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4年全国数学高考试题创新特色探析

2015-07-05田祥高

中国考试 2015年2期
关键词:理科本题命题

田祥高

综观2014年全国37套高考数学试卷可知,尽管每份试卷80%左右的试题是考查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常规题型,剩下的为数不多的试题才是创新试题,但是,由于创新试题具有立意新颖、背景深刻、情境生动、设问巧妙等特点,富含思维价值,符合课程改革理念和发展方向,是检测考生个体理性思维广度、深度和学习潜能的良好载体,它既有利于高校创新人才的选拔,更有利于引导中学数学教学注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和深入推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1 新定义

新定义问题通过给出新定义,让考生在全新的情景下分析解决问题,既体现了试题的公平性,更有利于考查考生继续学习的潜能,以及创新意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从而有效地选拔出人才。这类试题按其难易程度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1 简单的新定义问题

【例1】广东卷文科第10题:对任意复数 ω1,ω2,定义 ω1*ω2=ω1,其中是 ω2的共轭复数,对任意复数z1,z2,z3,有如下四个命题:

则真命题的个数是

A.1 B.2 C.3 D.4

解决这类简单的新定义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化新为旧”,也就是将新定义问题转化为旧知,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如本例,只需依据新定义将它转化为复数运算,对四个命题一一验证即知①②正确,故选B。

1.2 需要转化的新定义问题

【例2】山东卷理科第15题:已知函数 y=f(x)(x∈R)。对函数 y=g(x)(x∈I),定义 g(x)关于 f(x)的“对称函数”为y=h(x)(x∈I),y=h(x)满足:对任意x∈I,两个点(x,h(x)),(x,g(x))关于点(x,f(x))对称。若h(x)是g(x)=关于 f(x)=3x+b的“对称函数”,且h(x)>g(x)恒成立,则实数b的取值范围是___ _。

山东卷文科第9题:对于函数 f(x),若存在常数a≠0,使得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都有 f(x)=f(2a-x),则称 f(x)为准偶函数,下列函数中是准偶函数的是

1.3 需要探究的新定义问题

【例3】安徽卷文科第14题:(i)若直线l与曲线C满足下列两个条件:直线l在点P(x0,y0)处与曲线 C相切;(ii)曲线C在P附近位于直线l的两侧,则称直线l在点P处“切过”曲线C。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_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

①直线l:y=0在点P(0 ,0)处“切过”曲线C:y=x2

②直线l:x=-1在点P(- 1,0)处“切过”曲线C:y=(x+1)2

③直线l:y=x在点P(0 ,0)处“切过”曲线C:y=sinx

由新定义知,两点P1P2间的“L-距离”实际上是折线P1PP2长(如图1所示)。于是:当点P在线段F1F2的正上方(下方)时,P到F1,F2的“L-距离”为定值(当

④直线l:y=x在点P(0 ,0)处“切过”曲线C:y=tanx

⑤直线l:y=x-1在点P(1 , 0)处“切过”曲线C:y=lnx

本题是一道暴露目前中学数学教学现状的新定义题,是命题专家对中学“切线”教学或理解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而精心设计的一道好题!通过定义“切过”,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理解定义,了解其几何意义,较全面地通过图形特征考查了高中阶段一些重要而基础的函数知识。本题若直接求解(即先求切线方程,再验证是否在直线两侧),则其计算量相当大,而勾画其函数图像,观察其图像即可得到正确答案为①③④。[1]

【例4】福建卷文科第12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P1(x1,y1),P2(x2,y2)间的“L-距离”定义为则平面内与x轴上两个不同的定点F1,F2的“L-距离”之和等于定值(大于的点的轨迹可以是( )。P在与F1F2平行线段上时)(如图2所示);当点P在线段F1F2的外侧(如图3所示)时,P到F1,F2的“L-距离”和为为定值,与上面的定值相等。故选A。

图1

图2

图3

由此可见,解决这类需要探究的新定义问题关键在于:在准确理解新定义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探究,若探究的难度过大,则应按难易程度将问题肢解成几个小问题进行探究(如本例)。

2 新情景

这类创新试题以新颖的情景为背景,考查考生继续学习的潜能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按不同情景为载体,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2.1 以数学史料为背景

