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2015-07-05张洪亮
张洪亮 崔 琳 李 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 郑州 450003
脑出血患者合并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观察
张洪亮 崔 琳 李 艳
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中心医院 郑州 450003
脑出血;肺部感染;鲍曼不动杆菌;药敏试验
鲍曼不动杆菌是一种需氧不发酵糖的革兰氏阴性菌,为医院环境和自然界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条件致病菌。近些年来随着侵袭性诊疗技术的在临床的广泛应用、广谱抗生素的应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日益增多。鲍曼不动杆菌的生命力强,在医院内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感染,如手传播、器械污染、吸痰管、颅内钻孔引流管等,严重者导致患者死亡[1]。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合并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39例、同期无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39例为临床观察对象进行临床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01—204-01黄河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和ICU收治的脑出血合并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39例、同期无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患者39例为观察对象。所有感染患者均为入住ICU 48h以上的病原菌培养阳性,经临床确诊,临床资料完整可靠。
1.2 方法 准确记录2组年龄、性别、基础状态、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同时对比2组ICU住的院时间、机械通气持续时间、侵袭性诊疗操作(气管切开、深静脉置管)、抗生素使用的情况、糖皮质类激素的使用剂量及时间等。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感染组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高危因素,同时对感染组的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敏感试验进行监测,观察药敏试验的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钻孔引流管滞留时间、侵袭性诊疗率(如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置管)、糖皮质类激素的使用剂量及时间、呼吸机持续使用的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在临床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中,感染组碳青霉烯类、三四代头孢类的敏感性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感染鲍曼不动杆菌的临床危险因素 [n(%)]
表2 感染组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比较 (n)
3 讨论
神经内科和ICU的重症脑出血患者由于侵袭性的操作偏多,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大部分患者往往合并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脑出血发生后因颅内水肿导致皮质下丘脑及脑干功能受损,出现肺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咳嗽反射及吞咽功能下降,意识障碍、吞咽困难等多种因素影响[2]。随着侵袭性操作偏多,近年来发生肺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呈上升趋势。控制革兰氏阴性菌的多重耐药是院内感染的重要问题,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可以有效减少肠杆菌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但却引起鲍曼不动杆菌等发生率增加[3]。本实验所分离出来的革兰氏阴性杆菌采集的标本主要是痰,这是因为这些重症患者大部分采取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极易引起肺部感染[4]。本实验从两个方面来观察:(1)观察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危险因素:本文结果显示,患者年龄、侵袭性的诊疗操作,呼吸机持续使用的时间等均为主要高危因素,年龄越偏大,机体各脏器功能越衰退,侵袭性操作越多,引流管滞留时间越长,气管切开及机械通气时间延长,就会相应增加感染的发生率尤其是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率,这主要是因为破坏了机体正常的自然屏障以及生理血流动力学的改变[5]。(2)药物敏感试验:观察发现,对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主要敏感药物有碳青霉烯类、三、四代头孢类等。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于鲍曼不动杆菌多携带有多种耐药基因且可与其他细菌的耐药基因产生多重耐药及交叉耐药等,对β-内酰胺类耐药主要是因为细菌通过产生多种广谱β-内酰胺酶,将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水解,使得酰胺键断裂从而失去抗菌活性[4]。同时,鲍曼不动杆菌会产生碳青霉烯酶、Amp C酶、ESBL酶等[6],导致抗生素耐药性增加。因此为了减少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及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判断感染菌株后尽早抗感染,并同时加强病房消毒,通风,提高机体免疫力、尽量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尽量减少侵袭性操作的次数及时间,防止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流行[7]。
[1] 孙昀,罗晓明,纪宗淑,等.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中国抗生素杂志,2010,35(3):223-227.
[2] 崔琳,张旭东,刘柳.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动脉血气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7(4):71-72.
[3] 王梅芬,明亮,张傅山,等.重症监护病房患者下呼吸道感染非发酵菌菌群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山东医药,2013,53(9):13-15.
[4] 刘君玲.革兰氏阴性菌在重症加强监护病房重症感染患者中的耐药性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1):70-72.
[5] 程巍,魏晓红.78例ICU内颅脑损伤者鲍曼不动杆菌下呼吸道感染的监控探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7):40-41.
[6] 周心怡,黄晖蓉,万毅新,等.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10):1 777-1 779.
[7] 贺毅,吴伟元,陆坚,等.替加环素、米诺环素、多粘菌素B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降低和不敏感鲍曼不动杆菌体外抗菌活性[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4,14(1):42-46.
(收稿2015-03-19)
R743.34
B
1673-5110(2015)24-0107-02