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科德韦尔天体(13)
2015-07-05王雨佳
□ 王雨佳
追寻科德韦尔天体(13)
□ 王雨佳
基本资料
类型 行星状星云 旋涡星系 疏散星团星座 天蝎座 玉夫座 船尾座科德韦尔编号 C69 C70 C71 NGC/IC 编号 NGC6302 NGC300 NGC2477赤经 17h13m44.2s 00h54m53.5s 07h52m10s赤纬-37°06′15.9″-37°41′03.8″-38°31′40″距离 3.4kly(1.04kpc) 6Mly(1.86Mpc) 3.9kly(1.2kpc)视星等 7.1 8.13 5.8视大小/直径 1′.84 13′.6×6′.6 27′
类型棒旋星系球状星团行星状星云星座 玉夫座 天鸽座 船帆座科德韦尔编号 C72 C73 C74 NGC/IC 编号 NGC55 NGC1851 NGC3132赤经 00h14m53.6s 05h14m06.8s 10h07m01.8s赤纬-39°11′47.9″-40°02′48″-40°26′11.1″距离 7.2Mly(2.2Mpc) 39kly(1.2kpc) 2kly(0.6kpc)视星等 7.9 7.2 10视大小/直径 32′.4×5′.6 11′ 1′.4×0′.9
爱好者观测
图1 C69在天空的位置
图2 C70和C72在天空的位置
图3 C71在天空的位置
这次介绍的天体的赤纬都很低,虽然普遍较明亮,但是对于高纬度的观测者来说消光现象严重,观测难度较高。位于天蝎座的行星状星云C69观测难度不高,用11cm的反射镜就可以清楚地分辨出该星云。C70是一个位于玉夫座的旋涡星系,视面积较大,亮度也较亮,一般用11cm的反射镜就能观测到该星系的盘面,要想观测细节则需要在地平附近天空背景环境较好的情况下,用15cm的望远镜进行观测。船尾座的疏散星团C71的星等达到5.8,非常明亮,使用普通的7×50双筒就可以观测到。C72是一个位于玉夫座的星系,它的亮度非常高,有7.9等,视面积也很大,长度有半度,用7cm左右的双筒就可以容易地观测到,是一个非常合适的入门目标,唯一不足的是对于高纬度的观测者来说,这个目标过于接近地平线,只有在秋冬季C72上中天的时候才有可能观测到。C73是一个明亮的疏散星团,用8cm的双筒进行观测就可以观测到不少成员星。C74的亮度并不算暗,但是视大小较小,需要用15cm的望远镜配合较大的放大倍率才能得到较好的观测效果。
图4 C73在天空的位置
图5 C74在天空的位置
物理性质
C69是著名的臭虫星云,1883年左右由爱德华•埃莫森•巴纳德记录下来并于十余年之后正式发表,NGC6302是天蝎座最亮的行星状星云,也是双极的行星状星云当中最有名的一个。消光不严重的情况下,这个星云在7×35的双筒中就能够观测到,虽然有的星表中标注的C69的星等达到了12等,但是事实上C69的目视星等远比12等要亮,星表中的照相星等只拍摄了一部分波长的光,得到的星等值比实际看到的要暗得多。C69的中央星偏蓝,深埋在双极的气体中间的尘埃环带里,厚重的尘埃带对蓝端光严重的消光现象导致天文学家们迟迟没有发现这颗星。
C70即NGC300,由詹姆士•丹露帕于1826年发现,并写入了他1827年的星表中,C70是玉夫座星系群方向最亮的星系之一,曾经被认为是玉夫座星系群的成员,但事实上它位于本星系群和玉夫座星系群之间,这个位置上别的几个亮星系分别是NGC55(C72)、NGC247(C62)、NGC253(C65)。NGC300看起来很像一个缩小版的M33,有两条松散的S型主要旋臂,另外两条较小的旋臂形成另一个S型,共同组成了风车的形状。各个波段的观测在C70中发现了大量的超新星遗迹、行星状星云、HⅡ区域以及沃尔夫•拉叶星,为研究本星系群外的这些天体提供了场所。
图6 C69(NGC6302)臭虫星云;
图7 C70(NGC300),蓝色是紫外波段的图像,红色则是红色可见光波段的图像;
图8 C71(NGC2477)疏散星团
1751年到1752年对好望角的一次考察中,法国天文学家尼可拉•路易•拉卡伊发现了C71以及其他42个“星云”,并将其分为三类:第一种不带恒星的星云,第二种是星云星团,第三种是带有星云状物质的恒星。在梅西叶发表他的第一册包含45个深空天体的星表16年之前,拉卡伊的星云星表就已经出现在法国皇家天文学会的记录当中了,只是由于他发现的天体赤纬太低难以观测,并没有梅西叶深空天体表那么著名。C71是一个非常致密的疏散星团,包含了300多颗成员星,看起来像是一个球状星团一样,但是它大约6亿年的年龄以及高金属丰度表明C71是一个疏散星团。
图9 C72(NGC55),棒旋星系,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
图10 C73(NGC1851),球状星团,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
C72与C70同样是玉夫座星系群的前景星系,也同样由丹露帕在1826年发现。这个星系被各种电离的气体结构充满,比如巨大的HⅡ区域,暗弱的发射星云。其中很多气体结构都从星系盘面上突起,这些结构为恒星形成区域的炽热气体通过或流入温度较低的星系晕中提供了通道。相对较高的亮度和各种被激发的气体造成的特殊谱线使得这个星系是光谱爱好者们常拍摄的星系目标。
图11 C 7 4(NGC3132),行星状星云
C73由丹露帕在1826年发现,属于银晕当中比较年老的球状星团,通过对它的化学组成、运动规律以及其他物理性质的研究,天文学家们得以了解到这类球状星团的演化过程。C73大约在140亿年前形成,金属丰度只有太阳的1/17,这也证实了这些恒星的确是从几乎没有被核反应污染的气体中形成的。
C74由约翰•赫歇尔在1835年发现,是适合小望远镜观测的行星状星云之一,不论是在形状、大小还是亮度上都与环状星云M57相似,因此也被称作南半球的环状星云。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各自的中央恒星的亮度,C74的是10等,M57的是14等,事实上C74的中央星的辐射不足以激发周围的气体使之发光,但是它有一个光谱型更早、温度更高的伴星,它们共同产生辐射使周围的气体发光。而这颗伴星的几何位置比真正的中央星更接近于星云的对称中心。HST的观测表明它们可能是一对双星,也展示了C74的八瓣状结构,这些结构被三次电离的氧原子和Hα波段的光线照亮。
(责任编辑 张长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