【例5】湖北卷理科第8题(文科第10题):《算数书》竹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系统的数学典籍,其中记载有求“囷盖”的术:置如其周,令相乘也。又以高乘之,三十六成一。该术相当于给出了由圆锥的底面周长L与高h,计算其体积V的近似公式它实际上是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圆周率π近似取为3。那么,近似公式相当于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π近似取为 。

本题以数学史为背景,凸显了湖北的地方传统文化,考查了圆锥体积公式,更考查合情推理能力。解决这类以数学史为背景的试题,不要被描述数学史的一大段文字所吓倒,而应静下心来,事实上这类试题相当简单,只要仔细审题,从中寻找与数学有关的信息,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问题就能轻松解决。

【例6】湖北卷理科第13题:设a是一个各位数字都不是0且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将组成a的3个数字按从小到大排成的三位数记为I(a),按从大到小排成的三位数记为D(a)(例如a=815,则 I(a)=158,D(a)=851)。阅读如图4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任意输入一个a,输出的结果b= _____。

图4

本题是以数学史中的“自复制数”为背景的条件开放的创新试题。只要任取一个三位数a,依题意依次计算,最多不超过6次即可得到答案。如取a=815,则b=851-158=693,则b=963-369=594,则b=954-495=495,则 b=954-495=495=a,故 答 案 为495。本题还有进一步探究的价值,如对于一般的三位数a最多需要经过多少次计算能得到答案,最少呢?对于二位数、四位数、……有无这样的“自复制数”呢?等等。解决这类以隐性的数学史为背景的试题,只要认真审题,依据题意分析解决问题即可;解决这类条件开放的填空题,注意到填空题结论的唯一性,只要任取其中一个或两个特例试试,即可“途殊归一”。

2.2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

【例7】四川卷理科第17题:一款击鼓小游戏的规则如下:每盘游戏都需要击鼓三次,每次击鼓要么出现一次音乐,要么不出现音乐;每盘游戏击鼓三次后,出现一次音乐获得10分,出现两次音乐获得20分,出现三次音乐获得100分,没有出现音乐则扣除200分(获得-200分)。设每次击鼓出现音乐的概率为,且各次击鼓出现音乐相互独立。

(1)设每盘游戏获得的分数为X,求X的分布列;

(2)玩三盘游戏,至少有一盘出现音乐的概率是多少?

(3)玩过这款游戏的许多人都发现,若干盘游戏后,与最初的分数相比,分数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请运用概率统计的相关知识分析分数减少的原因。

本题以一款击鼓游戏为背景设置问题情境,考查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特别是第(Ⅲ)题要求运用概率统计知识分析并说明若干盘游戏后积分减少的原因,引导考生用数学的眼光审视游戏过程,通过概率和数学期望的计算,对游戏及其规则进行理性分析,真切体会“用数据说话”的统计思想方法。解决这类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的创新试题,应认真理解题意,联想数学相应的数学知识,并灵活地运用它分析解决问题。

2.3 以逻辑推理为背景

【例8】全国卷Ⅰ理科第14题: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B,C三个城市时,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城市;乙说:我没去过C城市;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个城市。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____。

本题是以逻辑推理为背景的创新试题,“没有公式,没有原理,没有运算,只考查推理能力”考试中心数学命题专家说,因此命制以逻辑推理为背景的创新试题是高考的趋势。解决这类试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题意,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本例中,由丙知,乙至少到过一个城市,由甲知,甲到过A、C,而乙没有到过C,且乙与甲到过同一城市,故乙只到过A城市。再如下面的变式题,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理解“A比B成绩好”与“没有一人比另一个成绩好”的数学逻辑关系。

【例9】北京卷理科第8题:有语文、数学两学科,成绩评定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种。若A同学每科成绩不低于B同学,且至少有一科成绩比-1高,则称A同学比B同学成绩好。”现有若干同学,他们之间没有一个人比另一个成绩好,且没有任意两个人语文成绩一样,数学成绩也一样的。问满足条件的最多有多少学生( )。[2]

(A)2 (B)3

(C)4 (D)5

2.4 以非常规考点为背景

【例10】上海卷理科第16题:如图5所示,四个棱长为1的正方体排成一个正四棱柱,AB是一条侧棱,Pi(i=1,2,...,8)是上底面上其余的八个点,则·i(i=1,2,...,8)的不同值的个数为( )

