类)。同时,国民政府规定,在校学生可以缓役。这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基础教育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除此之外,国民政府还发布了施政方针,实施计划教育,以树立政治基础,提高文化水准。(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注解:
①北川县志编纂委员会.北川县志.成都:方志出版社,1999.626.
②辜红霞.抗日战争时期高校内迁探析.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2.
③郭有守.四川教育.成都:四川省政府厅印,19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