(A)1 (B)2 (C)4 (D)8

本题以空间数量积为背景设置试题,开放的条件使试题立意深刻,富含思维价值,能有效考查考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注意到向量在的投影为定值1,故·的不同值个数为1。突破这类以不常考的冷点为背景的试题的有效备考是:其一,备考时,必须“到边到角”,不留死角。其二,要善于联想,将不熟悉的问题转化为熟悉的问题。如本例中,对于空间向量数量积,联想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几何意义——投影,于是问题轻松解决。其三,要善于转化。如下面的变式题,对于这类空间几何体内的反射问题,考生从未见过,但冷静分析后,不难分析发现它实质是平面反射问题,化生为熟,问题自然而然地解决。

【例11】江西卷理科第10题:如图6所示,在长方体 ABCD-A1B1C1D1中,AB=11,AD=7,AA1=12,一质点从顶点A射向点b1,遇长方体的面反射(反射服从光的反射原理),将i-1次到第i次反射点之间的线段记为Li(i=2,3,4),Li=AE将线段L1,L2,L3,L4竖直放置在同一水平线上,则大致的图形是( )。

2.5 背景材料十分简单

【例12】福建卷理科第15题:若集合{a,b,c,d}={1,2,3,4},且下列四个关系:① a=1;② b≠1;③c=2;④d≠4有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则符合条件的有序数组(a,b,c,d)的个数是_________。

本题背景材料相当简单,仅涉及较少的数学知识(最原始的数学概念),却对考生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3]有效的考查了考生的理性思维、逻辑推理、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若a=1,则①②均正确,与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矛盾,故a≠1;若b≠1,则(a,b,c,d)为 (3,2,1,4)或 (2,3,1,4);若 c=2,则(a,b,c,d)为 (3,1,2,4);若 d≠4,则 (a,b,c,d)为(2,1,4,3)或(3,1,4,2)或(4,1,3,2)。故(a,b,c,d)的个数是6。解决这类背景材料相当简单,却对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的试题,关键在于平时对思维的缜密性和严谨性的培养。分类讨论时要全面不遗漏,推理时应注意它的严谨性。类似地可解决下面的变式1,而解决变式2的突破口仍在逻辑推理上,即可知有序数组的5个数中仅1个数为±1、或仅2个数为±1、或仅3个数为±1,由计数原理及组合知识可知其数组(x1,x2,x3,x4,x5)的不同组数为

【例13】福建卷文科第16题:已知集合{a ,b,c}={0 ,1,2},且下列三个关系:①a≠2②b=2③c≠0有且只有一个正确,则100a+10b+c= __。

A.60 B.90 C.120 D.130

本题背景材料十分简单,仅有一个不等式,却对考生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本题的解决既可对不等式进行分类讨论,从而得到当且仅当0≤x≤1且0≤y≤1时不等式才成立,于是问题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也可以由含绝对值不等式性质入手,即由等号当且仅当x与x-1异号,即 x(x-1)≤0即0≤x≤1时成立。同理转化为线性规划问题。由此可见,解决这类条件十分简单的创新试题,关键在于思维的缜密与严谨,还要善于联想,运用发散思维将问题扩展开来,再运用收敛思维分析出问题关键所在,然后灵活运用相关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3 新交汇

A.(- ∞,-6 )∪(6 ,∞ ) B.(- ∞,-4 )∪(4 ,∞)

C.(- ∞,-2 )∪(2 ,∞ ) D.(- ∞,-1) ∪(4 ,∞)本题融函数的极值、三角函数的图像性质与不等式的能成立问题于一体,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设计巧妙,背景新颖。注意到 f(x)=m2,解得 |m |>2。故选C。

p1:∀(x,y)∈D,x+2y≥-2,

p2:∃(x,y)∈D,x+2y≥2,

P3:∀(x,y)∈D,x+2y≤3,

p4:∃(x,y)∈D,x+2y≤-1。

其中真命题是( )。

A.p2,P3B.p1,p4

C.p1,p2D.p1,P3

本题把线性规划问题融入到全称命题和特称命题的真假判断之中,让人耳目一新,体现了在知识交汇处命题的重要思路。先勾画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可行域,则∀(x,y)∈D不等式恒成立⇔可行域是不等式所表示平面区域的子集,∃(x,y)∈D不等式成立⇔可行域与不等式所表示平面区域的交集非空,于是 p1,p2为真命题。

【例17】陕西卷理科第18题: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 A(1,1),B(2,3),C(3,2),点P(x,y)在ΔABC三边围成的区域(含边界)上,

本题将线性规划融于平面向量之中,开交汇之先河。解决本题的关键在于有平面向量知识用x,y表示m,n,即=m+n-所以(x,y)=m(1,2)+n(2,1),即x=m+2n,y=2m+n。解得m-n=y-x。

解决这类新交汇的创新试题的关键在于胆大心细。首先在心理上要相信自己,尽管试题新颖但肯定不难,相信一定能解决。其次要善于各个击破,即涉及哪一部分内容,就利用相关知识尽量对其条件和结论向前多推几步,最终就能转化为熟悉问题。

4 新解法

【例18】(1)湖北卷理科第10题:已知函数 f(x)是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当 x≥0时,f(x)=( |x-a2|+|x-2a2|-3 a2)。若∀x∈R,f(x-1)≤ f(x),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 )。

(2)湖南卷理科第16题:如图7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 A(-1,0),B(0,3),C(3 0)动点D满足

(3)辽宁卷理科第16题:对于c>0,当非零实数a,b满足 4a2-2ab+4b2-c=0 ,且使|2a+b|最大时,

(1)本题可用分类讨论方法解决,但计算量偏大,若勾画y=f(x)图像如图7所示,由图7可知对于x∈R ,恒有 f(x-1)≤f(x),所以函数 y=f(x-1)的图像在函数y=f(x)图像的下方,从而有1-3a2≥3a2,解得

(2)本题若用坐标将问题转化代数问题,则计算较大。如图8所示,不妨设D点在以C为圆心的单位圆上运动,故

(3)对大部分考生来说,可能连题都看不懂。因为从题干上看,比较难发现这个题目到底考的是什么知识点。从求最小值的表达式可以联想到把三元问题一元化,转化的依据应该是|2a+b|取得最大值时a,b满足的条件,这样可以根据已知条件将其转化为一元问题。解题关键是如何找到a,b满足的条件,如果想不到把代数问题转化为解析几何问题,则条件很难找到。将已知转化为换元后的圆的(需要较高的恒等变形能力),即可转化为直线系中的截距的绝对值最大问题(相切),进而可得到a,b的关系,最后可把问题转化为一个二次函数的最小值问题。

图8

解决这类解法全新(一般的“题海”中从未见过)的试题,关键在于冷静分析,有效转化。如本例(1)利用数形结合使问题得到有效转化;本例(2)将问题转化为点Q到圆C上的点距离的最值问题就十分简单;而本例(3)将问题转化为解析几何问题就能找到解题的有效突破口。

5 新探究

5.1 探究一般规律

【例19】安徽卷理科第15题:已知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向量a,b,两组向量x1,x2,x3,x4,x5和y1,y2,y3,y4,y5均由2个a和3个b排列而成。记S=x1y1+x2`y2+x3`y3+x4y4+x5`y5,Smin表示S所有可能取值中的最小值。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____(写出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①S有5个不同的值;②若a⊥b,则Smin与

5.2 运用合情推理探究

【例20】湖北卷理科第14题:设 f(x)是定义在(0,+∞)上的函数,且 f(x)>0。对任意 a>0,b>0,若经过点(a, f(a)),(b, -f(b))的直线与x轴的交点为(c, 0),则称c为a,b关于函数 f(x)的平均数,记为Mf(a,b)。例如,当 f(x)=1 (x>0)时,可得Mf(a,b)=,即M(a,b)为a,b的算术平均数。f

(Ⅰ)当 f(x)= __(x>0)时,Mf(a,b)为a,b的几何平均数;

(Ⅱ)当 f(x)= __(x>0)时,Mf(a,b)为a,b的调和平均数

(以上两空各只需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函数即可)

[1] 朱恒元,金建军.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数学卷的命题特点和复习建议[J].中国数学教育,2014(8):2-10.

[2] 戈峰,徐睿,徐洁.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数学试题评析[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4(7):17-21.

[3] 杨苍洲,陈中峰.2014年高考“立体几何”专题分析[J].中国数学教育,2014(8):76-85.

猜你喜欢

理科本题命题
和理科男谈恋爱也太“有趣”啦
文科不懂理科的伤悲
2017年天津卷理科第19题的多种解法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今天是几月几日
找规律
不服输的理科男
2012年“春季擂台”命题
2011年“冬季擂台”命题
2011年“夏季擂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